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東京、南京和北京,那麼西京去哪兒了?

縱然378


東京、南京、北京、西京,甚至中京,在中國歷史上都曾有過,但目前的城市名稱只有南京和北京,至於日本東京,別管它熱不熱,都不是中國的地盤。

中國古代的京,並非某一城市的固定名稱,而是隨朝代不同而變化的稱呼,每個朝代的京(包括東京、南京、北京、西京、中京)指代的是不同的城市,甚至同一朝代也有變化。

古代政權一般實行“兩京制”或“多京制”,除首都(亦稱京師、京都、上都)外,還有輔都(亦稱輔京、陪都、下都、別都)。這些陪都本身有自己的名稱,當一個城市作為陪都時,便被冠以“某京”或“某都”的稱呼,一般是按照與首都的位置關係來確定,位於首都南面的稱“南京”、位於首都西面的稱“西京”……以此類推。

春秋戰國時期,“兩京制”或“多京制”已經出現,秦漢時期進一步發展,隋唐以後趨於成熟和完善,東京、南京、北京、西京和中京都曾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過在不同朝代往往指代不同城市。

秦和西漢的京師設在長安,王莽篡漢,以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東漢首都設在洛陽,稱東京,長安為西京,又在開國皇帝劉秀的故鄉南陽設立南都。張衡的《二京賦》寫的就是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

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有五都,分別是首都洛陽,以及譙、長安、鄴城、許昌四個陪都,以洛陽為中都,其他以方位定京號,分別為東京、南京、北京、西京。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大小政權眾多,也多設南都、西京、北京、東京、下都、別都等,這些陪都實際上指代的是不同的城市,在此不一一列舉。

唐朝定都長安,以洛陽為東都,又以李唐龍興之地太原為北都。唐玄宗時期,改太原為北京,改東都為東京,京師為西京。安史之亂期間,皇帝西幸,又以蜀郡和鳳翔為南京和西京。

五代十國時期,除後唐以洛陽為首都,其他政權均以開封為首都,稱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河南府。

北宋建國後,以開封為首都,稱東京;以洛陽為西京河南府,應天府為南京(今河南商丘),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為北京。與宋朝同時期的遼、夏、金等政權也模仿漢制,實行“兩京制”或“多京制”。

西夏以懷遠鎮(今寧夏銀川)為首都,稱東京興慶府,以靈武為西京西平府。

遼以上京臨潢(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為首都,又以幽州(今北京)為南京幽都府(後改為析津府);以雲州(今山西大同)為西京大同府;以東平郡(今遼寧遼陽)為東京遼陽府,後又建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為首都。

金初以會寧府(今哈爾濱白城)為首都,稱上京;臨潢府為北京;遼陽府為南京;大定府為中京;大同府為西京。後遷都燕京(今北京),稱中都大興府,改原南京為東京,改原中京大定府為北京,又以開封為南京。金末,遷都南京開封府,又以洛陽為中京金昌府。

元明清三個統一政權時期,各種京的設置逐漸規範並減少。

元朝定都北京,稱大都,以舊都上都開平府為陪都,並稱兩都。明朝首都最初在應天府(今南京),後設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朱元璋老家)為陪都,稱中都。明成祖遷都北京,以應天府南京為陪都。清朝入關後定都北京,以舊都盛京(今瀋陽)為陪都。

近現代以來,除了極個別時期(比如抗戰),實行惟一都城制(首都),不設陪都,自然沒有了那些變來變去的各種京,於是京逐漸固化成為某些城市的名稱,不再代表都城的意思。

由此可見,中國歷史上既有東京、南京,也有西京,北京和中京,很多城市都曾被冠以”XX京“的稱號,並非特指某一個城市。但如今的中國卻只剩下了北京、南京,其他如東京、西京、中京已經成為歷史符號,被徹底塵封。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雖然學界對於復都制緣起存在一些爭議,但中國自西周以來,的確存在著多個首都並立的情況。在武王伐紂之後,周人興起之地的鎬京有時稱為西都宗周,而為了對東方進行有效控制,所以在今天的洛陽地區營建東都成周。

