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航天器Sputnik 1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1號站臺升空。自此之後的10年,蘇聯進入了一個航空航天的黃金時代,美蘇的太空競賽也由此而起。

那個年代航天所使用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尚不及我們現在的一臺普通手機。但在短短的十年內,蘇聯創造了許多個讓人目不暇給的“第一”——第一個人造航天器,第一個真正的航天員,第一個飛入太空的女人,第一次太空行走……

在整個世界被意識形態割裂的冷戰年代,蘇聯和美國也用不同的詞彙稱呼航天員:Cosmonauts,和Astronauts。Cosmonauts,直譯為“宇航員”(現在也頻繁用於非正式的稱呼中),揹負的不僅僅是太空探索本身,而是民族、祖國和他們的共產主義理想——當然,還有他們自己無法左右命運的政治。

如今的蘇聯已經不復存在,瘋狂的航天競賽也已成為歷史。然而,在這些色彩鮮明的航天海報中,那些被一再使用的視覺符號,卻依然昭示著往日的熱情、輝煌,和它們背後的人類不可承受之偉大和渺小。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во имя мира,“In the Name of Peace” © The Memorial Museum of Cosmonau

這是蘇聯第一張以航天為主題的宣傳海報,“以和平之名”(во имя мира,“In the Name of Peace”)。這位女性,實際上並非任何與航天相關的具體人物,而是整個蘇聯的化身——Mother Russia。她身穿象徵革命政權的紅色上衣和圍巾,舉起右手伸向月球,背後是一個奔向月球的火箭的抽象畫。

這幅畫創作於1959年。當時,Sputnik 1號的橫空出世,給全世界——特別是美國——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蘇聯載人航空和登月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這一切都是軍事機密,所以不能有任何具體的宇航員的形象,或者飛船的設計信息。火箭和月球,象徵1959年Luna 1號飛掠月球(但沒有著陸),但它的形象卻和任何一個登月器或者火箭(當時用的R7)都沒有關係。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ет,“The Motherland is Calling!” 來源:sciencemu

這幅海報的作者是Iraklii Toidze,另一幅著名的戰時宣傳海報“祖國在召喚!”(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ет,“The Motherland is Calling!”)的作者。Toidze被蘇聯政府選中,進行航天宣傳海報的創作。

蘇式的宣傳海報始於十月革命時期,目的是在文化程度比較低的群眾民眾中進行簡單、有力的鼓動和號召。這種功能性,也造就了海報的獨特美學:大膽、鮮明的顏色,簡潔有力的線條,形象突出的人物或者符號。這些符號也是經過挑選和設計的,它們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

而在航天海報中,飛天的火箭、航天英雄(不僅僅是人)成為了重點描繪的對象,這些符號擁有強大的衝擊力,也在所有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或許可以說,那就是病毒式傳播的早期載體?)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человеку путь открыт, "The Path for Human is Open",來源:visu

這幅海報名為"為人類的路打通了"(“The Path for Humans is Open”)。畫中人手中拿的火箭裡面,是兩條登上軌道併成功返回的狗。這一切都是為了載人航空做準備,這兩條母狗(Belka和Strelka)被安置在了全套的生命維持系統中,於1960年8月19日被送上太空,環繞地球8圈之後安然無恙地返回。

這兩條狗成為了當時的明星狗,它們可愛、親和的形象也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Strelka後來生下的小狗,被赫魯曉夫送給了肯尼迪夫人,作為當時美蘇關係緩和的外交禮物。不過,這兩條狗的“前任”Laika,卻在火箭發射中有去無回(當時還沒能設計返回系統),不幸成為了犧牲者,燃盡在太空中。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被做成紀念品的“Space Dog”,攝於倫敦科學博物館。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сказка стала былью,"The Fairy Tale Became Truth",童話成真@Memor

這是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關於他的事蹟想必不用贅述。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Vostok 1號(東方一號),在遠地點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週,並安全著陸。

對於當時的人類來說,航天飛行幾乎是一個奇蹟,而海報中的加加林,則是掌握這個奇蹟“火種”的人。這種帶有幾分浪漫色彩的“英雄現實主義”(Heroic Realism),成為了許多宣傳海報創作的主題——加加林在這幅海報裡的意象,和希臘神話中的火神普羅米修斯有幾分相似。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幅海報中,加加林的裝備實際上更像是飛行員。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сыну партин-слава,“黨的榮光之子”。攝於倫敦科學博物館。

加加林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年紀輕輕便進入工廠工作,勤勉、成績優異。他業餘時間學習飛行,之後應徵加入航天學校,隨後參軍。加加林個人的努力歷程,再加上他“具有代表性”的出身,乃至端正英俊的相貌和個人魅力,被蘇聯選中成為第一個宇航員。在冒著生命危險成功返航之後,加加林被塑造成了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他的形象,被一次又一次使用在海報中。

另一個英雄式的形象,是第一名女性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她甚至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一位獨立駕駛宇航飛船完成太空飛行的女性。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海報上寫的是捷克語,"Long Live the First Woman Cosmonaut";版權©Science & Societ

1963年乘坐Vostok 6號(東方6號)升空的捷列什科娃,是降落傘跳傘員出身,代號“海鷗”(Chaika)。航天飛行時才僅僅26歲。她在太空中飛了3天,還完成了與另一個飛船的通信交會,比當時所有美國航天員加起來的總飛行時間還長,但因為宇航服中並沒有為女性設計排洩功能,她必須不飲不食。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1963年的紀念郵票,первая в мире женщина-космонавт

年輕的捷列什科娃和加加林一樣,十分具有個人魅力,出身平凡但卻善於言談,“在人群中很有感染力”(當時的航天總設計師Korolev語)。這也是她被選中的原因之一。當時將女性宇航員送上太空,是蘇聯的一個政治任務,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國家中女性的平等地位,以及在科技科學方面的成就。

