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製冰的?

古今說史


已經邁入了炎熱的夏季,在這麼熱的天氣我們可以開空調進行避暑。但是在我國的古代就沒有這麼好的設備了,他們只能用扇子,或者藉助冰塊。

可是在不發達的古代冰塊又是怎麼製作的呢?

在古代製作冰也是因為避暑,帝王們想要消暑涼快,就只能用冰。

一些帝王會在冬天的時候讓人取冰,然後存放在冰窖裡面,夏天取出來用。

他們需要等到冰結到一定的厚度才可以進行取冰,全部都是人工,先將冰面切斷,大概有1米長左右。然後一塊塊的取下來放入冰窖,取冰的時候需要用撓鉤把切斷的冰塊拉上岸,在送入冰窖。

剩下的繼續等待結冰加厚,週而復始的製冰。

可是這樣的工程並不能滿足用冰的需求。

到了唐朝的末年,一些人們開採硝石,這時候發現硝石是可以吸收熱量,還可以讓水降溫,直至結冰,從這之後夏天就可以用硝石製作冰。

古人也是很聰明的,慢慢的商人們就發現了賺錢的商機。他們製冰之後,在冰裡面加上了果漿還有牛奶,這樣也可以進行解暑。這和我們現代的冰淇淋,雪糕很是類似。

在古代取冰存貯都是皇室的特權,只有他們是可以建造冰窖的,尋常人家是享受不到的。他們的冰窖大部分都是用磚石建造的,內部成拱形。

據悉目前北京還存留三處冰窖,除了官用的冰窖還能找到外,民用的根本無從尋找,也許只有製作冰之後才有民用的吧。


這不是歷史


在沒有空調與風扇的古代,古人們除了用扇子消暑,其實,充滿智慧的古人們也會在冬天儲存冰塊,留到夏天用。

古代負責製冰的人稱為“凌人”,他們通常是等到天寒地凍的時令,一幫人去河裡採集冰塊,他們會有專門的工具進行採集,然後再把採集到的冰塊運回去,放進專門儲存冰塊的“冰窖”,這冰窖也非同小可,古人們也會在冰窖裡鋪上稻草等材料防止冰塊融化,而且對於地窖的選擇以及開挖程度都有講究。

由於有了冰塊,也慢慢出現了很多冰鎮飲品,古人們也會喝飲料、吃冰棍以此消暑解渴。關於解渴的冰鎮飲品,明代文學家徐渭寫“門前銅盞呼人急,卻是冰兒來賣冰”,在古代都已經出現了冰棍,冰塊也從之前貴族們才能享用的東西,隨著歲月的發展也成了極其普通的飲品,冰塊也不僅僅用來解去燥熱,有眼光的人們用來製成冰水、冰棍賺錢。


沈善書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會儲藏冰的,然而實際上古人在夏天也會製造冰呢!

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冰箱,特別是在夏天,空調冰箱電扇一類的製冷電器能夠很好的為人們消暑解熱,那麼古代的時候人們靠什麼消暑解熱呢?難道就靠一把大蒲扇嗎?不是的,其實古人也會有空調冰箱一類的設計,但是它們都離不開一種原料,那就是冰了。

古人所用的冰,絕大部分都是冬天的時候儲藏起來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這天氣最冷的時候,把河裡的冰弄成塊兒拉出來,通常都是在河邊建造或者挖掘一些不通風的房子和地窖,下面和周圍用柴草或者其他容易隔溫的東西擋開,然後在裡面放冰塊兒,這些冰塊通常都很大,需要動用牲畜拉到裡面,冰塊也會有阻擋的東西,防止凍到一起,裝滿之後把房子或者地窖密封起來,這樣這些冰可以一直放到來年的六七月份,不過通常從農曆四五月份就開始把冰拉出來賣了。


能買得起冰的,通常都是一些大戶人家,他們用做製作冷飲和儲藏食物,用冰儲藏食物的器具通常都會有夾層或者是上下層結構的金屬器具,一層放冰,一層放食物,和現在的冰箱作用差不多;夏天特別炎熱的白天,有的也會在房間裡放一些冰,用扇子扇動,這樣整個房間都會很涼快,這樣就類似現在的空調了,皇宮裡面通常都會有這樣的設計安排。

