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高得驚人,有「143噸黃金」之稱,被稱爲「西方追魂者」!

長期關注軍事的軍迷們可能會發現這一現象,同樣是遵守科技規律,同樣的設計目的,但由於文化的不同,最終制造出來的產品往往大相徑庭。就拿美蘇軍備競賽來說,同一類型的武器,往往樣子有很大的不同,圖95轟炸機,還有蘇式的導彈發射車等,極少有像蘇27這樣外形實力俱佳的裝備。俄羅斯空軍接收的圖-95系列機到2007年時仍在服役,預計將持續服役至2040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又進行了大改並恢復生產。俄軍計劃在2025-30年服役新型轟炸機,俄羅斯PAK-DA隱身戰略轟炸機將取代圖-95轟炸機、圖-22M3和圖-160轟炸機。俄羅斯空軍已經升級在役的部分圖-95MS至圖-95MSM。此次升級主要更換該機的航空電子設備,而機身和發動機保持不變。將在升級中增加一個新的瞄準和導航系統,升級後將能使用新的戰略巡航導彈X-101及增加導航系統的GLONASS。現代化目的是延長飛機的使用壽命到2025年。而它的巧妙設計允許多次調整,以適應新的功能定位。

造價高得驚人,有“143噸黃金”之稱,被稱為“西方追魂者”!

但是,外形問題並影響蘇式武器的威力。有一款武器,當時被稱為“西方追魂者”,這款武器的外形完全可以用邪惡來形容,它就是蘇聯時期的T4轟炸機。T-4轟炸機是蘇聯一型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T-4轟炸機雖然它採用了不少新技術和新材料,性能也非常先進,經進一步論證後提出的設計要求是,起飛重量100~120噸,飛行速度3000~3200公里/小時,飛行高度22000~24000米,航程6000公里。根據這一要求蘇霍伊設計局又對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修改後飛機取名為T-4這與蘇式飛機的傳統命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飛機的起飛重量超過了100噸,所以設計局稱該機為“100”號。蘇霍伊設計局主要負責飛機的總體設計和總裝等,同時也有其它飛機設計部門、工廠和研究機構參加。而T-4飛機的工藝設計和製造,原打算讓拉沃奇金設計局及其工廠承擔,甚至已試製出了飛機機身隔艙的樣件,但後來它們轉而研究火箭技術。代替其工作的是“海燕”設計局和圖申機器製造廠,它們作為T-4飛機研製單位的一個組成分部,也參加該機的部分設計工作。

造價高得驚人,有“143噸黃金”之稱,被稱為“西方追魂者”!

為了選擇和確定T-4飛機的氣動外形,茹科夫斯基流體力學研究所曾進行過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僅進行過風洞試驗的氣動佈局形式就達20多種。蘇霍伊設計局在這方面更是投入了很大的力量,1966年曾在一架蘇-9殲擊機基礎上改裝成100Л試驗機進行過飛行試驗,主要作用是驗證T-4飛機的機翼。1968年又用一架蘇-7У飛機改裝成100ЛДУ試驗機,並對T-4的總體佈局進行過飛行試驗。據研究證明,T-4飛機在以3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時會產生嚴重的氣動加熱,其機體前緣部分的表面溫度可達到300℃。這就要求飛機結構材料以及有關的部件、設備等具有耐高溫性能。為此,蘇霍伊設計局和相關研究單位,對可使用的耐熱合金、非金屬材料、特種橡膠和塑料等及其製造工藝,以及儀器設備的防熱保護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後來在米格-25等高速飛機的研製中也用上了。在1973年8月6日進行的第9次飛行試驗中,T4突破了“音障”,達到了馬赫數1.3的速度。

造價高得驚人,有“143噸黃金”之稱,被稱為“西方追魂者”!

這得益於該機四臺強大的發動機,單臺推力156.8千牛,加力推力可達165.9千牛(16000公斤),是當時推力最大的發動機。其最大速度達到了 29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 20000-24000米,作戰半徑達到了 6000千米。開始動搖前蘇聯繼續發展T-4飛機的是它的造價高得驚人,有“143噸黃金”之稱(T-4起飛重量為143噸,而且T-4主要造價未知),而圖波列夫提出的改進圖-22發展圖22M(西方美國依然叫它圖26)“逆火”戰略轟炸機方案,而且很快在喀山飛機廠製造出了樣機。該機的出現,使前蘇聯軍方找到了更快、更省錢的替代機型。加上當時製造T-4的圖申機器廠又接受了米格-23前線殲擊機的大量訂貨,只好放棄製造T-4。T4並沒有被蘇聯軍隊列裝,在1974年1月22日最後一次試飛後,其就被遺忘在角落。究其原因主要是該機超前的技術水平帶來了研製生產上的巨大困難,研製進度嚴重滯後。不久之後,圖-22“逆火”戰略轟炸機研製成功,蘇聯轉向研製圖-160轟炸機,因此T4就被耽擱以至於後來的下馬,被遺忘。在世界軍事裝備研發史上,由於技術超前而下馬的案例數不勝數,無奈T4也屬於其中之一。可見,科研就應當勇攀高峰,也許你無法到達終點,但是,你會獲得巨大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