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人至「踐」則無敵

早起慢跑半小時,聽樊登讀書會的《金字塔原理》

在馬桶上看了得到APP商學院的專欄,分享朋友圈感覺充實滿滿

上班路上半小時喜馬拉雅,馬東的好好說話講的通俗易懂,自己背誦下了要點

But

我們在網上買了各種各樣的課程,對看過的課程如數家珍,特別是近年來,自媒體火的一塌糊塗,在線課程上的大牛演講碾壓無數小白菜,知識焦慮了多少在職場上的青年,吃飯可以快餐,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卻需要細嚼慢嚥。但面對龐雜的知識信息,細嚼慢嚥和更高效率的學習從來不是矛盾的。

陳方畢業就到了北京,做起了北漂,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2年時間內就做了運營部的經理,他不是標準的名校生,接下來也沒有他苦學的故事,別人問到他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進步?他笑眯眯的說“學習學習再學習”。聽到他的回答,像個標準答案,“不就是學習麼?!用得著說三遍嗎”。陳方又重說了一遍,學習學習再學習。他補充道,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意思是說,要先學會學習方法,先學會怎麼學習,再去學習。

學會學習再學習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踐行”。到底怎麼“踐”呢?

“為什麼”是問題解決的眼睛

陳方畢業後接觸互聯網運營,什麼都不懂,而且是一家創業公司,沒有人帶,他拿了一張A4紙,寫下公司各部門同事的名字和職務,瞭解公司每一個人在業務中的角色。陳方設想假如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該向誰尋求解決。他細心的觀察思考,他經常會問自己,公司品牌的slogan體現了業務的什麼優勢?背後的策略是什麼?他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再向領導反饋,檢驗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確。

在線上發起一個活動,活動主題他會起不同的文案主題,進行測試,看哪個主題更能吸引流量?證明更有效的主題。線下的落地頁為什麼轉化較少?在互動和美術上可不可以更優化些?我們有時候都有一個路徑依賴,之前成功的方法會一用再用,不思考在不同的條件下方法是不同的。局長記得,紅樓夢中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說,要善於問“為什麼”,洞察手邊周圍的事,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職場上,人至“踐”則無敵

“用”在自己身上

學會任何一種知識和技能,不要讓他有時間生鏽。陳方在網上學會了2X2矩陣分析問題法,就在月末的競爭品牌討論分析會上,利用2X2矩陣分析了競品線上線下的策略。在自學網上自學PS,製作了宣傳海報。在英語APP上報了口語課程,一到週末就到街頭找老外對話交談。陳方無時不刻不在將自己學到的東西用起來,思考能否用自己學到的方法改進自己手邊所做的事情。

知識是不能佔有的,人人都可能獲得。而技能是可以佔有的,因為你能做他不能做,他能做,你能做得更好。當我們在喜馬拉雅,在線課程上、得到上得到知識的時候,如果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就會“失去”。就像羅輯思維羅振宇說的,要讓知識透過自己長在自己身上。

職場上,人至“踐”則無敵

“聯繫”讓知識有結構

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給毛澤東說,學習在於“先博而後淵”,也就是說學習多學科知識,開闊視野,多視角看待問題。在不同渠道上利用碎片化時間學到的知識,善於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繫,我們的大腦就會連接更多的神經突觸,激發更多的創意。《窮查理寶典》的作者查理·芒格涉獵經濟、歷史、生物、物理等多學科知識,他並沒有把這些知識孤立起來,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聯繫,構建思維模型,區分不同思維模型的使用條件,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陳方平時關注了上百個公眾號,每天都會瀏覽很多文章,雖然不同的公號定位不同,他都會聯繫不同文章的相似的寫法和推廣方法,有什麼可以利用的點。將問題歸為幾類,每一類都連接更多的知識,越積累越多,就會產生複利效應。當每一類的問題下積累的足夠多,再和其他問題下的知識聯繫,所謂“舊元素新組合”,不同的問題再聯繫後產生更多的創意,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論。

職場上,人至“踐”則無敵

總結

踐行的方法:

多問“為什麼”,發現問題本質;

思考學到的能否“用”到自己身上,形成長在自己身上的技能;

“聯繫”不同的知識,形成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