其實古人儲藏冰和使用冰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但其實古人在夏天也會製造冰,這就很神奇了,可能我們現代人不用冰箱都不知道怎麼製造冰,但是古人在生產生活經驗中發現了一些硝石(牆霜)溶於水的時候會吸熱,於是發明了製造冰的辦法,通常是在密閉的房間裡,用一個大木盆裡面裝上水,大木盆中再放一個小瓷盆或者金屬盆,小盆裡邊放上水,再放入硝石,然後不停的轉動小盆和大盆裡面的水。並且不停的換小盆中的溶有硝石的水,那麼這種大盆裡面的水漸漸就會變得特別涼,時間長了會降到冰點以下,當水靜止下來的時候就開始結冰了。

這種製作冰的方法比較麻煩,所以製造出來的冰也很貴(通常賣冷水的比較多),明清時期南方有些地方有一些製冰廠就是這樣製作冰的,因此這種方法通常在南方冬天時不容易得到和儲藏冰的地方才會使用,北方通常不會用這種方法的。


人類的方向


古人是在冬天製冰。他們把河水結的冰挖出來,存放到地窖裡,夏天用。

咱們以清朝為例。每年冬至過後就是皇家鑿冰儲冰的日子。此事歸工部都水司負責。每年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謝河神賜予的冰塊。古人對大自然還是敬畏的。皇帝是天的兒子嘛,動爸爸的東西,不恭敬還行。

鑿出來的冰會修整的四四方方,並且有標準的尺寸要求,這樣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間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時期裡,建冰窖是國家壟斷行業,老百姓不允許建。冰窖有兩種,一種是官窖,專供皇家使用,另一種是府窖,供王爺們使用。

在北京就有個冰窖口衚衕。就是一個清朝時期的官窖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建在此地,是因為旁邊就有城市水系的枝蔓。從西邊的玉泉山引水至此,與東邊的通州大運河水系貫通,南邊就是皇室的什剎海景區,當然還有後來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這麼豐富的水源源不斷流過,自然為古人制冰提供了方便之地。

像現在的供暖季一樣,每年有個供冰季。每年農曆五月初一開始,到七月三十位置,供冰兩個月有閏月就算是抄上了,可以多享用些時日。

用冰主要有兩個地方。一是來給皇家的屋子降溫,當綠色空調使用。裝冰的容器也是有講究的。外面是木製的,內裡是鉛或錫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會重金屬中毒。二是冰鎮食物的。

因為夏天的冰非常珍貴,所以,皇帝會對喜愛的大臣的防暑降溫賞賜是按等級發“冰票”。大臣可以憑票領冰。

所以如果您在清朝的夏天能喝上一碗冰鎮酸梅湯,絕對比82年的拉菲要款式的多。


時拾史事


這個問題在現在都不是事兒,可是在古代那就難了,要是夏天能有冰塊的那都是富豪才能享有的,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的冰塊是怎麼來的?從哪裡來的?

(冰窖)

其實說是古代,但是越接近現代製冰技術也就越成熟,所以就有了藏冰和製冰。

一:先秦時期藏冰;這個時候哪來的製冰技術?只能是藏冰,沒有技術但是可以接受大自然的饋贈,《周禮》就記載過:周王室有個專門負責採冰的部門,部長稱為“凌人”,有小一百人,他們在冬天的時候把冰塊鑿出來,基本上是在大寒,也就是特別寒冷的時段,這個時候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他們在採完後藏到預先準備好的冰窖裡。冰窖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藏冰的地方,和古代皇宮裡的冰庫一樣,用來儲備冰塊的地方,冰窖一般在地底下,屬於陰涼地段,再用新鮮稻草跟蘆蓆把地面鋪起來,最後放上冰塊,再用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最後密封,第二年夏天拿出來用。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冰窖溫度不是很低,所以每年都會有三分之二的冰塊融化成水,後來皇宮貴族就多儲存,存到夠自己夏天用,所以牽涉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

(古人鑿冰)



二:唐朝末期製冰;那北方人是舒服了可是南方怎麼辦?他們了沒有那麼厚的冰,也儲存不了那麼久,有的時候也只是偶爾幾天零下,甚至可以說有的時候一年都不結冰,所以在唐朝末期,隨著火藥的運用,工匠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了大量硝石,他們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將溫直至結冰。 這一發現把他們高興的,因此也就有人開始利用硝石製冰。

(硝石)


