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三月二十三,烏龜爬下關。”這是許多老南京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誕辰紀念日,很多市民會自發來到靜海寺、天妃宮門前的場地前,祭祀天妃娘娘、祈求平安,形成了一年又一年的廟會。

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明天,是農曆三月二十三,也是媽祖誕辰紀念日。第十三屆媽祖廟會暨媽祖誕辰1058週年春祭大典系列活動在閱江樓舉辦開幕式,屆時,會有媽祖巡遊、媽祖廟會、媽祖文化交流會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

天妃宮廟會怎麼來的?

每逢南京天妃宮廟會,天妃宮所在地的下關(現在是鼓樓)比往常熱鬧得多,除了四鄉八鎮的人趕來祭祀天妃諸神、觀看廟會民間文藝演出外,自由買賣和貨物交換也成了廟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2017年,南京媽祖廟會現場

1935年,史學家鄭鶴聲先生來下關儀鳳門外天妃宮考察,他描述:據駐廟諸守祀人講,每年陰曆三月二十三為聖母誕辰之日,四鄉農民齊集於此,成為農副產品及農具交易之場所。

農曆三月下旬是農閒時節,四鄉農民在農忙前夕進城趕廟會,一來祭拜天妃保、佑全家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來是廟會上買賣農副產品、手工業品、常用農具、日用雜品等,以備勞動、生活之用;三是在城裡玩上一天或數日,回家後準備夏收夏種;還有一些人藉此機會進城來走親訪友,交流情感,增進親情

下關歷來是南京的水陸交通要道和南北貨物的集散地,鮮魚巷的魚市、鹽市街的鹽市、米市街的米市等都是遠近聞名的集市。逢到天妃廟會時,更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

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天妃廟會在民間叫“三月二十三,烏龜爬下關”。由於過去人們不識馱天妃宮碑的怪獸——贔屓(讀作bìxì),只見它形似烏龜,因此老南京又將“三月二十三廟會”稱為“烏龜會”。1937年天妃宮因戰火被毀,這一民俗活動也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時隔近70年,隨著靜海寺、天妃宮歷史景區的重建,2005年,媽祖文化廟會終於恢復。廟會時間不等,正期是三月二十三日,但實際上一些客商提前在二十一日就來佔據有利地勢出攤經營了。

在廟會期間,從興中門至惠民橋橋口的路兩旁,擺滿了各類攤位,五顏六色的各類商招隨風飄揚,叫賣聲此起彼落,構成了天妃廟會的獨特風景。

媽祖,天妃,即媽祖。天妃是我國東南沿海及臺灣人民共同崇奉的和平女神,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漁民和僑胞普遍信奉天妃。

傳說她是宋代福建蒲田湄洲嶼人氏,為當地人林願第六個女兒林默娘,出生時祥光異香滿室,長大後能乘席渡海,但生性很沉默,為人善良。卒後,又“顯靈”於海上,護佑人們航海安全。由於她悲天憫人,善心普渡,救人苦難,每當漁民出海打魚、僑民漂洋過海離桑別梓時,都要去天妃廟拜祀,祈求出海平安,把希望寄託在海神天妃的保佑上。

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天妃宮,歷代封建帝王都為之封禪,元朝至正年間被封為“天妃”神號,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又封為“天后”或“天后聖母”等,沿海各地多立廟禱祀,有天妃廟,天妃宮或天后宮等。

南京天妃宮建於鄭和第一次航海歸來

南京的天妃宮位於興中門外建寧路北側,由於歷經滄桑,目前只剩下一座《御製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碑額上鐫刻有四條螭龍交錯穿雲,雕鏤得相當精緻。碑額為篆書,碑文正楷,共699字。

南京天妃宮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烏龜爬下關”的說法?

南京天妃宮按原碑複製的《御製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

內容主要敘述建造天妃宮的起因,記載了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航海事蹟,及其在航海過程中遭遇風浪而後安然脫險的經歷。碑文清晰可讀,是一塊直接反映鄭和下西洋事蹟的僅存幾塊明代碑刻之一。1997年為迎接香港迴歸,被有關部門移入靜海寺院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