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人民幣的走勢足以引發憂慮?

雲鋒導讀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擴大,總體下跌。有意思的變化是,從6月底以來的股匯齊跌,變為股漲匯跌。

人民幣匯率變動背後是什麼因素?是否值得焦慮?市場是否已經過度反應?

來看看資管巨頭貝萊德的最新觀點。

人民幣的走勢足以引發憂慮?

人民幣貶值引起了市場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市場是否過慮?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實施金融去槓桿措施及貿易緊張關係升溫,我們認為人民幣會溫和貶值,中國在下半年會主要依賴財政及貨幣工具解決增長放緩問題,而非人民幣匯率。

每週一圖

中國外匯儲備變動與人民幣匯率比較(2008年至2018年)

貝萊德:人民幣的走勢足以引發憂慮?

數據源:貝萊德智庫,數據來自湯森路透及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7月。

注:長條顯示中國外匯儲備三個月滾動變動情況。人民幣匯率指兌美元現貨價。

中美貿易角力升溫,人民幣兌美元在6月出現最高單月跌幅。

年初至今人民幣下滑4%,6月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價值500億美元中國進口貨品徵收25%關稅,導致人民幣跌勢加快(見上圖藍色線)。

我們認為中國不會採用2015年的貶值策略抗衡衝擊,當時市場對中國的政策框架缺乏信心,引發資金外流(見上圖綠色線),令全球市場措手不及。

當前中國外匯管理制度更加嚴格,有關部門之間的協調有所改善。我們認為中國政府有信心控制,讓人民幣逐漸下滑。

緩步貶值

近期人民幣及中國股市大跌,觸發市場恐慌:若2015年人民幣急速貶值的情況重演,可能引發資金外流、拖累全球市場再次下跌。

然而,我們預期中國政府有能力在今年餘下時間讓人民幣在受控的情況下逐漸貶值。

人民幣溫和下跌,有助中國平衡各方面:維持經濟增長,同時限制金融槓桿及防禦貿易行動升級帶來的影響。這有助提振出口,並紓緩去槓桿措施導致國內投資減少的打擊。

但亦有其他因素會拖累人民幣走勢,包括美元強勢及貨幣政策分歧:中國趨向寬鬆,而美國趨向收緊。

目前中國的政策、監管環境及增長趨勢有別於2015年的情況。有關政府部門在財政、貨幣及外匯政策方針更加協調;中國經濟有所改善,全球經濟亦然。

中國政府可使用各種政策工具提振經濟,下半年有望放寬貨幣政策及增加財政開支。中國人民銀行近期促進市場流動性的措施正是個例子,行長承諾不會使用人民幣作為對抗潛在貿易戰的武器,有助緩解市場憂慮。

我們認為人民幣急速貶值,會觸發資金外流,國內金融環境進一步收緊,不利於中國推行去槓桿舉措,更有可能推高通脹,令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境內股票及債券市場日益增加的投資意願遭受打擊。

總結:我們認為近期人民幣會溫和貶值,但仍須對貿易行動風險升溫保持警覺。

我們看好包括中國在內的個別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投資機遇,因市場價格基本上已反映上述風險,而估值亦具吸引力。

中國A股逐步納入全球股票指數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參與投資中國消費市場的機遇。我們對中國利率及信用債持中性看法。

作者:貝萊德 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董立文

封面圖片來源:Photo by EJ Yao on Unsplash

貝萊德發佈時間:2018年7月25日

重要信息

【有魚有分享】是一個用來發布第三方作者文章的欄目,而文章由第三方作者提供及準備,亦授權發佈於有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或其集團下的關聯公司(以下合稱“有魚智能科技”)使用的平臺,所載資料可能以若干假設為基礎,僅供參考之用途,會因經濟、市場及其他情況而隨時更改而毋須另行通知。本文章是第三方作者的專有財產而本文章的任何讀者或接收方不能以任何方式與本文章或其內容篡改和製品,不應在任何情況下,進一步發佈到用於商業用途的任何其他第三方媒體,不論有賞或無賞與否。有魚智能科技並不保證本文章的完整性,真實性,可靠性或準確性。有魚智能科技不認可,核准或通過任何看法,意見,估計,本文章中包含的建議或意見。有魚智能科技(包括任何僱員及董事)不承擔任何責任,財務或其他方面的損失,或因所做的投資,或者對本文章的基礎上採取的任何行動蒙受的損失。本文章所包含的意見及推測由第三方作者提供,有魚智能科技和第三方作者都沒有義務把本文章不時更新。本文章所載的意見可能與有魚智能科技或其集團下的關聯公司發表的意見有別。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文章及任何內容。不可作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章,違者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本文章所引用之數據或其他資料並不是由有魚智能科技提供。本文章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在若干國家,傳閱及分派本文章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規例所限制。獲取本文章的人士須知悉及遵守該等限制。“雲鋒金融”及相關標誌為有魚智能科技或其集團下的關聯公司所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