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智能合同,負責的到底是誰?

區塊鏈和智能合同,負責的到底是誰?

區塊鏈社區剛剛開始回答的一個大問題是,在新時代治理問題會是什麼樣子的?而當大多數事情都成為一份智能合約時,他們是否足夠的智能呢?

要想了解未來和大局,回到過去是很有幫助的,那時一切都幾乎是自動化的。

讓我們來看看70年代的一個工人。在那些日子裡,在打卡和現金的時候,你可以通過在汽車生產線上工作來賺錢,例如。你也會有一個書面合同,決定你如何以及何時得到這筆錢。

打卡記錄了你上班的時間和你是否遲到。然後,通常需要相當多的手工過程,這使得你的出勤信息與你的合同結合起來,而合同寫在一張紙上,並存儲在文件櫃中。

現在我們把那些愚蠢的技術叫做啞鈴技術,因為硬幣、紙和穿孔卡片都不能自己思考。

你可以說一個智能的基於人類的系統需要與愚蠢的元素相聯繫:合同、時間、金錢和工資單來決定你的付出。

這裡的治理問題很簡單。如果你認為他們犯了一個錯誤,你會去管理並指出錯誤。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他們不能解決這個錯誤,你可以向法院或者監管機構提出上訴。

聰明的人,愚蠢的工具

你可以把這看作是一種愚蠢的技術,周圍都是有能力的人,他們自己被更聰明或更有資格的人所包圍,整個系統都運轉正常。當你向外移動時,你會變得更聰明。

區塊鏈和智能合同,負責的到底是誰?

在這個70年代,它的半智能部分屬於僱用工人的公司。它們基本上扮演的是發薪職能的角色。

當電腦出現在80年代,自動化了許多工資單和會計要素時,這個圍繞著工人的中心環節就變得稀薄了。但除了貨幣、紙張或pdf合同和時間表這些愚蠢的工具外,其他的仍然是智慧。

儘管該系統顯然是徹底的治理,但嚴重的缺陷無處不在。有時候,監管機構太接近他們應該監管的人了。結果是導致Mirror Group的醜聞,老闆Robert Maxwell基本偷走了他所有員工的養老金。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BHS的菲Sir Phillip Green和最近的大都會人壽處,他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從數萬人身上拿走了數萬美元。

但是,在區塊鏈時代,事情會變得更好嗎?

聰明的工具,沒有工資單的人

讓我們想想現代的工作,比如在咖啡廳工作。假設你是那裡的一個工人。你用你的RFID標籤打卡上班。你就會開始你的服務。

該系統知道你已經做了多少咖啡,什麼時候銀行會放假,並根據智能合約準確地釋放出適量的加密貨幣。它知道你是否從客戶那裡得到了很好的社交媒體反饋,並能跟蹤你的喜歡、分享和推薦。

這些可能是你智能獎金的一部分。智能合約確切地知道你什麼時候拿到工資,多少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錢。作為一個今天的員工,你不再像三十年前的同事那樣信任你的公司,所以不存在支付任何公司養老金的問題。

但是讓我們來考慮您在這項工作中的治理問題。

如果有一天停電,冰箱停止工作,所有的牛奶都沒了,而你,咖啡師,認為不開店會發生什麼呢?

然後你抱怨說,即使你去上班,在你認為是公司最佳利益的地方工作,你也沒有得到報酬。

在“區塊鏈未來”的理想世界中,智能合約瞭解這一點,併為此制定了合同條款,根據設定的內容,您將得到適當的報酬。

但哈佛大學的Oliver Hart教授(他因在合同理論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獎)認為,上述說法是不可能的。

Hart認為,合同現在和將來都是不完整的。正如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一樣,我們也不能預測合同必須考慮到的每一個可能性。

很有可能是斷電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按照Hart的說法,總會有無數的人在面臨著這種情況。

因此,根據Hart的說法,不管你如何將智能應用到這些工具上,憑藉智能貨幣、智能合約和智能時間表,當智能層突然變得愚蠢的時候,還是需要人工處理。

他的理論被稱為不完全契約理論,它解釋了為什麼每一個契約都會有一些蠕動的空間。Hart接著解釋了為什麼在許多合同中,它常常使雙方保持比你想象中更大的迴旋餘地。在任何情況下不完全都是一種存在條件。

Hart 說:“你不能寫一份完美的合同,或者你也許不應該試圖寫一份近乎完美的合同。寫一些比較寬鬆的東西,轉而依靠其他機制,例如所有權、治理和投票,這樣可能更好些。”

那麼,這在區塊鏈治理中是如何實現的呢?

在任何合同之外,總會有一個司法法律結構,如果下面的層中發生了什麼有爭議,這個法律結構就會發揮作用。

與機器並行的人類

人口統計學家和社會評論員Bernard Salt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我們的方向應該是一個並行系統。從咖啡師到醫生,每個人的薪酬政策都將由一個由結構組成的完整的代碼世界來決定。但是,當事情出錯時,也會有一個平行的人類來裁世界決。

Salt 說:“人類必須在某個時候坐在治理系統中,並對算法作出判斷。否則我們不妨現在就服從機器至上。”

現在,很多這樣的裁決可能是由人工智能(AI)在較低的水平上為人類做的。目前,Facebook對內容和發帖進行了大量的決策,決定它們是否可以被接受,人工智能將成為許多系統工作的潤滑劑。

很可能是代碼世界變得太複雜了,人類無法理解,即使是編程專家也無法瞭解驅動決策的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世界的一個有趣之處在於,你並不總是知道決策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一個系統可能已經“自學”瞭如何使用對操作員來說不透明的值和技術來做事情。

因此,將來有可能看到一個會計師或律師或管理者在監督AI機器的學習,它負責控制工資和銀行帳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做的越來越多,人類做的更少。

在這裡,治理基本上將是由人類來監督機器。這使我們回到治理的中心問題。

區塊鏈的設計是為了讓我們擺脫人與人之間的干涉,改變賬戶,建立信任或不信任的中央機構。

只要人類必須批准不符合合同的流程,並對解決這些問題的自動化智能進行排名,那麼在系統中就會有一個弱點。

甚至有可能,自動化的情報系統被教導要撒謊或腐化一個過程。畢竟,關於虛假排放數據的柴油門的故事是建立在機器上的。

從理論上講,人可以覆蓋一個區塊鏈人工智能系統中的某些元素,並找到一種方法來提取金錢。它能像Maxwell, BHS和大都會人壽的故事那樣離譜嗎?可能吧。

如果沒有人察覺到它已經太遲了,它會發生嗎?答案是可能。它需要相當聰明的人來實現這一目標嗎?肯定。那些撿起區塊鏈欺詐的好人是否也必須同樣聰明呢?當然是必須。

這是否會阻止區塊鏈進入可信事務的所有方面呢?當然不是。

區塊鏈將繼續存在。但是,當我們找到一種方法將人類,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密碼融合在一起,我們將會創造出容易犯錯的、但絕對優於以往任何東西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