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作者:番江到海2018年2月2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祭祖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這天,天空飄著毛毛細雨,使人感到一絲絲溫馨的涼爽,可謂是好雨知時節。坐落在江西修水縣路口鄉黃橋村井頭源的潘氏宗祠披上節日的盛裝,在一片鼓樂煙花爆竹聲中顯得熠熠生輝,風光無限。潘氏宗親近2000餘人一大早從四面八方趕來,把個祠堂圍了個結結實實。

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上午10點,祭祀儀式拉開帷幕,在德高望重的族人引領下,全體潘氏族人身穿代表莊嚴與虔誠的黑色旗袍,佩戴紅色圍巾和胸花裝香跪拜舉行了虔誠的祭祀大典。此次大典無論從內容、形式乃至人數上堪稱潘氏祭祀歷史之最。既是一次緬懷先輩功德引領族人砥礪前進的聚會,也是一次宗親團結凝聚力量的大檢閱,更是一次寧通潘氏族人的群英會。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為了此次祭祀大會的順利進行,宗親理事會自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籌備,全體理事成員個個獻計出力,無私奉獻;聚會期間,宗親們踴躍捐資,僅半天時間共捐資29餘萬元。祭祀過後舉行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有腰鼓隊、花燈隊、表演隊、舞獅隊、龍燈隊、廣場舞等,通過這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把聚會推向高潮。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樣一個龐大的近2000人的隊伍竟然在祠堂順利進行了集體就餐。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宗祠作為崇拜先祖與神靈之所,是先祖精神和英靈棲息的殿堂,既蘊涵淳樸人傳統文化,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尋根問祖,教化後輩,孝悌傳家。我祖克敬公自浙江遷寧於松溪發跡,光緒丁亥年間,族人尚德與茂春公倡儀建宗立祠。中間多次修繕,此景為2015年精修光復。

位於修水縣路口鄉黃橋村井口源的潘氏祠堂是義寧潘氏的開蔸祖祠。山地接黃龍之靈脈,秀水出修河之清源,泱泱厚土,暗香湧動,瀟灑駿逸,氣運八方。風來有聲而行雲飄逸,水流無語而花香四溢。春秋代序,斗轉星移,宗承一脈,生生不息。遙俯宗祠之勝景,眾山拱衛,千峰疊翠,沃野良田崢嶸,萬木參差含霞,青山綠水,稼穡昌隆。《道德經》第五十四章雲: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此句的意思是,人若能不離根本,立於道德之中,則天地不能改,鬼神不能移,陰陽不能易。子孫皆心存崇敬,不忘其德,香火供養,祭祀不輟,以承其德。寧通潘氏自2015年舉行百年大祭以後,年年歲歲,誠敬感恪,祭祀相續,祠殿鼎新,香火旺盛。按照潘氏宗祠的祭祀慣例,類似的祭典將每隔10年舉行一次,代代傳承,永誌不忘。修水 通城兩縣潘氏族人齊聚修水路口鄉祭祀

王科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