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文|浮萍

3年前謝滌葵從湖南衛視離職,帶著《爸爸去哪兒》總導演的光環,也開啟了廣電人的離職潮。

兜兜轉轉三年,期間也做過許多的嘗試,能看的出他在綜藝領域的創新願望,但結果總是不太理想,如今他還是把自己拉回到熟悉的親子賽道,和優酷一起推出親子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希望借自己成名作再次翻身的意圖十分地明顯。

但是在暑期檔監管十分嚴厲的情況下,這部綜藝原定於昨天(7月26日)播出,但是因後期製作的理由延播一週,改成8月2日播出。

這不是孤立事件,此前優酷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燦星的《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目都因各種理由延期,讓人深感內容製作方和播出平臺的不容易,能夠安全播出成為最大的心願。

但這次似乎有所不同,可能炒作的因素大過監管的因素。

謝滌葵重回親子賽道,安全程度大增但也壓力倍增

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節目賽道中,是謝滌葵最安全的做法,其本質上和經典IP翻拍並無二致:擁有成熟的節目運作機制,可以避免出現重大失誤;有一定的流量保證,對於謝滌葵、《爸爸去哪兒》市場還是認可的,也增添了幾分期待。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最安全也意味著壓力最大。

作為親子節目中第一個現象級綜藝,《爸爸去哪兒》已經深深地銘刻在觀眾的認知裡,即使收視率不斷式微、從電視綜藝轉成網絡綜藝,但是《爸爸去哪兒》每一季依然會受到全社會關注。

紅利吃盡的情況下,同類型的《想想辦法吧!爸爸》必須要差異化、做出足夠的創新力才能夠吸引眼球、獲得關注,這是在綜藝同質化中最難的事情,所以才更顯節目的難度。

所以這個時候總導演謝滌葵應該是最忐忑和焦慮的一個,如果這個曾經自己賴以起家的節目做不好,很容易透支市場的信任,創業還在繼續,已經陸續和愛奇藝、騰訊視頻合作過的他其實選擇已經不多了。

從目前對外接受採訪的資料來看,謝滌葵新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的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一是主打24*24概念。就是一天24小時拍攝、連續拍攝24天,這種高強度、無時間死角的拍攝方式可以記錄下嘉賓的真實反應,突出真人秀的“真”,以區別於現在真人秀節目普遍的“劇本人設”,至於最好能否貼近嘉賓的真實生活狀況,因為還沒有播出,效果不得而知。

二是增加母親的角色。此前的《爸爸去哪兒》是純粹的父親戲,媽媽只是偶爾探班,但是這次母親的介入將會更深度一些,增加了節目的副線。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期,炒作大於政策因素

對於節目的延遲播出,雖然節目官微解釋因為後期原因,需要進一步精心打磨和調整,所以延期播出,但是外界並不輕易相信。

因為最近監管部門已經兩次發表談話,嚴打暑期檔綜藝領域方面的不正之風。

第一次是正式的文件《通知》,明確指出:對於偶像養成類節目、社會廣泛參與選拔的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要組織專家從主題立意、價值導向、思想內涵、環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確保節目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努力共同營造暑期健康清朗的網絡視聽環境。

受這個政策的影響,網綜《明日之子2》和《中國新說唱》被傳言將會停播,但是最終還是正常播出。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另一些節目則沒有那麼幸運,其中《真相吧花花萬物》《週六夜現場》被下架,《中餐廳》《中國好聲音》也相繼延期播出,市場開始瀰漫著焦躁的情緒。

第二次是近期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在會見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一行時再次強調進一步調控治理綜藝娛樂、歌唱選拔、真人秀節目,堅決治理追星炒星、泛娛樂化和高價片酬問題。

這是總局領導再談綜藝過度娛樂化的問題,也被解讀為再次加強監管的信號。

因此這次《想想辦法吧!爸爸》的延期播出就被解讀很可能是政策原因,而後期調整隻不過是一個幌子,不過文娛商業觀察認為很可能不是這麼單純,而是附加了一些炒作的成分。

因為時間很詭異。

節目一直宣傳的是7日26日播出,但是在26日早晨也就是距離播出不到12小時的時候才宣佈延期到8月2日;但是參與嘉賓李承鉉25日中午就發微博表示“還要再等一週……”,疑似是對播出時間的回應。

《想想辦法吧!爸爸》延播,炒作大於政策監管

在25日晚間相關媒體發佈的總導演謝滌葵的專訪中,也明確表示節目將於下週播出,這說明節目組早就知道並且早就計劃好8月2日播出,卻故意不提前出來解釋,非要等到迫在眉睫的時候再說。

硬帶了一波宣傳節奏,意圖很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