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100本中國書,世界讀書日特別策劃

中國文化,於世界為先進。

——錢穆

輕視文化,一個民族就沒了靈魂,忽略學術,我們就斷了精神的根,也就不會有尊嚴和長久的發展。

—— 江藍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當其他的民族只顧及到數十年的近憂之時,中國則已想到幾個世紀之後的遠慮……中國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標,而不是追求白種民族都迷戀的戰爭、掠奪和毀滅。

—— 羅素

儒家的生命力在於,作為周傳統的守護人,他們亦成為中華文明的捍衛者。……儒學將它的所有一般觀念根植於對已存的習俗、學問和歷史先例的縝密的研究之中,它獨自許諾將個體完全一體化於它的文化、社會和宇宙之中,這一定是中國社會得以延續的秘密之一。

——英國著名漢學家葛瑞漢

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類書,每類5本,共100本,關於中國,關於我們自己。

一、國學

錢穆在《國學概論》中說,“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一時代的名詞。”

1. 任繼愈《國學讀本》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生前主編的最後一部著作。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展示國學精華。

任繼愈先生說:“一個民族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最能體現這個民族的性格和風格。”

不同於傳統的經史子集編纂,分文學、歷史、哲學三編,以閱讀學習經典為主,有導讀、註釋、評析,輔以中外名家評論,配有參考書目。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2. 錢穆《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一部《論語》,中國人讀了幾千年;一部《論語心得》風靡全球,暢銷數百萬,被譯成多種文字。但,讀《論語》究竟有什麼用?《論語》究竟應該怎麼讀?國學大師錢穆為您解答。

凡關心吾中華民族之生命前途,必連帶關心及於吾民族文化之傳統。凡關心吾民族文化傳統者,又必關心及於吾古聖先師之孔子。

若使中國人,只要有讀中學的程度,每人到60歲,都讀《論語》40遍到100遍,那都成聖人之徒,那時的社會也會徹底變樣子。

——錢穆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3. 張榮明《中華國學》在中華民族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當代生活具有深刻影響的學術思想。

立足於現代學術進行本質性的闡發,而不是傳統的四部之學的概要介紹;

立足於實用的學術,而不是空洞的思想學說;

立足於深入淺出的知識,而不是泥古不化的說教。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4.梁啟超《國學小史》據國家圖書館所藏《國學小史》手稿及梁啟超自述並與胡適通信整理而成。

1920年冬,梁啟超應清華學校之邀,開設課外講演《國學小史》。該系列演講的講稿,在梁氏生前,僅以論文或單行本形式發表部分內容。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5.錢穆《國學概論》將我國古代學術,按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略加闡發,使讀者瞭解兩千年來學術思想流傳變遷的趨勢。 

錢穆,“中國最後一位國學大師”。

《國學概論》講述“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

“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一時代名詞。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二、生活

6.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系統化工程的開山之作。

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條件保存得那麼豐富完整的物質文化遺產於地下。

砥礪18載,25萬字,900餘幅圖片

受周恩來總理囑託而作

曾被作為國禮送給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7.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我國飲食文化探討。

重點介紹了各時代的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調、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情況,並論述了不同階層人群的飲食生活。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8.李建民《從中醫看中國文化》 中國醫學不僅是一門技術,同時也是一個認識生命、想象身體、辯證知識的入口。

探討中國歷史中的醫學知識及身體建構,及其衍生的文化、政治、社會與性別意義。本書呈現中國醫學傳統極其多元複雜的面貌,不同的課題之間的關聯,尤其引人入勝。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本書內容是作者在臺灣清華大學、臺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相關課程講座整理、修訂而來。所授內容受到學生的歡迎。

9.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從讀書生活、住與行、衣與食、聚會結社等方面詳細論證了中國古代士人的組成結構及其分化,闡述了古代士人與仕途密不可分的聯繫。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組織30家媒體、網站評選的2014年度“大眾最喜愛的50種圖書”。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10. 宋兆麟《古代器物溯源》介紹了50餘種中國古代器具,如彈、弓、弩、鹿笛等,並對其使用和流傳情況進行了詳細考證。

小物件大內涵 探尋古代小玩意兒

穿越前必須瞭解的50種器具常識

活在古代不穿幫,你必須瞭解的古代小物

一物一圖,看圖識物,考古專家為你探秘骨牌演變歷史,陪嫁畫的講究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三、讀書之書

11.張明仁《古今名人讀書法》

不僅是讀書法方法,更是一部中國人閱讀的歷史,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採集古今三百餘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餘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於檢索。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並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荐书:100本中国书,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12.朱自清《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研究《詩經》和古代典籍的經典之作。

《詩言志辨》是對《詩經》的專門研究,《經典常談》是對古代典籍的概論性著作。兩書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