三:製冰過程; 他們將水放入罐或者缸內,找一個比較大的容器把水倒進去,然後再把罐或者缸放在容器內,最後把硝石加入到容器裡和水混合,罐或者缸裡的水也就結成冰了。所以生活在唐以後的人們是比較幸福的,他們所擁有的食物可以保存的更久。




(冰鑑)

有冰了但是拿出來後很快就融化了,總不能時刻往冰窖跑或者時刻製冰吧?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叫“冰鑑”的東西,冰箱的雛形,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體方法是將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裡。功能明確,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有陶鑑、青銅鑑,所以古人的夏天看起來也沒有那麼難過,可是這都是隻有皇宮貴族或者世家大族、富商才用的起,老百姓該什麼樣還是什麼樣!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歷史


炎炎夏日,來杯加冰的飲料,吃盒冰激淋,是不是頓時感覺很涼爽,躲進空調屋裡就更是很舒服了。


那麼在古代,沒有空調,沒有冰箱,他們在夏天用來驅暑的冰塊是從哪裡來的呢?


一、藏冰,冬冰夏用


在先秦時期還沒有製冰的技術。雖然沒有製冰的技術,但是古人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饋贈,那就是把冬天的冰藏起來,以備夏天用。


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周王室有個專門負責採冰的部門,他們在冬天最冷的時候把冰鑿出來,分成塊後藏到他們預先備好的冰窖裡。


建冰窖,一般都會選擇乾燥透氣好的地方,利用泥土不導熱的原理,冰窖一般會建在地表5米以下。而且他們在修冰窖的時候,特意將冰窖修成較為密閉的形式,以減少溫度的損失。冰窖修好後,古人會先用新鮮的稻草和蘆蓆鋪在地面上,然後把冰放在上面,再用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蓋上,密封住窖口,這樣冰就不會融化的很快。


當然起初也是有冰融化的現象的,所以古人會採大量的冰以備夏天用。同樣,在地面可以鋪設帶槽的地磚、以及水井,這樣就可以把底部融化的冰水導入到丼裡。這樣做既可以起到降低來自地底的地熱,又可以避免冰窖室內的地面浸泡在水裡。


其實冰對於百姓來說,還算是一種奢侈品。這個時期能用得起冰的也只有貴族階層。



二、利用硝石製冰


北方冬天寒冷,南方的冬天可不會像北方這樣。他們沒有那麼厚的冰,也存儲不了這麼久怎麼辦?


唐朝末期時發明了製冰的方法。當時隨著火藥的運用,工匠們在生產火藥的時候開採了大量的硝石。硝石是一種礦產,是一種白色味苦的晶體,它們喜歡呆在低溫的牆角下,顏色像霜一樣。


他們無意間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降溫,驚喜是水可以結成冰。瞭解了這個原理後,他們為了讓冰純淨,於是就會在一個大盆裡倒一些水,放入硝石。然後再在大盆裡放一個小盆,小盆裡也倒入一些水,這樣等大盆裡的水結冰後,小盆裡的水也會跟著結冰。


有了這種製冰的方法,真是讓人無比的高興,用冰就不會受季節限制了。這樣就大大地促進了古代的製冷市場的繁榮。


夏天可以造冰了,市場中就出現了“冰鮮”。就是人們打撈的海產品,可以放在冰裡,這樣不僅新鮮,而且保存的時間長。通過冰的冷凍運輸,這些海產品也可以運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冰不僅繁榮了海產品市場,更是繁榮了冷飲市場。後來出現了做買賣的人,把糖加到冰裡來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商人們的花樣就更多了,他們在冰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當時南宋市場上已經開始出售“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飲料。到了元代,冰激淋的雛形就出現了。當時商人們在冰里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已經和現代的冰激淋很相似了。


這大熱天,有了冷飲,酷暑一下子就減了不少。估計當時的小孩子肯定都饞這解暑的冷飲。



三、原始冰櫃——冰鑑


鼓搗一碗冰飲不容易,如果沒有及時享用,化了、不冰了,怎麼辦?


