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微圓,皮欠厚」 的啓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2005年,啟功老人在京逝世,享年九十三歲。1978年時回望妻子、母親和恩師已經先後離去,想起半世艱辛歲月,啟功悲痛之餘寫下了這首詼諧、精煉《自撰墓誌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且陋。身與名,一齊臭。

“面微圓,皮欠厚” 的啟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啟功

1912年7月26日,啟功出生於北京。啟功的九世祖,是清雍正帝的第五個兒子,名弘晝,被封“和親王”。其後家族逐漸從王府中分離出來,啟功的曾祖父溥良,通過科舉考中進士入翰林,祖父毓隆也為翰林出身。

“面微圓,皮欠厚” 的啟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北京誠軒2009年秋季拍賣會第672號拍品

啟功(1912-2005) 春滿丹林 立軸 硃砂紙本 131.2×63.5cm。 約7.5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627,200

啟功1歲時父親恆同去世,他便跟隨祖父生活。年幼時祖父曾讓他拜入雍和宮受灌頂禮,做個記名的小喇嘛為家族祈福。1922年,曾祖父去世,家業逐漸衰落,此時剛剛10歲的啟功便交由母親克連珍和終身未嫁的姑姑恆季華撫養。幼年時的啟功因常常看到祖父案邊牆上的書畫摺扇而被吸引,便產生了想要“做一個畫家”的願望。讀書期間經長親推薦,啟功拜得賈羲民先生學畫。賈先生喜愛啟功,常帶他去故宮博物院觀賞古代書畫,啟功深受啟發。後經賈先生介紹,啟功拜於吳靜汀先生門下,從此在吳先生的指導下逐漸確立自己“畫理典雅、文人意趣”的繪畫風格。其後又先後拜戴姜福先生和陳垣先生為師,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及詩詞。

“面微圓,皮欠厚” 的啟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北京誠軒2010年秋季拍賣會第397號拍品

啟功(1912-2005) 李白詩 1991年作 鏡心 水墨紙本 155.5×77cm。 約10.8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728,000

出版:《誠軒拍賣十週年精品圖錄》第177頁,2015年11月

1933年,20歲的啟功與長其兩歲的章寶琛完婚。這門親事是母親和姑姑為他費心安排的,儘管啟功心中並不十分情願,但孝順的他仍按照母親和姑姑的意思與章寶琛就此結為連理,而後的數十年,便有了他與“姐姐”的那段佳話。

婚後章寶琛一手接過家務重擔,為母親和姑姑分憂不少,把家中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條。經傅增湘先生介紹,啟功入輔仁大學教書,教職之餘堅持從事書法史研究和書畫創作。啟功愛交友,時常邀請朋友來家小聚,無奈家中空間狹小,每每好友共聚、暢談抒懷時,章寶琛便在旁端茶添水,細心張羅,啟功看在眼裡,心生暖意。

“面微圓,皮欠厚” 的啟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北京誠軒2013年春季拍賣會第343號拍品

啟功、溥伒、溥佺等合作 雲岡紀遊

俞陛雲、邵章、傅增湘等 九家書詩

成扇 設色紙本、水墨冷金箋

19.8×57.5cm。 約1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759,000

出版:《誠軒拍賣十週年精品圖錄》第194頁,2015年11月

為維持生活,啟功除了教家館外,時常作畫拿去賣掉補貼家用。1957年,母親和姑姑的相繼離世,啟功又被莫名劃入右派,不準登臺講課。生活愈來愈艱辛,好在有“姐姐”章寶琛一直陪伴在啟功左右,她節省度日,操持家務,撫慰啟功,讓他安心寫作。 1958年至1971年這些艱苦的歲月裡,啟功完成了《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和《讀札記》,並參與中華書局組織的《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標點工作。1975年,積勞成疾的章寶琛一病不起,在京逝世。之後啟功一人獨自生活,膝下無子,身邊好心人勸他不如再尋一人共度,然而啟功自言:“但我寧願一個人,也許正應了元稹的兩句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面微圓,皮欠厚” 的啟功作品在北京誠軒拍出多少?

北京誠軒2018年春季拍賣會第473號拍品

啟功(1912-2005) 白居易《湖上閒望》 1991年作 立軸 水墨紙本

137.5×68.5cm。 約8.5平尺 成交價(人民幣): 529,000

出版:《啟功講書法》第221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