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教育|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生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3月中旬,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做客教育頻道,為網友講解教育現代化。李培根認為,教育的使命是使人現代化,教育應擔負使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轉變為現代的人格”的責任,現代化教育宗旨的核心,應該是讓學生自由發展,但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卻對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生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教育以老師為中心還是以學生為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把學生當成教育生產線上的產品,這是有問題的。學生不是產品,教育不應該以教師為中心,而應該以學生為中心。

傳統的教育模式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不僅教學的體系和課程內容由教師制定,教與學的活動也是在教師給定的框架中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和能動意識受到很大限制,其創造意識也受到抑制。如何使學生能夠自由發展?如何使學生成為既有益於社會又最適合他自身的“自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是答案。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是不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把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這是學校對學生大愛的真正體現,是真正以學生為本的體現。這樣的教育要求教師常常“無我”地、更多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育活動,要求教師對學生有真正的愛。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啟迪學生的心靈,開啟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由獨立精神。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多樣化人才的根本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有多樣化的人才,才可能使更多的學生成才。

大學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以學生為中心,關係到整個學校的發展。每所大學都重視其發展戰略,重視學科建設、研究平臺建立、人才引進等,這些理當如此。但如果僅限於此,而不重視教育模式的轉變,那就是戰略的重大失誤。

當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並非弱化教師的作用,並非否定教師在執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恰恰相反,這種教育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不僅要更具愛心,教學和教育活動也應該更具藝術性,但同時教師的工作量也更大了,因為他們必須面對千差萬別的個體。

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教師代表李豔梅教授講得非常好:“對於教師而言,每名學生都是唯一,都需要你去發現、欣賞、雕琢。我總是微笑地面對學生,希望他們也微笑著面對人生、充滿信心地迎接未來。”這句話也在一定程度上說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的真諦。

生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自然的薰陶比空洞的說教更有利於學生人格的養成

前不久,媒體對復旦大學投毒案進行了審理。這件事情的發生反映出少數學生身上存在不健全的人格,表現人格不健全,比如冷漠、麻木、自私等等。有的他不願意和別人打交道,沉迷於網絡,這種情況我們在大學裡面,差不多我每年都會和一些這樣的學生聊聊天,當然是自願的,也不是所有有這種傾向的學生,都會來找你,他不願意。有時候我跟他們聊聊天,希望能夠開導一下。

它當然有很多原因的影響,一個可能現在整個社會的節奏加快,貧富差別大,社會上面的腐敗,包括其他一些不良的風氣,他們可能本身對這個也看不慣,對社會什麼都懷疑,覺得社會上一片灰暗了,其實社會上還是存在光明的一面。黑暗那一面有,但是同時有光明的一面,但我們很多學生看不到這個,就把自己孤立在一個虛擬世界中,沉迷於網絡等等,這樣使得自己心理問題更大。這也是客觀上的原因。

再一個我就覺得這是我們人格教育的欠缺。我講教育的現代化,可能我們今後要更加重視人格養成教育。而我們當前大學的情況,可能不光是大學的情況,中學也有這種情況,

就是說,存在人格教育被遮蔽的現象,我們過分強調意識形態教育。在咱們社會主義中國,意識形態教育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能夠過於強調意識形態教育,忽略了基本的人格養成。我們現在大學裡面,思想政治教育,關於人格這方面的有一些,不是說完全沒有,但是不夠,我們想一想今後咱們國家的崛起也好,我們國家的現代化也好,實際上需要公民的現代人格,現代人格包括的含義很多,比如說作為一個公民,我們都不說共產黨員了,就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權利,應該盡什麼義務,我們的民族觀念、法治觀念、人權觀念,包括現在的生態倫理觀念等等,這些東西都應該是現代人格的內容。如果說我們現在培養的學生,今後在這方面都有很好的能力,他對於我們現代化的實現是有幫助的。否則的話,我們可以設想,我們沒有人的現代化,它是會阻礙我們的現代化進程。

人格教育養成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的人格教育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滲透,一個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政治課,要增加人格養成這方面的內容,不要過分地為意識形態所遮蔽,在課堂教學形式形式上更多樣化。另外,就是在專業課的教育中間,教師可以把人文情懷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的。

在美國,我看到機械系就是推行服務學習,他們把學生送到南非貧窮的鄉村裡面,讓他們體會這種生活狀態,這些學生結合他們的專業,思考未來我們是否能夠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為這樣一些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總而言之,我們要在學校裡形成一個生動的人格教育的氛圍,這些氛圍會讓我們的學生自然地受到薰陶。這比課堂上的說教更重要。

生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中國的學校,應該真正從人的意義上理解教育

我國未來的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現代化恐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而當前我國國民性中存在一些不適應現代化的因素,產生的原因當然是複雜的,但是教育肯定難辭其咎。教育應擔負使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轉變為現代的人格”的責任。現在是時候政府和教育界正視教育的使命是使人現代化的時候了。

學校教育應該進一步加強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國家的現代化需要國民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的基礎是科學精神。然而對於我國年輕的科學與技術研究者而言,其研究動力中的興趣成分恐怕還是少了一些。科學精神包括獻身精神,當今很多科技工作者表現出過分追逐功利的現象至少說明許多人的科學獻身精神不足。

科學精神教育不只是科技知識教育,而且也表現在對整個社會生活領域的求是、求真。但是,在某些社會科學領域,我國大學的求是精神尤其欠缺。現代社會肯定是思想多元的社會,在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同時,也應該允許某些異質思維的存在。馬克思主義也應該通過吸收異質思想的合理成分來豐富自己,也應該在與某些對立思想的較量中成長。倘若我們只是向學生灌輸單一的價值觀,學生未來也不會具有防止其他不正確思想侵蝕的免疫力。因此,在大學的課堂或講壇上,不應該設置過多的禁區。

中國的學校,尤其是大學,應該真正從人的意義上理解教育。若如此,首要的是把學生培養成如馬克思所希望的自由發展的人。讓學生自由發展,就應該讓他們明白其生存價值,應該理直氣壯地加強學生對個人權利的認識。

在個人權利中,有一點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那就是“人格權”。人格平等、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人格尊嚴是現代人格中最重要的成分。要培養學生的現代人格,一定要提倡獨立精神,自由表達。獨立、自由的缺失也許與我們唯上的文化傳統有關,嚴復就說過:“夫自由一言,真中國曆古聖賢之所深畏,而從未嘗立以為教者也。”

雖然現代人格需要個人權利的意識,但絕不是極端的個人主義,相反恰恰應表現出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對社會整體利益的責任。這就需要學生關注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如環境與社會、民主與法制、公平與正義等等。這也是現代人格所需要的人文情懷和責任感,也是凝聚我們的民族精神所絕對需要的。

生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對老師的挑戰

【李培根】(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3月起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至2014年3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