到了東漢時期,因光武帝中興漢室後定都洛陽,而西漢時期的都城長安也就習慣上稱其為西京或西都。例如,在文學家班固《兩都賦》和張衡《兩京賦》裡,稱長安為西京或西都。

隋朝建立後,長安作為首都,同時也營建東都洛陽。到了煬帝繼位後,頒旨遷都洛陽,所以,將長安稱為西京。

唐朝建立後,於618年以長安為京師,也稱為上京。757年,唐設鳳翔府,號為西京。其與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東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合為唐五京。當時在東北的渤海國也設立了五京制,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西古城),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省琿春市八連城),西京鴨淥府(今吉林省臨江市),南京南海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北青郡)。

北宋建立後,設立了四京,分別為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其中,以東京開封為首都。西京河南府大致即現在的洛陽。

當時與北宋對峙的遼,也設立了五京。其分別為上京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

西夏建立後,西平府亦有西京之稱謂。

後來,金滅遼,也實行五京制。起初是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海陵王遷都後是中都大興(即北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也就是說,金國曾建有六都,為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為一開始的首都),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北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鎮),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都大興府(今北京,海陵王遷中都後為首都),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元朝建立後,先是定都於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後遷都於大都(今北京)。

明朝建立後,先是定都於南京應天府,後遷都於北京順天府。明末李自成改西安為長安,稱西京。張獻忠入蜀後,稱成都為西京。

九一八事變後,中華民國曾擬於西安建陪都,改西安市為西京市,但後改為重慶。

所以說,西京這個稱謂,曾經指過很多城市。但其中,最有名的,無疑是西安了。


國家人文歷史


有西京,唐代詩人楊炯寫的《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這裡寫到的西京指的就是長安。

“京”這個詞有個特指的含義,就是指國都。中國歷史上做過都城的城市以地理位置相區分,所以有“北京”、“南京”、“西京”、“東京”。前兩個好理解,現在還保持了這個稱呼,即現在的北京市和南京市。後兩個是指西安和汴梁。以東、南、西、北區分的地理位置都是相對的,比如洛陽,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中京,而到了北宋時期就被稱為西京。這是和當時同時的其它都城的地理位置相對比的稱呼。也有以地名特指的。比如先周時的都城“豐京”、“鎬京”。其實豐京和鎬京從地理位置上說都在現在的西安。

周代實行兩都制。早先的都城豐京和鎬京即西安是在克商之前以及周早期的都城。武王克商立周之後要在天下之中建都,使天下諸侯朝貢時所走的路差不多均等。陝西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上有銘文“宅茲中國”以及和《尚書》相關內容的映證都證明了這件事。武王建周後不久即逝,成王繼位、周公輔政,於是建新都洛邑實現了武王的遺願。洛邑即現在的洛陽。原先的豐鎬被稱為宗周,新建的洛邑被稱為成周。

曹魏時有五都:裴松之引《魏略》曰:“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五都之一的長安,即現在的西安就被稱為西京。南北朝時期西安是關隴政治中心,西魏、北周都以西安為都。南北朝之後,隋統一天下,隋朝的都城大興城、以後繼隋的唐朝的都城長安,都是指現在的西安。唐肅宗時又改京兆長安為中京,改鳳翔為西京鳳翔府。

宋遼時期,作為燕雲十六州的雲州也曾被遼稱為西京。雲州即現在的大同。


沅汰歷史


西京哪都沒去,還在中國,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地方稱西京。

西安,中國有好幾個朝代長期稱西安為西京,曹魏黃初二年,長安(西安)列為五都之一,稱為西京。

隋唐時期,長安是京師重地,有時候也稱西京。唐肅宗至德二年,改長安為中京,改鳳翔為西京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縣)。

