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2018 年,移动支付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

现在人们习惯于使用移动支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越来越少使用现金,享受着“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便利生活。

根据益普索发布《 2018 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目前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约为 8.9亿,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年交易规模达到 106.78 万亿元。移动支付在中国市场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但是,根据 2017 年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监督政策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需于2018年6月30日前将业务全部迁移至网联,不能直接接银行,需要通过“网联”,统一进行连接清算。

于是,从 2018 年春节前后开始,各家银行纷纷切断了快捷支付和代扣通道。资金流动不畅,整个互金行业都受到重创,迎来了移动支付行业的重新洗牌和重组。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第三方支付主要监督政策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以前的支付生态,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各大银行交错合作,是一张相互交错的网。而现在,形成了三大梯队。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而面对这支付市场的大洗牌,这三个梯队该如何面对?央行的紧缩政策又对其有什么样的影响?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第一梯队:能直接对接银行的网联和银联。

它们把控着各大接口。

网联的推出,实际上就是银联多了个“小弟弟”,名叫“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银联从此不再是“独生子”,吃独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之后,第三方支付的事情由网联负责(银联只占网联1.55%的股权)。而银联在其核心业务——银行卡清算业务上,正面临着“国门全面打开”的局面,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的全面杀入。

独享的蛋糕没了,洋鬼子来了,银联可谓是背腹受”敌“了。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第二梯队:第三方支付公司。

它们从网联或者银联手里接过接口,再去对接商户。

在断直连和强监管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超级金融梦想,遭遇到了天花板。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利润空间,直接被压缩了一半。而同时,满足监管和合规的成本,也在急速增加。

但是,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双足鼎立”形势依旧稳固。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2017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94%的市场份额,留给其他玩家的空间微乎其微。哪怕现在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断掉与银行直连之后,仍旧难以有新的挑战者出现。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第三大梯队:第四方支付的“聚合支付”。

所谓聚合支付,就是依托银行、三方支付或清算组织的支付通道与清算能力,为客户提供接口、集成、对接、订单处理、数据统计等的支付服务机构,且不进行资金清算。 比如哆啦宝、收钱吧、乐惠、钱方好近等等。

聚合支付的具体模式,就是把微信支付、支付宝、QQ钱包、京东钱包、百度钱包等多种主流支付渠道聚合于同一个二维码中。

而监管的出台,对聚合支付的影响实际上不大。在监管之下,聚合支付企业反而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移动支付正在洗牌,支付宝和微信压力大了?

【结语】

对传统银行是利好,对银联是利空。央行通过组建网联,把对第三方支付的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中,从而避免未来被”第三方支付寡头“奴役的命运。

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自然是利空。利润减少,成本增加,让一些中小支付机构生存极为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