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看不見的城市

贛州因贛江而得名。贛江的兩條主要支流——章水與貢水在贛州城內的八鏡臺合流,此後它將一路向北注入鄱陽湖中。早在東晉永和五年(349年),贛州城址便選在了章貢二水之間,此後雖因戰亂,城址曾遷往他處,但從南梁承聖元年(552年)城址回遷到章貢二水之間後,歷唐宋元明清,贛州城址再也沒有改變過。

贛州城選在章貢兩水之間,自然考慮到了利用江河以為天險,但若將視野放得更開闊些,贛州城在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便躍然紙上了。大庾嶺——江西與廣東兩省的分界,珠江水系與贛江水系的分界,嶺上的梅關,享有“嶺南第一關”的美譽。作家張承志曾說梅關古道“不僅只在贛粵之間,它是一條最古老也最便利的、貫通中國的南北水路”。從北向南,過了梅關,就到了廣東南雄,從流經南雄的北江泛舟,順流可至珠江三角洲,從廣州港出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可以遠達亞非多國。從南向北,過了梅關,就到了江西大餘,這裡是章江上游,在此登船,沿贛江、長江可達揚州,再經由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北可直奔北京。贛州城在這條南北大動脈的咽喉位置上,得舟楫之利,往來客商雲集,城市發展愈加繁華。

福壽溝

宋代是贛州城最繁華的一段時光,福壽溝也是在此時成形的。在此之前,贛州城曾在五代時期得到了擴建,贛州守將盧光稠將城區大大向南擴展了,據學者估算,擴建後的贛州城面積達3平方千米,是此前城市面積的三倍。城市面積的擴大,意味著防洪需求的增加。贛州城是一座東、西、北三面環水的城市,洪水始終是威脅它最大的敵人。《宋史·五行志》記載,至道元年(995)五月,“虔州(即贛州)江水漲二丈九尺,壞城,流入深八尺,毀城門”,宋代一尺約合今31.4釐米,則此次城中積水竟然高達2.5米。

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當熙寧年間(1068—1077)以善於治水而知名的劉彝任虔州知州時,治水便成了他義不容辭的事業。福壽溝是福溝與壽溝的合稱,兩溝因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而得名,壽溝的歷史早於福溝,因此福壽溝並非劉彝一蹴而成,而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用心營建的一項傑出創造。福壽溝的傑出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劉彝在設計福壽溝時,充分考慮了贛州城的地勢特點。據記載:“壽溝受北城之水,東南之水則由福溝而出。”這種分區排水的設計,因應了贛州城西北部稍高、東南部稍低的地勢特點。現代下水道在排水時,一般需要使用機械動力提排,而福壽溝合理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將城內各處積水自然引導到各出水口。

第二,福壽溝每個出水口都設有水窗,劉彝設計的水窗不僅能使城市積水向外排出,也能有效防止江水倒灌入城內。根據文獻記載,這種木質水窗可“視水消長而啟閉之”,具體說來,當江水水位低於下水道水位時,水窗借下水道水力自動開啟,將水排入章貢二江;當江水水位高於下水道水位時,水窗借江水之力自外緊閉,以防止江水倒灌入城內。此外,福壽溝在水窗附近坡度陡增,如此可增加水流速度,減少泥沙在溝口的蓄積。

第三,福壽溝與贛州城牆、城內水塘相互配合,構成完整的防洪系統。嘉祐年間(1056—1063),孔宗翰出任虔州知州,《宋史》記載:“(贛州)城濱章貢兩江,歲為水齧。宗翰伐石為址,冶鐵錮之,由是屹然,詔書褒美。”可見,孔宗翰出於防洪需要,曾加固贛州城牆,所謂“冶鐵錮之”即將鐵水注入城牆縫隙,贛州城被稱為“鐵城”可謂名副其實。福壽溝還將城內眾多水塘串聯在一起,水塘不僅可在汛期蓄水,加強福壽溝的防洪功能,亦可用於養魚種藕,幫助百姓生計。