沒關係,在這裡還有一樣法寶,那就是盛冰的容器,叫做冰鑑。


雖然唐以前,還沒有製冰的方法,也沒有各色的冷飲。但是在冰的享用方面還是有容器的,那就是冰鑑。將冰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裡,這樣既能保存食品,又可以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這樣看來,也可以相當於一個小空調了。


冰鑑最早是陶製的,春秋中期也以後就流行用青銅鑑了。在使用時,可以將盛滿食物和酒的器皿放進冰鑑裡,然後在四周放滿冰塊,這樣合上蓋子,冰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


盛夏時節能飲上冰鎮酒,對於古人來說,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本以為古人在夏天沒有空調,沒有冷飲是很難捱的。看來是我們小看古人了,原來他們早就開始懂得用冰了。而且把冰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原來我們現在的冷飲,像雪花酪、冰激淋、加冰的冰水,冰鎮飲料,古人當時就已經有雛形了。


冰真得是給那個沒有冰箱、沒有空調的夏季帶去了一絲絲的涼爽。讓古人們的夏天也不會如此地難熬。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第一種辦法,就是冬天去採冰藏冰。

以《周禮》的記載,周朝時,王室就有了專門負責採冰的“凌人”,帶著八十多人在冬天裡採冰,然後儲存到地窖裡。之後的歷朝歷代,採冰也成了每年冬天裡,各個王朝宮廷人員必須要做的事情。

當然,採來的冰,也必須要注意保存。雖說古代沒有冰箱冷庫,卻有陰涼的冰窖。戰國時代專門負責藏冰的地窖“冰井”,陰涼效果就特別的好。漢唐宋明清幾個朝代,冰窖的修築技術,也是越發進步。比如明清年間皇城的“裡冰窖”,足有十五米長三米深,外面還有緩衝的套間。哪怕夏天裡外面熱浪滾滾,冰窖裡也是刺骨寒冷。這種“銅幫鐵底”的技術,連瓜果蔬菜都能儲存,藏冰更是不在話下。保證多熱的天,都能讓人在夏天裡吃上冰。

第二種辦法,就是自己造冰。

雖說古代的地窖,陰涼程度十分靠譜,但也架不住冬天裡採來的冰,一不小心就融化。以《五雜俎》等資料記載,就算是地窖技術發達的明清年間,冬天採來的冰,存入地窖熬到次年夏天,能保住一半沒化就不錯。所以《大清會典》記載,清代單是紫禁城裡,每年就要儲藏兩萬五千塊冰——就怕夏天不夠用。

為了應對這樣的狀況,除了多采冰外,古人也捲起袖子,努力自己製造冰。沒錯,沒有現代冷凍技術,但古人照樣可以造冰。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把水倒進罐子裡,然後再放進個更大的灌滿水的容器裡,接著就不停向容器裡放硝石。然後罐子裡的水,就能夠結成冰。這種利用硝石的吸熱原理造冰的技術,起於唐朝末年,到了宋朝年間時就更火熱。因此,宋朝的城市裡,街頭就有“賣冰”的小販。老百姓夏日解暑的冷飲,經常是這麼造出來的。


歷史風雲錄


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鈣,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所以小盆裡的水就會結成冰.

直接買硝酸鈣就行,藥店的不知道成分是否一樣,否則也可以.

可以重複使用. 曬乾就可以,在化學用品店就有,或者你到藥店買硝石回來試試.

---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硝石,既而發現硝石溶於水會吸收大量的熱,使水降溫到結冰,自此,便有夏天製冰之法。以後買賣人逐漸把糖加到冰裡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日益繁多,商家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

十分相似,換言之,也就是當代冰淇淋乃至哈根達斯的鼻祖。

十三世紀,馬可•波羅把這種冰淇淋的製造方法帶回了意大利,後又傳至法國。卡特琳皇后的一位私人廚師,在此基礎上研製出摻入奶油、牛奶、香料的半固體冰淇淋並刻上花紋,這種甜品大受貴族階層歡迎並迅速流傳開來,而後日新月異,發展成現在品牌繁多的冰淇淋。不過無論如何,沒有宋代的“冰酪”,就沒有今天的哈根達斯。

其實勤勞智慧的漢族人民,早在商代,就有冬天藏納冰塊於冰窖之中夏天取用的風俗。周代,官府設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稱為“凌人”,並建有窖冰的“冰井”。關於此,《詩經》、《魏志》、《宋朝會要》中皆有記載。北方地區冬令藏冰,次年夏令取出,由官府頒賜臣下,稱為“頒冰”,“賜冰”,此俗為古代政令中重要的一項。民間亦市賣,有聰明者用刨子把冰刨成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是很受歡迎的消暑食品。