唐朝渤海國的京城稱為西京鴨綠府(今吉林白山市臨江)。

洛陽在北宋時期設西京河南府,西夏國設過西京西平府,大同市在遼國金國元朝設過西京大同府。

中華民國時期,南京成了國民政府首都,想把西安設為陪都,曾經將西安更名為西京。

明朝洪武二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1928年設西安市,名字一直延續至今。


曾經6029059217


西京就是如今的西安。



“京”,在甲骨文裡最初的意思是指高高的人工建築有瞭望塔的意思,後來指高高的人工建築群。通常一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高建築群就是王宮/皇宮,因此,“京”就有了國都的意思。西周之後,“京”成了國都的專用名詞。在這方面,“京”和“都”的意思是一樣的。

西周定都鎬京,即今天的西安附近。西周末年,西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公子宜臼東遷洛宜,即今洛陽,開啟了東周時代。而周平王的東遷也使中國進入了“東西二京”輪流為都的時代。但凡是佔據了“東西二京”之一的政權,基本都以之為都。東京(東都)洛陽,西京(西都)西安成了公認的帝王之氣的集中地,其中以西京長安為最盛。秦朝(勿噴,因地處渭河平原,西安已因渭河氾濫而數毀數建了,直至隋朝才在較高處興建了大興城,即今西安,才避免了渭河水淹。),西漢,隋朝,唐朝等皆定都於此。

而東都洛陽,也成了長安之外的首選之地。在歷經了東周,東漢之後,在隋唐時期,進入了“二京共治”的時代即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共管天下,皇帝們通常秋冬二季在長安辦公,春夏兩季則在洛陽避暑。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隋唐時期,關中平原人口劇增,僅長安城的人數就有百萬之多,但本地的糧食產量不穩定,運輸又不容易。這就導致糧食供應不足,連皇家也不能倖免。因此,在秋冬糧食富足時皇帝們可以待在長安,而春夏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就去洛陽了,畢竟洛陽地處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且交通方便。後來解決了長安春夏季糧食危機的是大奸臣楊國忠。只可惜,這個福利唐玄宗沒享受幾天,就給安祿山趕到四川去了。

東西二京的衰落,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因為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所以大批百姓南下,使得南方迅速發展並超過了北方。到了北宋時期,二京已被損毀殆盡,帝王之氣也所剩無幾。因此,北宋定都於一個新“東京”,也稱作汴梁,汴京,即今天的開封。

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南侵和江南的地位不多升高,鞏固南方和北拒強敵成了統治者們最重要的問題。因此,從元朝開始原來的“東西二都”共管天下變成了“南北二京”同治天下了。政治中心也從東西二都轉移到了南北二京。其中,南京雖然僅在明初做過幾十年的京城,但也一直是作為陪都的存在。

綜上所述,東西南北四京都是存在的,南京,北京沒什麼爭論,西安在歷史上雖然從沒叫過“西京”,但“西京”在歷史政治上的影響力是一直存在的。“西京”作為地名,出現在不少小說中,如賈平凹的《廢都》。指的就是西安。“東京”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為在開封之前,洛陽一直是“東都”的存在。“東京”一詞也確實僅限北宋的首都汴梁。而“東都”的意思就是“東京”。當然了,還有個“東京”,就是日本的“首都”---Tokyo,對,就是那個很熱的地方。我個人比較偏向這個觀點,也期待滅了小日本,重新佔領Tokyo,將其正式定名為“東京”!


