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羣名將

一、這個地方讓曹操害怕

熟悉三國的人皆知,三國時期有兩個地方非常特殊,一個是冀州,一個是荊州,三國時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大戰,都跟這兩個地方有關。

官渡之戰:曹操擊敗冀州(河北)袁紹稱雄北方,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在荊州地區的赤壁擊敗曹操,奠定三國基礎,而劉備為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夷陵大戰,則被吳國的陸遜一悶棍把蜀國打回“原型”,跌落成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這三大戰役中,曹操指揮了兩次,分別是一勝一敗,但他的反應卻極其耐人尋味。赤壁兵敗後曹操曾寫信給孫權表示:其實是我要撤退,但怕你們追,所以就自己燒掉了戰船,跟周瑜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哪料卻成全了他的名聲。

顯然曹操對赤壁戰敗雖痛心疾首,但依然表現出了“超強自信”,但在官渡大勝後,身為勝利方的曹操,卻流露出了害怕,甚至是恐懼的心情。當時曹操如此說道:“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否則吾安敢正眼覷此地哉。”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即:河北這地方慷慨赴死的忠義之士咋這麼多?可惜袁紹不用,不然的話別說跟開戰,我都不敢正眼看這個地方。曹操無論在《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中,都堪稱“曹大嘴“,特別愛發表議論或評價,比如評價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評價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都堪稱是一針見血。

但曹操對某一地方做出評價,在筆者掌握的資料中,也就只有這次評價冀州(河北),卻分明透露出了害怕或恐懼的心理!那麼,曹操為何如此害怕冀州(河北)?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二、河北名將群

若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就需要先看一看,三國時期冀州(河北)的人才群。最著名的是劉備,這位生長在河北涿州的小商販,最後竟成開國皇帝。但在曹操說這句話時,劉備還被曹操捏在手心中,顯然不是因為劉備是河北人。

是因袁紹手下人的表現嗎?有一部分是如此!因為袁紹手下,河北籍謀士有田豐、沮授、審配,這三人都是牛人,曾讓曹操忌憚的說出:“要是袁紹使用田豐的計謀,我真不知該如何破了。”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但可惜,三位謀士“所託非人”,袁紹最後還把田豐和沮授給殺了,所以給曹操構成的威脅其實也不大。除去謀士外,再看武將,最知名的便是顏良和文丑,這兩位號稱河北名將,但最終被關羽所殺,尤其是顏良,簡直成了關羽的墊腳石,助關羽一戰成名!(文丑,史載是被曹操用計謀突襲斬殺)。

所以這兩位河北名將,也沒能給曹操構成多大威脅。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曹操如此害怕?其實正是河北人的那股慷慨悲歌的氣勢。即,曹操雖戰敗袁紹併吞冀州,但卻發現這裡的人,實在難得。比如審配,臨死前道:“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比如還有一位叫王修的,不顧曹操軍令哭拜袁譚,道:“我生在袁氏,袁譚死了我不哭,不義;因怕死而忘義,如何在世上立足!”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義士,才使得曹操發出了那句評論。別說,還真讓曹操說對了,河北被曹操拿到手後,似乎是為了證明曹操的評價是正確的,那人物是一個跟著一個冒,雖劉備最後成了皇帝,但最讓人矚目的卻是河北名將群!

先看曹操手中,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是河北籍,最後官至車騎將軍,此人讓劉備和諸葛亮忌憚非常。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再說劉備,其手下五虎將中的張飛和趙雲是河北籍,這兩位的傳奇就不用多說了。最後看東吳,程普和韓當這兩位名將是河北籍。再加上袁紹時期的顏良、文丑,還有更早些的公孫瓚等,只這些位名將,就構成了一個“三國河北名將群”,這還沒算後來比較知名的臧霸等。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三國時期河北的名將這麼多,且還整體水平如此之高呢?在筆者來看,是由三個原因造成的。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三、三個原因造就了河北多名將

第一個原因,其實曹操已經說出了一半,即“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曹操點出了其中的“義士”,但卻並未說透。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

河北在戰國時期,屬於燕趙之地,燕國最著名的便是荊軻刺秦王,所以才有了“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之說,而之前還有樂毅差點滅亡齊國。以至於諸葛亮,都把樂毅當成自己的偶像。趙國就更猛了,戰國後期也就趙國能跟秦國過招,比如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廉頗和李牧,便是趙國人,還有趙奢等,這些歷史傳承構成了先天因素,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天時。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第二個原因比較簡單,就是因為劉備。這位自河北涿州起家的皇叔,對其麾下兩位河北籍名將,張飛和趙雲,自然是器重異常,因而大放異彩!堪稱是河北名將群的代表人物。這點明顯屬於“人和”因素。

第三個原因,就是地利!河北北接遼東,當時的遼東地區活躍著烏丸,那戰鬥力是相當牛逼的,公孫瓚之所以成為名將,號稱白馬將軍,就是因為他帥白馬義從隊,擊敗烏丸威震塞外,可見當時的河北,戰事是多麼頻繁。

三國時期這個地方不但讓曹操害怕,而且還出了一位皇帝和一群名將

且黃巾起義,也是從河北率先發起,其首領張角便是河北人!如此頻繁的戰事中,就算再不尚武的人,也必然會為了生存而拿起武器,經常參加各種戰鬥了!更何況河北自古就是一塊尚武之地,再加上出了位劉備,這等於天時、地利和人和,三大因素都佔全了!這自然也就造成了河北名將人數多,且整體水平高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