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巨匾是兩家的,山西、河南共有

“我是1967年從洪洞杜戍嫁到韓家莊的,韓家莊的張家與杜戍村是老親。”71歲的的古稀老人樊精兒說道。張家的後代張寶元是丈夫家元的哥,那個年月物資奇缺,木材更缺。公婆年事已高,就是哥哥寶元主事。定婚後曾來過張家,南廳的巨匾還在那掛在著。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在抗日戰爭時期,父親樊全信是二戰區洪洞縣的一名工作人員,他曾經告訴我,當年曾在張家南廳生活居住。日本人佔領洪洞後,洪洞民國政府就搬到了韓家莊”家元的妻子樊精兒說。後來日本人掃蕩時,日本人的炮彈將張家的門樓打了一炮。她只所以能嫁到韓家莊張家,除了有老親一說,還有父親對張家為人處事的好感。父親也曾對她說過南廳那塊巨匾。

家元將她娶到家時,新房是張家的東房,從外邊看特別漂亮,走進房內顯得特別的窄小。木質的廈棚讓人壓抑,火爐與火坑佔據了房間的大部分,一個櫃子放在屋內。

“兒子今年也50歲了,當她拉開櫃子,看到一米七八的立柱上有密密麻麻的漢字,意識到‘新傢俱’是用舊木材做的”樊精兒回憶。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樊精兒回憶往事

當她到南廳時看到父親說的那塊巨匾早無蹤影。這時公公張秀臣與婆婆和哥哥寶元才告訴她,她的新櫃子就是那塊巨匾做的。

“後來河南的親戚來到韓家莊,向公公張秀臣與婆婆追問匾的下落”樊精兒說,那時才知道巨匾是山西、河南兩家共有的。礙於木已成舟和公公張秀臣與婆婆誠懇地向河南親戚解釋,河南的親戚才說了句“用她也得通個氣嗎?”

櫃子抵了工錢

“我的公公張秀臣兄弟三人,二弟過繼給杜戍村,老三小小地給了明姜,他不知道韓家莊張家的事,老三現在在西安,解放後在一家軍工企業工作”打開話匣子的樊精兒說。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修葺一新的韓家莊魁星樓

現在住的房子是兒子們在丈夫家元和她修建房屋的基礎翻蓋的。她與丈夫家元第一次建立房時33歲,那時大兒子才13歲,時間大約為1980年。由於經濟收入有限,房子建立成給建築工匠的工錢不足,就將那櫃子給了工人,當時作價100元。

“後來河南的親戚去世後,後人將骨灰盒抱回入了祖墳”樊精兒說。而河南親戚後人也沒有提及那巨匾之事。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通背拳傳承是韓家莊學校的夢想與希望

當筆者向樊精兒說只有傳授治國理政理念、治理國家技術的才能享受到“醫國長春”的美譽,而且送匾的又不是一個人時,她點頭表示贊同。

這時筆者想到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與韓家莊張茂齋同為洪洞通背拳第二代傳人的賀懷壁的孫兒賀毓龍考上清大學時,近代著名書畫家董壽平的爺爺董文渙牽頭,眾鄉里向賀家敬送了“策名天府”巨匾。當時賀懷壁的孫兒賀毓英憑藉一身絕世武功服務於洪洞杜戍董家,而且賀毓英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武林傳奇故事。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通背拳傳承是韓家莊學校的夢想與希望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通背拳傳承是韓家莊學校的夢想與希望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通背拳傳承是韓家莊學校的夢想與希望

洪洞(原趙城縣)馬牧許知源在咸豐四年(公元1854)重錄洪洞通背拳時記載:洪洞通背拳第二代傳人張茂齋將通背拳傳給其子逢巒、逢原和女婿吉曉林先生。張茂齋、賀懷壁得通背拳真傳,賀懷壁手下的學藝者數不勝數,有好幾百人,得真傳乃洪段郭子聖及北平施繼文。而施繼文在給許知源重錄通背拳一書作跋時說:十五歲習練劍術,二十歲習四手才來到洪洞,剛開始跟隨張茂齋學習,後來跟賀懷壁,到現在(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有30多年時光了……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韓家莊重大的民俗活動

以上文字記載說明萬安鎮的韓家莊、賀家莊在清代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及民國年間是洪洞通背拳傳承習練的中心。時至今日,韓家莊學校(國學)武術進學校也是風生水起遠近聞名。韓家莊還千年走親的重要村莊。因為舜帝姓姚,名重華。她的繼母是韓家莊人。舜帝和堯的二位姑娘與舜結婚後孝敬美德的典故在這裡是家喻戶曉。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韓家莊重大的民俗活動場景

而“醫國長春”巨匾為山西、河南共有,說明洪洞通背拳在當時也傳到了河南。“長子不出門”這是我國孝悌文化的精粹。在萬安韓家莊佛廟的西殿樑上有張逢巒的名字,在光緒癸已(公元1893)記載張逢巒與韓希愈在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修建該村三官廟東廈房一事,村中獨不見“張逢原”之人的行蹤。洪洞流傳的文字記載與村中文物記載,這絕對不是巧合。張家在從事保鏢行業時,“張逢原”留到了河南,張家將洪洞通背拳這門治國的絕技留給了中原大地,因此才河南向張家贈予“醫國長春”的事實。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韓家莊的威風鑼鼓也是遠近聞名

公元1833年,吉曉林重錄拳譜並作序,也就是說,早在此之前,洪洞通背拳拳譜就在平陽大地,汾河兩岸廣為流傳,公元1854年,許知源重錄通背拳拳譜,施繼文作跋,許知源的弟弟許興源也作序,序中介紹的故事,家譜人物的巧合,結合公元1936年洪洞高公村樊一魁大師編著,由洪洞榮義堂石印行印刷出版的八卷《忠義拳圖》,都證明洪洞汾河兩岸槐鄉兒女為謀生學拳、為防身自衛學武,他們農閒學武護鏢與時下的外出打工謀生是一樣的道理。而擺放在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博物館中的拳譜是文修堂、兩儀堂抄本,它們均晚於“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吉曉林重錄拳譜並作序”(注《太極拳史》第80頁對陳家溝拳譜史作了詳細分析)。該館存放的“河北永年縣誌”無非是要證實“楊祿禪”三下陳溝的說法。而《太極拳史》83頁、84頁記載:“通背拳與通臂拳通稱,也叫長拳,起源可追溯到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然而明戚繼光《紀效新書》中的《拳經捷要篇》含有洪洞通背拳中大部分拳勢。《紀效新書》成書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刻印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可見通背拳的起源比明萬曆還要早,可上溯到明嘉靖年間之前。”

山西臨汾:洪洞尋找“醫國長春”巨匾(之三)

由王志鈞著、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2013年6月第2次印刷《中國太極拳史》一書181頁至186頁介紹:“近代史上陳家溝地主武裝殘酷鎮壓太平天國革命軍”“陳家溝地主武裝鎮壓晚清農民起義軍捻軍、長槍會”與馬牧許知源在咸豐四年(公元1854)重錄洪洞通背拳時間上的巧合及河南人贈送張家“醫國長春”巨匾上的巧合,難道是張茂齋及他的兒子(張逢原)將洪洞通背拳這門治國絕技傳到河南,傳到陳溝,由河南人民、由陳溝人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了該拳種?

以上觀點僅是筆者近10年來挖掘整理洪洞通背拳史料過程中猜測,供廣大讀者商榷。此外張家在河南的親戚如果看到此文章,希望回家看看相互走動,回憶回憶先祖不屈不撓的傳承國粹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