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學霸的父母,你們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如何?是不是繼承了你們的基因?

書法人陳博


謝謝邀請。我不認為自己是當年的學霸,只是稍微優勝、運氣又比較好而已。

從個人的閱歷與觀感來看,所謂“遺傳”不能說是沒有的。但是,這並非簡單的“遺傳”,而是悉心培養所致。首先,讀書好的人通常都有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書本知識往往有多方面的成功經驗或教訓。加上在投入社會之後所見所聞、積累和提升,對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據此,他們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包括孫輩)的時候,會把這些良好方法一以貫之。孩子們也多能夠從中獲得良好的指導和幫助,同樣能夠踏著類似父輩們的學習年代的軌跡、健康成長。譬如,以記憶能力培養來說,是從幼兒期一旦進入學習、模仿階段,如一歲之後就應該進行。那怕這階段遠遠未形成永久性記憶(一個小孩在成長以後基本上把三歲之前的所有東西全部忘掉)。然而,我們讓小孩記憶、背誦、複述等等,使他們能逐步對於記憶,有一定的興趣(不至於害怕)、較好的記憶習慣和逐步強大的記憶能力。並不等於真真正正能把當時記憶的東西永遠記存在腦子裡。這些能使孩子終身受益的思想、方法將不斷促進他們的迅速成長。

通過悉心的教育和培養,其中不少部分也可以在同齡人中比較突出,甚至成為新學霸。譬如,從一流學校出來的學生,他們的孩子很多都能夠順利進入到一流的學校。不過,要反覆強調的是並非遺傳,而是持之以恆的教育和培養,是精神和時間的巨量付出。


吃葡萄吃葡萄皮


我不是學霸,但我見證了許多學霸的人生。

我1991年初中畢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師。所謂的“全校”,也不過一百多應屆生而已,我是矮個子中的高個子,所以算不上什麼學霸。

但那年見了鬼,中等師範招生分數線竟在重點高中分數線以上,結果我們這屆師範同學,絕大部分是百裡挑一的學霸。之後的師範招生標準,卻漸漸降低,直至中等師範學校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畢業參加工作後幾年,各自結婚成家。教師圈子較為封閉,男女婚配,採取“內部消化”方式的很多。轉眼二十多年過去,我們的孩子大多已參加高考。

有個現象我早已注意到:我們同屆同學結婚的,所生孩子絕大多數很聰明,幾乎都進了重點高中,一半以上考取985、211大學;我們這屆同學中的女生,與其他大學畢生男性婚配,所生孩子同樣也極優秀;而我們這屆同學中的男生,與非同屆女生或其他女性婚配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卻不多。

這就揭示出一個規律:“學霸+學霸”組合,所生孩子多數成績很好;“學霸+群眾”組合,所生孩子成績好的不多;“群眾+群眾”組合,想要生出成績好的孩子,只能靠運氣。但也並非沒有,畢竟男女婚配繁殖後代,本就是個基因優化重組的過程。

強調一下,請不要用特例來否定概率。

當然,我並沒有分析大量樣本作精確統計,僅是一個模糊的估算。但亦足以證明,遺傳基因對一個人智商的影響,可能遠超你的想象。

我們從小被反覆教育:“天才出於勤奮”,“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以致我們將這些話奉為聖經和真理而深信不疑。現在我們知道,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被刻意隱去的話:但是那1%的天賦遠比99%的汗水要重要。

勤奮永遠沒有錯。堅持不懈的烏龜也可以跑過兔子,但那是在兔子打瞌睡的時候。

努力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但那是在別人都不怎麼努力的情況下。

如果比你有天賦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你一定能體會到什麼叫深深的絕望!

