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引导孩子要有耐心

一提到教孩子学习,很多家长都不知从何处下手,也许是因为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也许不知道怎样引领孩子去学习。很多家长给我打电话,我听到的多数是:不知道怎么教;有时候自己工作太忙又找不到孩子哪方面知识薄弱了;老师您多费心,我们都不识字,不能教;碰到说话爽快的家长问我他们在家到底该帮孩子哪方面的知识,我就直截了当的回他们,“你们力所能及的能解决什么问题:字写的工整不?听写一下词语,听一听背诵情况”。其实把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老师,通过试卷,通过自己的作业查看就知道该给孩子补习哪里,将这些知识归为几大块,进行有重点的反复地练习进行巩固,孩子能在班里占个中上游是完全可能的,孩子成绩上去了,做家长的管理孩子也轻松了许多,孩子学习不吃力了,认可自己了,一些坏的行为也离他而去,毕竟孩子们在群体中也希望自己不是很差的学生。家长和教师沟通也会很愉快了,或者不太用和教师交流,因为教师很忙,没什么让她太生气的事,不会找家长进行沟通,说好多话让家长明白事情经过,怎样怎样,说着还伤情绪,还要注意语言有分寸,不然惹得家长也有情绪,那就心情糟透了,毕竟教师是希望家长能配合自己管理孩子的。话又说回来,怎样引领孩子去学习,让其薄弱环节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呢,今天我就拿给儿子补习看图写话为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前几天,我忽然发现儿子的一张语文试卷上,一道看图写话的题,他仅仅写了一句话,还没有标点符号,上面明显的十五分的题老师却给他扣了三分,我当时就问他,“写句子你为什么不加标点?”他小嘴一撅,理直气壮的说“俺老师没让加标点”,嗨,我冲他摇了摇头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了孩子这方面需要加强练习,人家老师这样扣分我是不方便说什么的。索性这次接回来儿子,拿起了他的语文书,翻遍了所有的彩图,将几个能写话的精美图画选好后折了起来,预备逐一进行练习。今天上午,我们准备好本子,铅笔,橡皮,翻开了一页彩图,围坐在小桌上开始交流。

“什么时间?”

“一天,逗号”

“还可以用那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哈哈,他这次把标点符号还念出来了。

“上午,下午,傍晚。”

“有谁?”

“一个小女孩,也可以叫她小红。”

“在哪里?”

“家门口。”

“再看看具体位置。”

“大树下。”

“她在干什么?”

“准备吃西瓜。”

“还怎样了?”

“还玩气球了。”

“气球哪来的猜一猜?”

“从家里拿来的,我数了一下有七个。”

“看她的脸,你觉得她玩的怎样?”

“高兴,开心。”

“你还看见了什么?”

“一只鸡在和蝴蝶玩。”

”他们会玩游戏?“

”一只鸡看见飞过来一只蝴蝶,它仰起头看着。”

”它们会说悄悄话吗?“

”也许吧。“

”好吧,儿子,现在你能用几句话说说图的内容吗?“

”一天,小红在家门口的一棵大树下吃西瓜,她又回家拿了七个气球来玩,她玩的很开心。一只鸡看见飞过来一只蝴蝶,它仰起头看它,也许在说话。“

”不错,说得真好,你看你说了好多,好长的一段话,进步太大了。但妈妈还有问题要问?“

”说。“儿子被我这么一鼓励,很爽快的说。

”小红什么时候拿的气球呀?“

”吃完西瓜。“

”所以,哪里需要加一句?“

儿子马上填上了一句话。

”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

”好看的,漂亮的,黄色的。“

”也就是说这只鸡看见了一只( )的蝴蝶。“

”这两个家伙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能会说悄悄话。“

”也可能······“,我故意拖长了音。

”鸡会夸蝴蝶漂亮。“儿子急不可待地回答道。

”还可能鸡想吃掉它。“我逗着儿子。

儿子笑了,他说:“妈妈,不可能,蝴蝶会飞,它吃不上。”

“那要是只很聪明的鸡,遇上很笨的蝴蝶呢,不就能吃上了。”

儿子点点头,似乎有几分肯定。

接着我又让儿子说了一遍,这一遍比上一遍说得果然进步了许多。我问他以后还写一句话吗,他说说着说着就多了,我又翻了一张彩图,按同样的方法引导他来说,效果还不错。又让儿子看了看几句话的作文,他觉得很好玩,一下读了近二十篇才放下书。

在求学的路上,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最不能放任的,他们的习惯需要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好多行为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引导,就像学开车的,没有驾驭车的本领之前离不开教练的指导、监督,甚至手把手的教,一旦学会了本领,就能掌控开车的方向,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而在孩子还没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没明辨自己的行为尺度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就是教练,教师面对的孩子多,只能引导大的方向,而作为家长,孩子数量甚少,教育可是一对一的,并且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会义不容辞的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造福,所以别给自己找理由:教育孩子没时间,教学知识帮不上忙。真心希望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不同知识水平的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帮助,行为上的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