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故事會——仁心妙手,守護健康

五道營衛生院院長石國彥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層醫生

豐寧故事會——仁心妙手,守護健康

石國彥工作照

從踏上臨床工作崗位的那時起,石國彥就真切地感受著白衣衛士的神聖,也感到這個職業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2017年五道營衛生院門診人次2.2萬餘人次,其中大部分為使用中醫中藥診療的患者,作為一名主治中醫師,在欣慰病人高度信任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到做為一名醫生的責任和重託,因此,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是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多年的工作實踐深深體會到:

要具備精湛的技術

“醫乃仁術也”,我們要用自己的良好醫術為患者醫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刻苦鑽研,苦練本領,掌握本專業的尖端技術,把本專業先進經驗用於臨床實踐,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方法有三,第一自學:利用業餘時間每天堅持1-2個小時的學習,從基礎知識到臨床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第二,聽講座:利用網絡系統和短期培訓,聽取上級專家的理論知識和診療及辯證要素擴寬經方的應用方法,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原本為助陽解表劑,除用於治療陽虛外感證外,還可應用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但要抓住三個主要症狀即:鼻塞、噴嚏、鼻流清涕為診斷要點,使用過程中療效肯定,無發現毒性反應,無抗過敏劑嗜睡等副作用。第三是同老師和同行們相互交流,虛心學習請教,分享他們的臨床經驗和成果。比如治療下肢靜脈炎時,常用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通過同行們的指導,配合外用藥物燻洗,效果顯著。(附外用方:透骨草30g 紅花30g 川椒30g 桑枝30g 用法水煎先燻後洗)。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進修學習、聆聽大師們的言傳身教的機會,但通過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日積月累,使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了鞏固和提高。

要細心診療、一絲不苟

我們的工作關係著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心中時時想著患者的生死與安危,這是醫務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質。患者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既然他能夠找到我們來看病,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希望能解除他的病痛。對每一位患者都要耐心細緻的進行診斷,運用中醫診斷方法,哪種都不能少,也不能敷衍了事,包括聽診和測量血壓,每逢患者感到不適,都要親自、詳細的進行各種體格檢查,往往都得到病情相關的收穫,有陽性體徵者可做進一步的輔助檢查。這樣細緻診查的好處是,能夠得到真實的臨床資料,減少誤診率。患者也會認為我們是真心的在給他看病,對你充分信任,能夠很好的配合治療。同時要為患者選擇有效、實用的治療方法。現在每接診一位患者,從診斷到開具處方,需要5-10分鐘,病情複雜的要15分鐘以上,每天上午只能接待患者25-30人。

要具備良好的醫德和醫風

醫者父母心,在診療過程中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對待病人一視同仁,無論貧富、老幼都一樣對待,從心底為病人的健康盡職盡責,不計較個人的恩怨與得失,熱情接待每位患者,按病施治,不開大處方、搭車藥,在外地醫院做過的檢查,從不重複做,從不接受患者的宴請和禮品,不誇大病情,不給患者造成精神負擔,詳細解答患者情況,實事求是。無論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或節假日在家,有患者來就診有求必應、從不推脫。為了方便外地就醫的患者,無論冬夏,中午從未休息過,只有幾分鐘的吃飯時間。就診人員較多時,經常加班。從不包攬病人,需要住院的病人,積極轉入住院治療,對於治療效果不明顯的建議轉診到別的醫院進行診治。對待同道,從不道說是非、炫耀自己、詆譭他人。

要有樂於奉獻的精神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沒有鮮花和掌聲,沒有榮耀與輝煌,沒有豐功與偉績,沒有豪言與壯語,只有默默的奉獻與耕耘;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酷暑與嚴冬,沒有節日與假期,沒有懊悔與抱怨,只有對病人的關愛與熱忱。由於醫生職業的特殊性,每一位患者的康復都是團隊努力的結果,所以要有集體主義和團隊協作精神,使大家一起分享成功,共同擔負責任,為了更好的為患者服務而努力。

(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