遊子天涯君莫問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確實有西京這一稱呼。不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西京”所指代的城市也不盡相同。早在唐朝這一歷史階段,“西京”是指西安。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安自古為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朝(王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值得注意的是,1932年,西安曾打算改名西京,不過最終作罷。不然的話,現在可能就真有一個西京了。在唐朝之後,宋朝“西京”的是指洛陽。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同時,在北宋時期,“西京”是指洛陽,“東京”指的則是開封。由此,對於日本東京來說,其歷史要晚於北宋東京開封的。並且,對於北宋朝廷來說,除了西京、東京外,還有南京、北京。對於北宋的南京,指的是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而北宋的北京,指的是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縣一帶)。當然,就北宋來說,東京汴梁之外的其他三京,實際地位是陪都而不是國都。

最後,遼,金兩代的“西京”是指“大同府”所在地。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在遼國之後,金遼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佔大同府,仍以大同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由此,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確實存在西京這一稱呼,而且東京最早指的是北宋都城汴梁。


情懷歷史


【1】

在“悟空問答”上,我有過多次被邀請回答,中國的“西京”問題,今天還得回答一次。

一般人認為,現在有東京、南京、北京,為啥沒有西京。

其實,日本的東京,和中國的南京、北京沒啥關係。

因為方位詞+京,都是有個對應點。

日本的東京,是相對於日本的京都而言——原本日本的首都是京都,明治維新以後,明治天皇遷都江戶,於是改江戶為東京——江戶位於京都東邊。

【2】

再說中國的京城制度。

就從漢朝說起。

西漢那會兒,劉邦不承認秦朝的正統,因此,打算學周天子,在洛陽定都,但是被人勸阻:東周的衰落,多少和定都洛陽這個四戰之地有關。

因此劉邦選擇了長安——當時一座新都市,但是,也給了洛陽準都城的地位,這可以理解成東京西京了(當然當時不那麼叫)。

東漢時候,東漢定都洛陽,但是長安的地位依舊不低。

【3】

唐詩裡有這麼一句:烽火照西京。

在唐代,西京指的是長安,東京指的是洛陽。

唐朝天子有時候住在長安,有時候住在洛陽,甚至唐高祖面臨突厥威脅,也考慮放棄長安,遷都洛陽,結果遭遇李世民反對才作罷。

【4】

到了宋代,奉行四京制度——也就是,東京開封,南京商丘(當時不叫商丘,叫應天)、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今天河北邯鄲一帶)。

而北宋的老鄰居遼國,奉行五京制度——今天的北京,在當時叫南京——因為今天的北京在遼國境內,而且是遼國最南端的城市。

順便說一句,今天的雄安新區,大體就是宋遼的邊境,很神奇吧?

【5】

明朝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後,把今天的南京依舊視為南京,我們今天認為的北京、南京,就是那時候留下的概念,當然,清朝那會兒,清政府打壓南京地位,南京一度不叫南京。


辰州觀海


積極的南京歷史文化研究學徒,小歐來答.

有東京,南京,北京有沒有西京呢?

答案是:有!西京稱呼最早始於唐朝的西安。



我們先來看看“京”這個字的含義:

國都或首都:~城。~師。~畿。

簡單來說就是首都的意思,而中國古代七大古都分別是:南京、洛陽、北京、開封、杭州、安陽,西安。

咱們南京和北京就不談了,這“東京”稱呼和現在日本的東京可不一樣,早在宋朝時期,宋朝首都就被稱呼為“東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封.

那麼“西京”這個稱呼又是從何而來呢?

西京最早的由來始於唐朝,當時唐朝的西安就被稱為“西京”。而洛陽則被稱為“東都”。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古代的“兩京制度”


兩京制度個人看法

很多人認為,兩京制度始於明朝,明朝時期南京北京各有一套獨立的六部機構就是佐證之一。其實不然,“兩京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朝的“兩京制度”是以平王東遷為東西周歷史分界點,漢朝也有類似體現。到了唐朝就有“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的歷史局面。

到了宋朝更是出現了“四京制度”:“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


至於明朝,顯而易見的。

“西京”這個稱呼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指不同的城市。

  • 唐朝“西京”是指西安。
  • 宋朝“西京”是指洛陽。
  • 遼,金兩代的“西京”是指“大同府”所在地。

總結: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帶有“京”這個字!