從教二十多年,見過無數刻苦努力的學生,他們每晚學習到十一、十二點,凌晨又爬起床爭分奪秒地背誦。那股拼命勁兒,讓老師都心疼不已。

可是,他們的學習成績,卻永遠只是中等偏上,很難優秀。沒考好的時候,他們最難過,會傷心哭泣。可作為老師,我卻不知該如何去安慰。

我不能告訴他們,你已盡力,你的智商上限如此,不必自責。這樣做太殘忍,也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說的話。

人與人真的不一樣,基因的力量真的很強大。這未必是真理,但我們仍不應該藉助謊言來驅動社會進步,這對誠實的人不公平。

古人婚配講究門當戶對,向來被文明人嗤之以鼻。但若從遺傳學角度看,其實有一定道理。富且貴者,多數智商高,排除其它功利因素,這也是一種輔助基因優化的方式。放在今天,作為諸多擇偶條件之一,是否名校畢業,我認為是重要參照。當然,有真愛的除外。


毫米


我不覺得我是學霸。雖然我在我們小縣城算是學習比較好的。我說說我身邊的故事。我大學同學是班級第二名,高考的時候是636分,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她高中同班同學第一名高考分數696,考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他倆結婚了。絕對的兩個學霸。他們現在生活在美國西雅圖,有兩個孩子,老大比較大了,9歲,老二才剛生出來。老大在美國仍然是學霸,不怎麼學,但是理解能力就是非常強,學習能力也很強。可以說,老大很好的繼承他們的基因。

我上大學的時候,北師大有一個賣水果的人,明顯就是生活不太能自理的樣子,只會說2塊錢,2塊錢,我們看他可憐,都會買一袋2塊錢的水果。據說他的父母都是北師大的教授。

某種程度上說,智商高的人,孩子正常情況下會繼承父母的高質量的基因。但是人的成才或者成長除了基因的重要作用,還有後天的培養。並且後天的培養非常重要。很多研究都表明,家庭教養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便我們自己不是學霸,我們也要努力在培養孩子方面努力學習,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學霸!


桔子下午茶


遺傳,存在於生物體意義上,原因是DNA複製。這樣,智能構成裡那一小部分與生命機體有關的,自然與遺傳有點關係,無非是不出天生白痴之類疾患罷了。智能的絕大多數形成於後天與外界的互動,尤其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大大有助於智商提高。這樣,家長由於離孩子很近,具有天然的影響優勢,所以會讓外人有孩子智商是遺傳自父母的誤解。我能算半個學霸吧。文革前是上海市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習委員。我與老婆都做過知青。孩子初中才隨我們回城。他進初中後就再也沒參加過升學考試,如今世界名校博士畢業也十幾年了。我們幾乎從不為他的學習煩心。這不是遺傳,而是他幼年時就在我們身邊耳濡目染養成了自覺讀書求知的習慣,享受了考試領先的快樂。回憶我自己的兒時,雖然幼年喪母,被四處寄放後隨農村的祖輩生活,但爺爺與外公都是解放前後農村教育界的翹楚(外公曾經與陶行知先生共事,民國時就是師範的校長)自然得益於老人的薰陶。~~~一句話,潛移默化賽說教,從無國手自天成!


牛小歪


謝謝邀請!首先我和妻子都不是學霸,當年大學都沒考上。其次說明我沒有“學霸基因”可以遺傳。最後基於以上兩點,我似乎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的孩子今年中考考上了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因此,有理由呱唧呱唧一點點所謂的經驗供你參考。

剛才說了我的情況,算一個例證:不是學霸的父母也可以培養出學霸級的孩子!再講一個更典型的例子:當年(70年代)我們村上學的孩子很少,一個高中生,兩個初中生,小學生六七個。所有孩子的父母都是農民,一窮二白,吃穿勉強湊合,然而就是這樣的境況,這個高中生考上了北京大學,應屆生,核物理專業,全省第四名,如今定居美國。

我說這麼多,只想說一個道理:基因優劣不是決定成功的唯一且關鍵因素。

基因遺傳對下一代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古往今來,由內到外,許許多多的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父輩優秀不一定子孫輩就一定優秀(當然也有例外)。恰恰相反,大批有作為,事業有成的所謂成功人士,大都是靠著自己後天的努力取得的,所以不要迷信優良基因的人他的後代一定都是優等人,努力打拼最重要。

歡迎討論,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圖為孩子軍訓時所拍)