真正實現人工製冰始於唐代。當時長安街頭已有出售冰製冷飲和冷食的商販;南宋時,製冰技術日益成熟,漢族人民已經掌握用硝石放入冰水作為致冷劑,以奶為原料,邊攪拌邊冷凝,而後加入各種不同口味的果漿或水果,製作出美味可口的 “冰酪”。不過,因其價格不菲,只有當時的貴族和少數富戶才可享受,和今日的哈根達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美麗的冰酪,無疑締造了一個冰淇淋史,飲食文化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的神話,從這一點來說,它的意義又遠遠超出今天的哈根達斯,是經典的時尚,是絢爛悠久的漢族文化的有力表現。


心揚一九八八


聰明的古人在夏天有很多降暑的好辦法,而且還發明瞭最早的冰箱,


那夏天的冰從何而來呢?一種方法是儲存冬天的冰在夏天用,一種事用硝石製冰。


(一)製冰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古代也沒有冰箱,還能製冰?聰明的古人就是這麼厲害,發明了硝石製冰,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硝石。人們在無意中發現硝石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甚至結冰。於是很快有人利用硝石的這種特性,在夏季製作冰飲料,將糖和一點香料溶在水中,然後將水放入罐內;取一個大盤,在盤內盛上水,將罐置於盤水內,不斷地在盤中加入硝石,結果罐內的水結成了冰。嘗一口,又涼又甜,直冰到肚子裡。之後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裡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古人是不是很厲害! 其實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鈣,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所以小盆裡的水就會結成冰。


(二)窖冰 這種方法現在還在延用,北方的很多地方,在冬天把冰塊切割下來,然後像柴火一樣垛在一起,外面再蓋上棉被草簾等,這些冰會一直儲存到夏季,主要用在海鮮水產和水果保鮮,醫院也會用到。而古代一般是把冰放在冰窖裡,尋常百姓可弄不起冰窖,一般都是宮廷、官府或者大戶人家才有冰窖。


1 宮廷如何獲取冰塊 古代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並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紀原》雲:“《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鄴城舊事》有冰井臺。《魏志》雲: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臺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宋朝會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務,隸皇城司也。”清代冰窖分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清《會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條雲:“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淨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凡納冰,紫禁城內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三萬六千七百塊,以供各壇廟祭祀及內廷之用。德勝門外土窖二,藏冰四萬塊;正陽門外土窖二,藏冰六萬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民國時仍有此俗。


2 官府獲取冰塊的途徑 窖冰除了宮廷使用之外,同時也供給官府。“頒冰”是一種古代官府的夏令習俗。從周以來,北方地區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時取出,宮廷頒賜臣下,民間亦市賣。此俗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項。《夏小正》“頒冰”《傳》雲:“頒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當時頒冰還有獻牲(羊羔)祭祀的儀俗。明清以來,都城都是北京,此俗更為盛行。明清頒冰在立夏暑伏時節,清代是按官階發給冰票,憑票領取。《燕京歲時記·頒冰》:“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那麼除了憑票領取這種方式以外,官員還可以通過"賜冰"獲得冰塊。舊時官府署衙的消夏習俗。明清時,北京的各衙署都分發皇帝賜給的冰塊,從入伏一直持續到立秋。所賜冰因品級不同而各有差等。《燕京歲時記》“按《帝京景物略》稱,前明於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又記本朝習俗:“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3 民眾獲取冰塊的途徑 冰窖由於耗資大,成本高,除了宮廷和官府建設以外,民間也有商用冰窖用於獲利。普通民眾可以通過買賣獲取冰。賣冰是一種傳統商貿習俗。舊時無製冰設備,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時藏於窖中,待三伏天熱時啟冰,開始販賣。舊時北京一般是在清明時開始賣冰。


……


中國古人非常智慧發明了製冰和存冰

大體幾類方法,

一,化學法,

用硝石,硝石溶於水會大量吸熱變成冰。

二,窖冰,

建冰窖,在冬季存冰窖藏大量的天然冰。

三,混合法,

在秋冬季大量製冰,窖冰,窖藏人工冰,成本更低產量更大。

混合法最神奇。混合法冰窖,會用到藻井建築風斗。

在一個地下或地上冰窖上方,有一個起風斗做用的藻井。可以大大促進四周八面的涼風上行,帶走熱量,使冰窖迅速降溫水結成冰。並保持低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