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祕籍

“金龍魚是現今碩果僅存的少數古生魚類之一。遠在2.9億年之前的石炭紀,隸屬Osteoglossidae科的龍魚便已經開始存在了,被稱為‘水中活化石’。”

──《歷史·水中活化石》

人們大體是為了吉祥如意的祈願而飼養龍魚。因為龍魚被認為可以旺家鎮宅避邪,而被視作家財和身份地位的象徵,一般當做風水魚來養;其次,龍魚通人性,雖然隔著玻璃缸但依然能和你互動交流,容易與人產生感情;此外,由於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對龍圖騰的崇敬,外形與龍神似的龍魚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吉祥化身,有招運進寶之意,故受到了愛魚者的追捧。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繁衍越稀少的觀賞魚自然就越貴了,當你看見雄魚將卵含到嘴裡時就可以耐心等待幼魚的孵化了。從產卵開始前親魚就會停食,直至幼魚離開雄魚都不會進食,所以一次產卵繁殖對雄魚的傷害是極大的。如果繁殖前的餵養不夠好的話,雄魚會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死亡。

(雄魚照顧魚卵的時候雌魚就會在一旁守護,大約經過60天左右,魚苗就會在雄魚的口中進進出出了。雄魚一般會含住40枚卵,但最後只會有十來條小魚。)

想要龍魚健康的繁殖,和日常的精心養護是離不開的,小編接下來從挑選龍魚、龍魚沉頭的治療、腸炎的治療、混養的心得這四個方面來淺談一下。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龍魚的繁殖第一步:挑選龍魚。

在挑選購買時,一定要從珠鱗和鱗框的表現來進行判斷。

(珠鱗作為金龍魚品種幼年的區分的特點之一,這裡指的是背鰭下方的細小鱗片。)

過背金龍魚幼年:珠鱗全滿;

B過金龍魚幼年:珠鱗部分亮起,不會全滿;

高背金龍魚幼年:珠鱗不會亮起;

寶石金龍魚幼年:珠鱗不會亮起。

鱗框是龍魚鱗片的邊緣部分,鱗框明顯則長大後魚的金質會強,否則金質並不會強。過背金龍魚幼年鱗框:20-25公分鱗框達到六排是非常不錯的過背金龍幼苗;如果在35公分鱗框還沒有達到六排,即便有珠鱗,也要等上幾年之後才可能真正過背;B過金龍魚幼年鱗框、高背金龍魚幼年鱗框、寶石金龍魚幼年鱗框的表現都不會有過背的鱗框表現好,分別停留在五排和四排。

因為強光、低水位、六面全白缸、藥水等因素會讓寶石等龍魚擁有過背等的表現,但這只是表面的,飼養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嚴重返垢現象,此時真正的龍魚品種才會顯露出來。

結合金龍魚珠鱗、鱗框在幼年時的表現可判斷出其品種:

能夠達到滿珠鱗,鱗框並沒有到達第六排的標準的:就只有過背金龍魚,但並非是極佳的過背金龍魚,有可能需等兩到三年才可成為真正的過背金龍魚;能夠達到滿珠鱗、鱗框到達六排的標準的:真正的過背;能夠達到半珠鱗的標準的:B過,即使頭部有金也要需等待多時後才會有過背的可能;能夠達到沒珠鱗的標準的:高背或是寶石。

金龍的選擇重點是鱗片要整齊明亮,魚的攻擊意識要強,龍鬚要完整,一般我們會選龍鬚又長又直的魚。市場的金龍魚常見分兩種;過背金龍和紅尾金龍,最好只選一種在一個缸養。喜歡欣賞金色鱗片的可以養過背金龍,喜歡觀賞尾鰭的可以選擇紅尾金龍。

小紅龍魚魚鰭的顏色很紅但身體鱗片不明顯,這是正常的,大紅龍魚的顏色會越來越深。要挑選嘴和觸鬚都很紅的魚,選購時要請專業的人幫忙選購和運輸,準備工作要做充分。最好和賣魚的水族公司簽好維護合同,防止買到生物染色和激光染色的贗品。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在飼養龍魚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龍魚有尾上頭下或頭低於尾的情況出現時,就標明你家的龍魚沉頭了。龍魚沉頭應該根據不同的原因進行分類治療,而加強日常對龍魚的觀察和照顧則是預防龍魚沉頭的最佳辦法。龍魚沉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先天性或溫度太低導致魚鰾機能失常

  • 預防方面:要儘量避免日常飼養中水體溫度的突然的大幅度變化。通過減少外界對龍魚的驚嚇以及避免龍魚因撞缸而使魚鰾發生問題。
  • 治療方面:這種情況被治癒的可能性並不大,通過物理固定的方法起的作用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二、運動量減小

  • 預防方面:在飼養過程中適當讓龍魚運動起來,方法比如:用美食誘惑它、增加缸中的造浪泵等辦法,來促進增加龍魚的運動量。
  • 治療方面:用美食誘惑它,提供給龍魚較為寬敞的生存環境,增加缸中的造浪泵並對開關時間加以合理控制。