確實,她的航天飛行,也激勵了整整一代蘇聯女性。海報和宣傳中的她,目光堅毅而自信,一隻白色的海鷗伴她飛翔。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圖中文字:ура! советской героине-дочери великог

捷列什科娃在返回地球之後,她在政治道路上平步青雲,先後在政府和軍隊擔任要職;而後進入空軍學院深造,攻讀工程學位。作為社會主義的女權象徵,她也多次代表俄國出席了聯合國的婦女大會。

但她卻無法重返太空。她曾不止一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再次進行飛行的願望,但是蘇聯的航天事業在短時間內都不再考慮女性作為宇航員參與。直到19年後的1982年,第二位女性宇航員才得以再次飛向太空——這次,斯維特蘭娜·薩維茨卡婭(Svetlana Savitskaya)不必再不飲不食了……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КПСС слава,蘇聯共產黨!光榮!。russiatrek.org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их вывел на трассу народ-исполин, создатель

英雄的塑造還在繼續。加加林(Gagarin),季托夫(Titov),尼古拉耶夫(Nikolayev),波波維奇(Popovich),四個航天先驅頻頻並列出現在海報中,背後是蘇共的旗幟,以及東方1-4號飛船/火箭。“他們將人民帶上軌道,他們是無價珍寶的創造者,是新的史詩中的騎士”。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攝於倫敦科學博物館。

這一幅裡面的三個人,是第一次作為“小分隊”進行航天飛行的三個人,1964年隨東方4號升空,一個機長、兩個“乘客”:科馬洛夫(Komarov)、葉戈羅夫(Yegorov)和費奧基茨托夫(Feoktistov)。三人擠在狹小的飛船艙內,甚至都沒有辦法挪動身體,也沒法穿宇航服(所以海報裡面的樣子並不真實)。

(後來,科馬洛夫在聯盟號的任務中因為降落傘故障而失事身亡。)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最初的7名(男性)宇航員,版畫風格。(作者臉盲,實在是分辨不出來了,有興趣的可以來挑戰一下)。文字:родина твое задание выполнено,“祖國交給你們的任務完成了!” 來源:io9.com

英雄和理想,是海報中永恆不變的主題。星辰與太空是永恆的背景。這也使蘇聯的航天宣傳海報主題永遠鮮明。

象徵“理想”的意象很豐富,例如從人類的手心當中飛天的火箭,象徵地球到星際的通路。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гордись, советсеий человек, ты к звездам путь открыл с земли,“蘇聯人民的驕傲,你打開了從地球通往星際的通路!” 來源:russiatrek.org

或者,用一句很時髦的詞,“征途”。

1960年中期以後,這種風格的海報通常都有著強烈的“想象”的印跡,抽象元素的疊加,讓主題變得十分雋永。下圖是由Miron Lukianov和Vasily Ostrovsky所設計,加入了西方電影海報的構圖元素。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через миры и века,“穿過世界和歲月”。Through the worlds and ages。來源NASA

確實,對於整個人類而言,那一段征途,就像一部電影劇本一樣——超越“不可能”的冒險與輝煌,但也有讓人痛心的失敗與迷茫。

對於蘇聯而言,這一切又不僅僅是“理想”。佔領太空探索的高地,這是一個國家傾其所有追求的目標之一,其中濃厚的政治符號也是無處不在的。這是一段特殊歷史的表象,很難用“對”或者“錯”下判斷。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We were born to make the fairy tale come true!” 來源:russiatrek.org

火箭+鐮刀錘子,表示蘇聯領導下的成就;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навигация в космосе открыта,“在開放空間中航行”。來源:russiatrek.org

指向太空的,是蘇聯國旗,和加盟共和國的國旗,表示“牢不可破的聯盟”。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с новым годом, ребята,“新年快樂,孩子們”。來源:russiatrek.org

這是一張新年賀卡,上面寫著“新年快樂,孩子們!”,孩子們坐的,自然是東方號了。太空探索,也要從娃娃的教育抓起。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слава героев космоса-слава советского народа,“宇宙英雄們的榮光,蘇聯人民的榮光”,來源:technopat.net

這幅海報創作於1963年,作者是Boris Berezovsky。和英雄相對的,航空航天也是一個國家的集體成就——工人、農民、技術設計師、科學家,當然還有男女宇航員們。

最後一名蘇聯宇航員,謝爾蓋·克里卡列夫,1991年5月離開地球前往和平空間站。原本即將結束的任務,卻因蘇聯的不復存在而被迫擱置。1992年3月,終於返回地球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俄羅斯公民。他和另外一名宇航員沃爾科夫,被戲稱為“最後的蘇聯人”。

黃金年代之後的蘇聯,沒能在登月上“戰勝”美國人,後來轉而投入昂貴的空間站的開發。軍備競賽與太空競賽,大量的資源投入讓蘇聯不堪重負,導致最後內憂外患,分崩離析。

但那一段對於航天事業的追逐,卻留給了人類難以想象的豐富遺產,和這些鮮明的海報一起,依然出現在人們的記憶裡。我們走向太空的征程,是他們邁出了0到1的艱難一步。(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曉偉看世界“)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в космос-дорога советская,“在蘇維埃的太空之路上”。來源:russiatrek.org

蘇聯航天海報背後的英雄、夢想、榮耀和政治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攝於倫敦科學博物館。

【相關信息】“Cosmonauts: Birth of the Space Age” 展覽 @ 倫敦科學博物館。這些海報只是展出的一小部分內容,還有大量的歷史物件、包括東方系列的太空艙實物等。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倫敦科學博物館官網、航空航天博客;BBC對策展人的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