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壯飛與第一座紅軍烈士紀念塔

2018-07-29 14:59 | 中國軍網

钱壮飞与第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

錢壯飛烈士遺像。資料照片

钱壮飞与第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

復建後的瑞金紅軍烈士紀念塔。資料照片

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革命舊址群內,有一座炮彈形建築屹立在寬闊的紅軍廣場上,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紅軍烈士紀念塔。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央蘇區軍民建造的第一座紅軍烈士紀念建築,其落成之日距今已有84年。鮮為人知的是,它的誕生還和錢壯飛有關,他和李克農、胡底被譽為我黨隱蔽戰線的“龍潭三傑”。

錢壯飛,浙江省湖州市人,1919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專門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底打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當時為國民黨最高特務機關),任調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機要秘書。在這個特殊崗位上,他謹慎機智,不斷為黨獲取大量重要情報。1931年4月25日晚,正獨自值班的錢壯飛一連收到武漢發給徐恩曾的特急密電六封,他當機立斷拆譯密電。原來,長期負責中共中央機關保衛工作的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後叛變,要將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機密全數供出。他知道顧順章也瞭解自己的情況,千鈞一髮之際,他不顧個人安危,及時將情況報告給黨中央,冷靜地通知中央機關有關同志儘快撤離。26日早晨,他像平常一樣把這些密電當面交給徐恩曾後,從容不迫地離開敵營。接到他的情報,周恩來指揮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各機關立刻採取行動緊急轉移,同時,中共江蘇省委和共產國際遠東局的機關也全部轉移。錢壯飛為保衛中共中央機關等地下組織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隨後,他按黨的要求進入中央蘇區,歷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令部第二局副局長等。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後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同年4月犧牲於貴州金沙縣。

時間回到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葉坪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宣告成立。會上,為了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崇敬之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領導者們,決定要在赤色首都瑞金建造一批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讓烈士精神光耀千秋,激勵後世。

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後,中央蘇區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建設期,建造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的設想,水到渠成地被提上臨時中央政府的議事日程。

中央蘇區軍民熱烈響應中央政府號召,迅速掀起為紀念塔募捐的熱潮。瑞金的工農群眾首先行動起來,他們除了捐款建塔外,還義務參加建塔勞動,並把家中的磚石、木料拿去建塔。

紅軍烈士紀念塔的設計工作,由時任中革軍委總司令部第二局副局長的錢壯飛擔任。他不僅是我黨戰鬥在隱蔽戰線的高手,而且還是個擅長書法和繪畫、工於化裝和表演的文藝奇才。當時的《紅色中華》報的刊頭出自其手,中革軍委機關報《紅星報》上的漫畫,也大多為其手筆。他受命設計紅軍烈士紀念塔,也是眾望所歸。

雖然我們今天不可能見到當年的設計方案及圖紙,但依然可以從解放後復建的建築物的外觀,窺見錢壯飛設計時的匠心獨運。這便是充分運用紅色元素,藉助象徵手法,巧妙組合,寓情於景。那炮彈造型的塔身,宛如直刺蒼穹的利劍,宣示著紅軍戰士和共產黨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那塔身上鑲嵌的密如繁星的卵石,猶如萬千工農子弟聚集於人民軍隊旗下。由一塊塊厚重的紅麻條石壘砌的五角星基座,寓意紅軍背靠赤色中國,強大無比。全塔通體的紅色,傳遞著血與火的時代氣息。環繞塔基各面嵌入的十塊石碑,有九塊鐫刻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赤色中國的領袖們的題詞,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先烈及人民群眾的讚揚、承諾與擔當。紀念塔下草坪上,一行“踏著先烈血跡前進”的磚砌大字,直通檢閱臺前,表達健在者和後來者的心聲。

錢壯飛還設計了圍繞紀念塔的一組紀念建築物,它們是:紀念犧牲於第三次反“圍剿”戰爭中的紅3軍軍長黃公略的公略亭;紀念在第四次反“圍剿”戰爭中獻身的紅5軍團參謀長兼第14軍軍長趙博生的博生堡;以及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

1933年8月1日,中央政府在葉坪舉行了隆重而簡樸的紅軍烈士紀念塔的開工典禮。與此同時,由錢壯飛設計的中央政府大禮堂,也在沙洲壩舉行了開工典禮。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紅軍烈士紀念塔和其他烈士紀念建築物,以及中央政府大禮堂,均於1934年1月底竣工落成。

1934年2月2日上午8時,紅軍烈士紀念塔揭幕典禮在葉坪紅軍廣場開始。全體人員向紀念塔俯首靜默三分鐘。默畢,由錢壯飛同志向大家作紀念塔設計經過的報告。他談了自己在設計過程中屢屢被烈士的事蹟和精神感動得淚眼模糊,並從中受益;談到了紅軍指戰員對建塔的關心與建議,給他以不少啟示;還談到了中央領導對他的信任和鼓勵,使他能順利完成設計任務。

接下來,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以及各方面代表也發表了演說,表示了踏著先烈血跡前進的堅強決心。典禮接近尾聲時,大家合影留念。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主力離開蘇區開始長征北上抗日。1939年冬,國民黨當局竟將紀念塔及周圍幾座紀念建築拆毀了。聽說拆塔時,葉坪村有位姓歐陽的大媽,偷偷藏起了一塊刻著“烈”字的青石板,並於新中國成立後交給了瑞金革命紀念館籌備處。1955年,瑞金革命紀念館籌備處報請上級文物主管部門批准,在紅軍烈士紀念塔遺址上按原貌進行修復重建,使其重現雄姿。

(原題為《錢壯飛與第一座紅軍烈士紀念塔》原作者曹春榮。編輯張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