三、龍魚腹水

  • 預防方面:龍魚腹水導致沉頭的主要原因是,在投餌的時候餌料不衛生或者投餵的食物讓龍魚無法消化。所以在餵食之前應當注意龍魚食物的衛生情況同時去除食物上有可能傷害到龍魚的部分,類似於蝦劍等會傷害到龍魚的部位。
  • 治療方面:病情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可以通過使用老三樣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就需要通過乾淨的注射器抽出龍魚的腹部積水。

四、水質不良

  • 預防方面:在日常飼養中給龍魚提供優良的生存環境,通過換水前應困水來避免水中的氨氮積累過多導致龍魚沉頭的情況出現。
  • 治療方面:通過檢查水質找到問題,以少量多次的換水方式來改善水質。但要注意水溫、pH值等數值的變化,避免造成水體突然劇烈變化。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龍魚腸炎雖說是常見的普通疾病,但依舊有很多魚友在面對龍魚腸炎時會病急亂投醫,若想要治療好龍魚的腸炎就要找出其病因,再對症下藥,一般的治療需要通過藥物進行,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腸炎呢?龍魚腸炎應該怎麼治療呢?病因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因環境引起的龍魚腸炎:

  1. 環境突變而引起的龍魚腸炎,通常統稱為應激性腸炎,包括水質的突然改變、缸內環境的改變、外界的驚嚇等。
  2. 水質變差而導致的龍魚腸炎。因環境引起的龍魚腸炎的預防及治療:因環境引發的龍魚腸炎,一定要在日常中及時觀察水質,為了防止龍魚腸炎,保證缸內環境的乾淨和穩定,儘量或減少避免環境突變。如果龍魚不慎感染應激性腸炎,魚友們不必著急,只需停食、及時調整水質,並不要驚嚇龍魚,短期靜養就可恢復。

二、因細菌引起的龍魚腸炎:

  1. 內寄引發的腸炎,其主要表現為龍魚趴缸、拒食等。
  2. 因細菌感染後引發的龍魚腸炎會令龍魚縮鰭、拖便等,嚴重可能造成龍魚死亡。因細菌引起的龍魚腸炎 預防及治療:內寄主要是因為進食了不衛生的食物,建議餵食前先對食物進行前處理,如清水飼養、冷凍再解凍後餵食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避免內寄發生,患病後因及時使用龍魚專用驅蟲藥驅蟲,三天換水約三分之一。細菌感染則有可能來自於食物或水質,因此平時需要對這兩方面做好檢查工作,患病龍魚如體色無變化,可及時停食,如體色發暗並出現了縮鰭現象,就需要加入土黴素或氟哌酸到食物中進行投餵,連續服用三天左右即可。

三、因餵食引起的龍魚腸炎:

  1. 食物不乾淨,會給龍魚帶來內寄,從而引發腸炎,產生珠串狀的白便,同時伴有矇眼、凸眼等症狀,甚至脫肛、腹水等。
  2. 龍魚消化不良也可能引發腸炎,還會導致龍魚拒食、體色變暗、離群等症狀。因餵食引起的龍魚腸炎預防及治療:餵食前要處理好食物,防止食物本身帶有細菌,同時注意不要投餵牛肉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如果龍魚因食物問題產生內寄、引發腸炎,可使用大白片、治療;消化不良引起的腸炎,可在水中投入痢特靈後對龍魚進行藥浴,在龍魚吃食恢復正常或糞便無異樣後就可以停藥了。只有準確判斷病症、尋找到真正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讓龍魚健康生長。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龍魚的繁殖第四步:龍魚混養。

對於那些想要混養觀賞魚的魚友來說,混養龍魚是個極好的選擇,不過在混養的時候怎麼搭配魚群是其中的關鍵,要懂得挑選適合的龍魚進行配魚。

  • 想要成功進行龍魚的混養,首先要挑選合適的魚只,並不是每一種魚類都適合與龍魚混養,和龍魚混養的常見魚種有:虎魚、飛鳳、國虎、鸚鵡、虹魚、泰國鯽、鴨嘴、恐龍王、七彩神仙魚等。
  • 龍魚喜歡在上層遊動,屬於上層魚,有極強的領地感,儘量避免選擇上層魚與龍魚進行混養。畢竟大家都知道龍魚的生長速度挺快的,混養的時候魚缸要大一點,混養龍魚的密度不宜過大。在選擇混養魚只時,最好選擇與龍魚體型相仿的魚只。

(如果混養魚只較小,並和龍魚的體型差距過大,就會受到龍魚的侵擾,導致混養失敗。)

  • 龍魚混養時,龍魚和其他混養觀賞魚會出現打鬥的情況。出現龍魚和其他混養觀賞魚打鬥時,是龍魚與其他魚只在爭奪領地。因此,當龍魚和其他魚只出現打鬥情況時,除非十分嚴重,否則要儘量避免隔離飼養。

(如果經常性地、一發生打鬥情況就進行隔離飼養,則會延長打鬥時間。混養前可先在缸中投入小魚小蝦,餵飽龍魚,吸引龍魚的注意。)

  • 此外,龍魚混養時一定要擁有強大的過濾系統,能夠保證水質不受汙染,避免龍魚和其他觀賞魚打鬥後受傷、感染,進而引起其他疾病。
鎮宅之寶——龍魚養成攻略秘籍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