建成後的福壽溝長約12.6千米,其中壽溝主溝長約1千米,福溝主溝長約11.6千米,集水面積約2.7平方千米,佔贛州城面積的九成。史料記載,福壽溝“闊二三尺,深五六尺,砌以磚,覆以石”,福壽溝巨大的暗溝至今仍可進入其中,這儼然是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福壽溝是我國目前極為罕見的,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統。當人們逐步解開它的面紗時,仍然讚歎不已。

“劉彝最聰明之處在於他給福壽溝排水口裝了12個水窗。”萬幼楠介紹,水窗由外閘門、內閘門、度龍橋和調節池組成,充分運用水力學原理,當江水上漲時,藉助洪水衝力使外閘門自外緊閉,洪水就灌不進溝裡;當洪水退去,水位下降到低於水窗時,又藉助溝裡的水力將內閘門衝開,確保雨水順利排出。劉彝採取改變斷面、加大坡度等方法,讓通過度龍橋的水進入水窗時,流速陡然增加了2至3倍,既可以沖刷走水中的泥沙和雜物,又可以衝開外閘門。

但當水窗關閉後,洪水不會倒灌入城,但溝裡的雨水也排不出去。

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為解決這個問題,劉彝將福壽二溝與城內的三池(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蕹菜塘、花園塘、鐵盔塘等幾十口池塘連通起來,形成一個活的水系。當雨水流入溝裡達到一定高度時,水塘就像一個個巨大的天然蓄水池。而當水窗打開,塘裡多餘的水又會迅速流入溝內,從水窗排入江中,讓水塘保持原來的模樣。

據贛州土生土長的謝宗瑤老人(1919年出生)編著的《贛州城廂古街道》一書“贛州舊城區的池塘”一節中回憶:“計找出29處共84口水塘。遇暴雨時,可調節雨水流量,減輕下水道溢流;若章、貢兩江洪水逼城,城內雨洪無法外排時又可調蓄暫避澇災。”

“水塘,是城市抗洪防澇的重要市政設施,在古代大部分南方城市中都預留有一定的積水區,這其實也符合 海綿城市 的原理。”萬幼楠說。

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實際上,除了排水調洪,水塘還有兼有防火綠化、改善城市環境、灌圃養殖等作用。伴隨城市建設不斷加速,贛州城內的水塘越來越少,部分水塘的調蓄功能被現代化的排澇抽水機所取代。在位於章貢之濱的八境公園,保留至今的水塘已經成為市民泛舟遊玩的好去處。

在八境公園散步的70歲老人許啟星迴憶,小時候他家附近就有一個水塘。“水塘邊的空心菜長得特別嫩。”他說,現在高樓多了,但少了水塘,也就少了歷史和生活韻味。

用良心和時間打造的千秋工程

近年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參觀和研究福壽渠的人越來越多。“福壽溝對於現代城市建設的啟示是什麼?”幾乎是每個人都會問到的問題。

“福壽溝運行至今告訴我們,搞城市建設要道法自然,更要想著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胡力說,福壽溝之所以能夠成為流傳至今的“良心工程”,離不開歷代先民對其不斷的修葺和完善。

贛州市民對福壽溝的愛護代代相傳。古時官方出資修葺主渠道,經由百姓家門前的溝段,百姓自發維護修理。據史料記載,福壽溝建成後,歷朝歷代除了平時的小修小補外,還進行過四次大維修,其中以清朝同治年間的維修工程最為浩大,也最為徹底。官府以“民修官助”的方式,歷時3年對福壽溝進行了大維修。

“這幾年市民保護福壽溝的意識越來越強,一旦發現有人在福壽溝附近動土,立馬就給文物局打電話。”萬幼楠說。

贛州有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你知道嗎?

位於贛州章江新區的中央生態公園,公園佔地面積1002畝,兼具了生態、休閒、蓄洪、排澇功能,是根據福壽溝經驗建造的一處工程。

隨著城區不斷擴大,贛州市將現代排水防澇系統與千年福壽溝連為一體,共同構建了城區四通八達的“地下血脈”。在贛州新城區,中央生態公園成為新的“水塘”,在雨季發揮著為新城區調蓄雨水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