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龍巖——我的龍巖印象

安溪到龍巖,兩百多公里的距離並不算太遠,與省外同學比起來,這段距離是隨時可以乘車回去的距離。但是這二百多公里,我眼裡有從沿海到內陸的植被變化,我心裡有離鄉的苦鬱與對大學的憧憬交雜的矛盾情緒。但,這座城市沒有讓我失望。

半年多了,龍巖在我心裡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我更喜歡稱它為巖城。在巖城,有我愛的景兒和人兒。今值母校六十週年生日之際,謹以此文致賀母校甲子庚壽。

溫暖龍巖——我的龍巖印象

來之前,對龍巖的印象僅有紅色土地、古田、花生、泡鴨爪。還記得離家前一刻我對自己說,要在紅土地上成長,從這裡走向未來。三個多小時的車程,讓我昂揚的鬥志一步步癟下去,在車上我不斷看著坐在身邊的媽媽,想將她的模樣深深刻入自己的心中。媽媽,孩兒不願離開你呀~

溫暖龍巖——我的龍巖印象

我滿腹愁情,一路靜默無言,生怕自己一開口眼淚就不爭氣地流下來。終於,下了高速,漸漸靠近學校,我高興地看著學校周邊,那時內心是愉悅的,並沒有往屆學長“像是被拉到邊疆屯田”的苦悶與失落。大門還算可以,風景也不錯,不算荒涼。

就這樣,我的大學開始了。

————這是一條很直的分割線—————

在對接學姐的帶領下,我走進了校園,一進來,我就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興奮地看著校園風景,但同時也略帶酸澀。

進入宿舍區,帶著住六人間的小慶幸,但同時又有點收斂地走進宿舍,靦腆而又有禮貌地問候舍友(以至於至今仍舊被舍友拿來開玩笑)。那時我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第一次過集體宿舍生活,也聽說了諸多宿舍不和例子,希望給舍友留下親切友好的第一印象。

溫暖龍巖——我的龍巖印象

天漸黑,父母也踏上了歸家之旅,這一次到我看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知道我不能追。

第一晚只來了三個舍友,我們彼此青澀友好地交流著,或許大家心中都是希望給舍友留下好的印象吧。我開玩笑說,我們享受了四人間的VIP待遇,那晚的抱團取暖,將思家的憂愁稀化。在往後相處的日子裡,我們逐漸“本性暴露”,宿舍也變成了戲精宿舍。我們分享彼此的酸甜苦辣,雖然會有摩擦,但是互相包容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到校第三天,班級見面會。四十五人的女子師範班,個個膚白貌美大長腿,竟有那麼一絲絲的壓力。帶著面對生人特有的青澀,我靦腆地上臺自我介紹。沒有軍訓這個能夠彼此熟識的好機會,那麼我是什麼時候熟識大家的呢?在競選班委時我略帶忐忑與野心上臺競選,在大家的支持下,成功獲選。因為動員班級同學參加活動,我們的交流多了,也漸漸熟悉彼此。如今一個多學期,和大家打成一片,也有了每日互損的一波密友。甚至我還自稱自己1/3是本宿舍的,剩下的2/3由另兩個宿舍各分1/3。

—^^———————^^———————^^—

(一條有愛的分割線)

初次離家有如剛離開父母羽翼的小雞,新奇而又畏縮地探索著這世界,但一步步地經歷以及成長,小雞已漸漸褪去那一層畏縮,逐漸去主動地探知這世界。

溫暖龍巖——我的龍巖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