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俗的解釋量子力學?

未來探索菌


俗話說,你要知道梨是什麼味道的,最好的方法是親自去吃一口梨。

量子力學要求的數學基礎不是非常難。理工科學生,大學三年級都能去學習基本的量子力學課程。

如果題主對量子力學有興趣,建議,花50元左右人民幣,直接買量子力學教程,自學半年就行了。

為什麼會有量子力學?簡單的說,當人們開始探索微觀、探索原子物理這個領域的時候,發現,原來的物理學,不能很好解釋原子領域的現象。

比如,通過物理實驗,我們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與電子組成的。那麼,電子在原子核周圍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是像地球那樣圍繞太陽轉嗎?

再比如,通過實驗,人們發現,電子的能量改變,從高能量狀態到低能量狀態,會釋放出光(子)。但是傳統理論也無法解釋。在傳統理論中,能量是可以無窮小細分的,如果不能分,那是我們的觀測設備的精度問題。但是,物理實驗告訴我們,能量不是可以連續細分的。而是從一個能級,到另一個能級,就像臺階一樣,而且臺階還不是同樣高度。

這些近代物理實驗,迫使人類真正去了解微觀世界。於是才有了量子力學。

簡單的說,量子力學,特別是初等量子力學,就是通過薛定諤方程,來計算,微觀世界中,物體(在微觀世界中表現為粒子)物理量的物理學。其中,最主要的是計算粒子的位置、速度,這最主要的力學量,後期又引入了粒子自旋、能級簡併等概念。

而測不準原理,簡單的說,是量子力學所發現的一個基本原理。也就是通過大量實驗所證明的一個事實:微觀粒子的動量與座標的乘積有個最小值。也就是我們不能同時獲得準確的粒子位置與粒子能量。

另外,對量子力學的後期解釋,被承認最多的,就是粒子物理量的幾率解釋。在量子力學計算中,直接計算得到的,是物理量的幾率。比如給定氫原子電子的能級,則能計算出電子在外圍空間位置的分佈概率,用中學化學的語言表述,叫做電子雲。

量子力學並不神秘,只是悖離我們的感覺系統。

事實上,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人類的感知系統,才是真正特殊的。它們只能感知某一範圍的物理量。


令狐迦基


什麼是量子力學,對此,懂和不懂同時存在於你的腦海裡,但別人不知道。當有人問起你時,你可能立即回荅:懂!於是你就真以為自已懂了。如果你立即回答:不懂!於是你就真以為自已不懂了。但是,當問者轉過身時,你立馬又恢復到懂或不懂兩種狀態,那你究竟是懂還是不懂呢?專家表示無法理解,況乎吾輩一吊絲。這就是典型的量子測不準原理,薛定鍔的死活貓論就是這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