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禮儀:再問「你好,在嗎」,我就拉黑你

在職場生活中,不同的溝通工具特性不同,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根據語境合理使用。

電話,是一個同步獨享溝通工具。你願不願意和這個人溝通的決定,是通過按不按下“接聽”這個鍵來決定的。按下去了,就相當於同意分配一段獨享的時間給對方。然後,你們用“你好”、“你也好啊”來完成握手協議,在談話過程中,用“對”、“是”來確認收到對方的信息,彼此同步。

郵件,是一個異步分享溝通工具。你願不願意和這個人溝通,是通過回不回覆郵件來決定的。就算你回,從收到郵件、到回覆郵件,你的這段時間,是分配給很多人共享的。這段時間你可能一邊思考如何回覆,一邊做很多其他事情。直到收到你的郵件後,對方才會再進行他的下一步,是異步模式。

微信禮儀:再問“你好,在嗎”,我就拉黑你

所以,郵件、電話,有完全不一樣的職業化表現。比如電話要不斷說:是,對。這是為了讓對方瞭解,你一直在與他同步;郵件要標題、正文儘量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在有限次的來回中提高效率。

微信是介於電話和郵件之間的溝通工具。如果用同步、異步的程度來排序主流的溝通工具,我會從高到低排為:電話、QQ、短信、郵件。準確地說,微信是介於QQ和短信之間的狀態。

微信禮儀:再問“你好,在嗎”,我就拉黑你

你說他在吧,他可能正在走路。你說他不在吧,他可能正在微信上聊天。也可能,他此刻正在微信上聊天,一分鐘後他就要走路。所以,他回覆你“在”好呢,還是“不在”好呢?萬一回覆了“在”,然後開始走路,你下面的話沒人回覆,你會覺得很不禮貌。如果回覆“不在”,你會覺得這是幾個意思,明明回覆了,還說不在?

所以,在微信上,很多人都對我說過,最反感那種“你好,在嗎”這樣的開場。這是因為,你在試圖用電話,或者QQ的“職業化”方式,試圖在微信裡面表示禮貌,然後啟動一段鎖死獨享時間的溝通。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說句“你好”,然後就以有事說事的心態,簡短地說清楚你想說的事情。這樣,給對方足夠的自由時間,來選擇要不要回復你,或者如何回覆你。讓對方舒服。

所有職場人士,都需要重新上一堂“互聯網時代的職業化”課程,理解互聯網時代,與客戶、夥伴,甚至是自己的員工打交道的方式,將會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