東南西北京,其中西京和東京的稱號都已經淹沒的滾滾歷史洪河之中,現如今的中國還現存南京和北京的稱呼,不得不說的是,即使在現代中國,北京和南京名稱的並存都可能是古代“兩京制度”的縮影,畢竟不是所有城市都帶有“京”這個字。

(喜歡南京的南京老鄉點個關注唄。)


(至於日本東京?您去查查東京直到現在都不是日本的首都,不服來辯!)


南京小歐


歷史上叫西京的城市很多,最多的要數西安。 西京,中國歷史上西安沿襲過幾個朝代長期被稱作西京,是中國歷史上十三個王朝的首都、京師。西漢京師長安,東漢的京師長安,曹魏黃初二年(221年),長安列為五都之一,稱西京。


確實西京應該是最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名稱,但是這個城市大家很熟悉,因為雖然是京城,大家一般都不稱呼他為西京,因為他還有更響亮的名號。這個地方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安。 有北京、南京,那東京、西京又在哪裡? 中國歷史上西安沿襲過幾個朝代長期被稱作西京,是中國歷史上十三個王朝的京師。西周的宗周鎬京,西漢京師長安,東漢的京師長安;隋唐時期,長安為京師首都,有時也稱西京。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京兆府長安為中京 ,改鳳翔為西京鳳翔府,在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對沒錯,西安不僅是西京,也是中京。 有北京、南京,那東京、西京又在哪裡? 不過大家更是喜歡稱呼它為長安,因為長安作為中國最鼎盛的唐朝的首都為大家所熟知,是古代中國的國際大都市,各國商人使節匯聚朝拜的大都會。 所以在古代,有南京和北京,就必定有東京和西京的。隋唐時期,長安為京師首都,有時也稱西京。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京兆府長安為中京,改鳳翔為西京鳳翔府,在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 唐代渤海國的西京鴨綠府,在今吉林白山市臨江。北宋西京是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夏西京西平府,在今寧夏靈武市。遼朝、金朝、元朝西京大同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首都,擬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建陪都,曾更名西京市。但是,因為當時是抗日戰爭,西安淪陷,改名已經沒有意義。所以,新中國成立後,就把那裡叫做西安了,寓意西方安寧。最後說一下中京,查了很多資料,才找到古稱“中京”的兩座城市,分別是如今的洛陽和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據史書記載,在南北朝時期,洛陽一直被稱為中京,具體為啥有這個稱呼,這個小編也不太清楚。而赤峰市寧城縣,在遼國統治時期,設置了中京大定府,據說現在還有中京的遺址。之前有個好玩的說法,西經(京)是被唐僧取走了麼!而今天的西安在歷史上曾被稱為長安和西京,在唐朝時期有兩個大城市都曾做過都城,一個是東都洛陽,一個就是西京長安


人們在今天也會爭論究竟誰是盛唐的文化、政治中心,長安從西周到唐代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及政權建都,總計建都時間1077年,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如今也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國內已經沒有叫東京、西京和中京的城市了,反而日本卻有個東京。另外,你知道古代哪些城市,曾被稱為南京和北京嗎?


土土街


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請先看一段歌詞:

望斷西京留傳奇《珍珠傳奇》主題曲

天姿蒙珍寵

明眸轉珠輝

蘭心惠質出名門

吳興才女沈珍珠

達理又知書

備位東宮主

多彩多姿蝶飛舞

紅袖碧竹人羨慕

風雲起波瀾急

珍珠淚悲泣

玉潔又冰清

那堪流言襲

望斷西京留傳奇

《珍珠傳奇》這部電視劇說得就是唐朝都城長安(西安)的宮廷故事!西京就是今天的西安!當然這個名稱並不是官方名稱,官方一直叫西安!西京只是老百姓對都城的一種尊稱而已!因此,關於西京這個名字,歷史上從來就未曾有個真正的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