文字醫生


看來,我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我是15歲就在當地地區報的副刊發表一些文學作品,不到20歲寫了小說《野村》,照道理我孩子應該遺傳我的文學基因才對,可惜現在孩子的語文就是不行,數學尚可。

所以,遺傳這玩意,有時候靠譜,有時候也不靈,看淡些為好,孩子未來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但我個人覺得,遺傳這玩意, 在相貌上,性格上,都有一定的遺傳密碼,這是一種比較奇特的體驗。



天問說人生


謝謝邀請。我不認為自己是當年的學霸,只是稍微優勝、運氣又比較好而已。

從個人的閱歷與觀感來看,所謂“遺傳”不能說是沒有的。但是,這並非簡單的“遺傳”,而是悉心培養所致。首先,讀書好的人通常都有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書本知識往往有多方面的成功經驗或教訓。加上在投入社會之後所見所聞、積累和提升,對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據此,他們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包括孫輩)的時候,會把這些良好方法一以貫之。孩子們也多能夠從中獲得良好的指導和幫助,同樣能夠踏著類似父輩們的學習年代的軌跡、健康成長。譬如,以記憶能力培養來說,是從幼兒期一旦進入學習、模仿階段,如一歲之後就應該進行。那怕這階段遠遠未形成永久性記憶(一個小孩在成長以後基本上把三歲之前的所有東西全部忘掉)。然而,我們讓小孩記憶、背誦、複述等等,使他們能逐步對於記憶,有一定的興趣(不至於害怕)、較好的記憶習慣和逐步強大的記憶能力。並不等於真真正正能把當時記憶的東西永遠記存在腦子裡。這些能使孩子終身受益的思想、方法將不斷促進他們的迅速成長。

通過悉心的教育和培養,其中不少部分也可以在同齡人中比較突出,甚至成為新學霸。譬如,從一流學校出來的學生,他們的孩子很多都能夠順利進入到一流的學校。不過,要反覆強調的是並非遺傳,而是持之以恆的教育和培養,是精神和時間的巨量付出。


快遞員14


雖然我不是一個學霸,但是我很羨慕學霸,我覺得既然父母都那麼聰明,生下來的孩子智商也不會低到哪裡去。

雖然有遺傳基因這一說法,可孩子也不完全繼承了你學習的基因。很多學霸父母,生下來的孩子都不是學霸,學習不是最好的,但在某一方面卻表現出驚人的天賦。

強強聯合,智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愛學習的專注力就不一定會繼承了。雖然成績不會差,畢竟環境在哪裡,很對人羨慕都羨慕不來,比如我,但是對學習的熱愛就不會有太多的傳承,孩子可能會更加的喜歡手動能力。





就愛


我當過一陣子學霸,但是沒有保持住😂😂😂。不過,我家小孩的學習表現比我好很多。

我個人淺見--沒有什麼基因論的。

我身邊之前是學霸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學習是不錯,因為勝在--他/她肯花時間用心陪伴;他/她自身知識功底好,在輔導功課答疑解惑時,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講的清楚明白;他/她在以往經歷中掌握了一些或一套好的學習方法、技巧與經驗傳授給子女;他/她注意從小培養小孩良好的學習/生活的習慣和思維觀念;還有就是為了讓小孩能專心,自己也跟孩子一樣,在家不看電視、不打遊戲……要求小孩做到的,自己自律也做到。


石野草


我爸爸還有姑姑以及叔叔,都是他們那代人的學霸。

而我的表妹堂妹也是學霸。

只有我是學渣。

叔叔和姑姑說我學習不好是因為我爸沒管過我。他們三個裡最聰明的就是我爸,我爸也是最沒耐心脾氣最暴躁的。每當給我這種資質平庸的人講題時,就氣的說不出話來。時間久了,我爸就放棄我了。

而姑姑和叔叔從小在爸爸的陰影下成長,他們對他們的孩子就很有耐心。所以我的妹妹們勝過我。

而我個人也認為,作為父母應該多強調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天賦。對於天賦好的父母,請給資質平庸的孩子多一點耐心和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