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各地齊刷刷入伏
“喜提”高溫
但很多人不知道
其實三伏天
有個霸氣的英文名字
——dog days
完美地契合了
我們“熱成狗”的抱怨

持續的高溫天氣
加之夏天衣服穿得少
皮膚外露多
一旦和熱源接觸
就很容易造成
皮膚燒傷或者燙傷
因此夏季往往是
此類意外傷害的高發期
開水燙傷的人數最多
小編了解到,最近省兒保暑期燒傷燙傷人數增多。7月以來,浙大兒院每週都會接診近70例被燒傷、燙傷的小患者,嚴重住院的有20多例;數量比上個月翻了一倍多。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被開水燙傷的,3歲的玲玲上週在家洗澡時不小心坐進了滾燙的熱水裡,造成全身40%燙傷,在icu搶救了兩天才脫離危險。
和玲玲一樣,病床上17個月大的浩浩,也是洗澡時被燙到的;萬幸的是,燙傷後浩浩媽媽立即用冷水沖洗了傷口,採取急救措施後的浩浩,燙傷情況要比其他孩子輕上許多。
除此之外,類似的悲劇還有很多...
5月25日,杭州也曾發生了一起相似的兒童燙傷案件,4歲的墨墨(化名)一屁股坐進了滾燙的開水桶裡,全身65%以上大面積燙傷,被緊急送進了浙江省兒童醫院。
下面就要敲黑板劃重點啦!
燙傷之後該怎麼辦?
怎麼處理才合適呢?
1、發生燙傷時,切記不要按照老經驗,使用油、牙膏、醬油等塗抹傷口,這些“土方法”很有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甚至加重傷情。
2、沒有水泡的情況下,立即用清水沖洗或將患肢浸泡在冷水中30分鐘左右,以冷卻傷處,減輕熱力的損傷程度,可使創面血管收縮,減少水泡形成。
3、水泡小的話,一般不要弄破,等待它自己吸收消散,水泡較大的話,到醫院處理,以免影響創面修復,增加感染機會。
4、燒傷部位如果被衣物覆蓋,先別急著脫衣服,因為衣服(特別是化纖類)在燒著後容易粘連著皮膚,一旦用力,會連帶皮膚撕下來。應立即往衣服上澆冷水,待局部溫度下降後,再輕輕脫去或用剪刀縱向剪開。
5、燙傷如果嚴重,應該及時到醫院救醫,而不是擅自使用來歷不明的草藥塗敷創傷面,免得感染和影響醫生觀察傷情。
燙傷程度
一度燙傷,最輕的燙傷,只損害皮膚表層,有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
二度燙傷,中度燙傷,不但損害表皮,而且也傷及皮膚中層,有水泡,疼痛明顯。
三度燙傷,最嚴重的燙傷,皮下、脂肪、肌肉都受到損傷,呈灰或紅褐色,甚至會變黑變焦,此時由於神經受到損傷,反而可能不覺疼痛。
暑期衣服穿的單薄,孩子在家活動頻率也相對高一些,像保溫杯、熱水壺、花灑等物品,要儘量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溫馨提示
燙傷後:
1、不要吃發物,比如牛羊肉,家禽
2、不要吃辛辣食物,忌口姜蒜,蒜是串皮的,會留疤
3、可以吃些高蛋白的(除了以上幾種外),幫助皮膚新生組織快速重建。
4、多吃蔬菜
此外,暑假除突發的燙傷
還有電擊帶來的突發傷害!
因電擊受傷
暑期除突發的燙傷,還有因觸摸電瓶產生的意外傷害!雖然接診數量不多,但病情更嚴重。
處理方法不當,導致傷情更重
其中還有因為家長疏忽,燙傷後沒有正確處理,從而引發的傷情再次加重。
案例
3月15日,因為一杯熱開水,18個月的寶寶被燙傷,情急之下,家人用了“土方法”——他們把土和蚯蚓體液塗抹在燙傷部位。然而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減輕燙傷問題,還可能會引起感染。也正是因為家人的“土方法”使得清創進行得更加艱難。
暑假
本應該是孩子們
最快樂的時光
千萬不要讓意外傷害
成為無法挽回的傷痛!
杭州臺記者報道
長按二維碼可加關注
掃描下載杭州之家APP
歡迎點
留下你的觀點!
閱讀更多 杭州綜合頻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