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總統助理:俄美領導人第二次會晤地點有多種可能

距離7月中結束的“普特會”雖已過去一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扔出一顆威力更大的炸彈:今秋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訪美。面對“對俄羅斯總統過於妥協”的言論,他表示,已邀請俄總統普京在今秋訪問華盛頓,將與其“持續對話”。克里姆林宮已對此表示肯定,稱已收到美方發出的邀請函。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儘管目前兩國還沒有開始著手準備第二次峰會,但在峰會後,兩國領導人確實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會面。但他同時表示,俄美領導人第二次正式會晤籌備工作尚未開始,會晤地點有多種可能。

中新網報道,烏沙科夫在莫斯科對媒體表示,有關第二次會晤實質性的籌備工作目前還沒有開始。美方邀請所涉及到的問題將在晚些時候進行討論。他表示,雙方第二次會晤地點目前有多種可能。雙方可能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進行正式會晤,也有可能在兩國領導人均參加的其他國際活動上進行會晤。

新華網報道,如果普京屆時成行,將是他10多年來第二次訪美,也是俄羅斯總統8年來再次訪美。普京上次訪美是2005年喬治·W·布什執政時期;時任俄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2010年訪美。有媒體指出,如果普京在11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前訪美,對於華盛頓的建制派以及美國媒體來說,無異於一個巨大的“耳光”--他們堅持認為俄羅斯干預了美國2016年選舉,特朗普也因此被送上總統寶座。

報道稱,再次“約會”普京的消息公佈前幾個小時,特朗普發推文“預熱”,稱赫爾辛基峰會是“偉大的成功,只有真正的人民公敵--假新聞不認同”。他寫道:“我盼望著我們的二度會晤,這樣就能開始落實我們討論過的許多事情,包括制止恐怖主義、以色列的安全、核擴散、網絡襲擊、貿易、烏克蘭、中東和平、朝鮮,等等。”

對於特朗普“擅自”約訪普京的行為,美國國會的質疑和反對聲音一波接著一波。特朗普因在美俄領導人會晤期間的表現而受到美國會、前政要及輿論的指責。有人認為特朗普過於軟弱,有人認為特朗普無視美國及盟友的利益,甚至有人稱其“叛國”。就在會晤結束多日後,主管17個情報部門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說,不瞭解特朗普與普京討論的具體內容。他於19日在美國阿斯彭安全論壇上說:“我不知道那次會晤中發生了什麼。”獲知特朗普邀請普京訪美的消息,科茨顯得出乎意料:“再說一遍?”

莫斯科國立大學美國問題學者羅古列夫近日對俄《觀點報》表示,“普特會”後,雙方進行正式訪問合乎邏輯。“今日俄羅斯”網站題為“赫爾辛基峰會後,美國'民主'在行動”的報道則稱,美國媒體與政治中存在“恐俄症”,特朗普遭到羞辱、脅迫,他可能想實現美俄關係正常化,民眾可能也支持這一政策,但那些權貴阻止這些政策推行。特朗普政治權威有限,無法落實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