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蘇州GDP能超過全國除了廣州外所有的省會城市?

龍建源


蘇州經常去,以我對蘇州的觀感,蘇州人厲害,地利也好,有湖,有平原,適合茶桑,種出的米也好吃,太湖太出物產了,以農耕文化而言,地利人口無出其右!

現代以來,農桑逐漸落寞,但長期的經濟發達給了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最大的財富就是教育出的人才,很多很多,人很聰明很聰明,女性格外甜美妖嬈,有了這些人,有了歷史留下來的園林和傳說,這個城市就註定不會落伍。

至於質疑蘇州市區,那是常識匱乏的表現,上海吸引了大量外資,外資建廠則定在周邊,要麼上海鄉下,要麼蘇州,去上海鄉下當時是找不到足夠的人才和交通基礎,到蘇州一看,人口素質很高嗎,懂外語的不少,識字的更多,關鍵蘇州的郊縣要比上海的郊縣發達和適宜生活,那的女子溫婉可人,能留住外來打工人員的心!所以定在蘇州。

由於蘇州市區官員基本素質很高,一不會搶郊縣資源,二注重保護市區古蹟,三很放權給各個縣級領導,既培養了大量經濟管理和發展的高級人才,也解放了行政束縛。是很高級很高素質的管理。

蘇州是改革開放以後最早有打造旅遊城市意識的城市,蘇州園林很早就出名了,絲綢那是舉世聞名。那就是蘇州科研宣傳打造的名片!以史來論,論園林,南京原本更有名,論衣繡華美,雲錦排名也在蘇繡之前!但蘇州最先闖出名氣,且世界聞名。

蘇州固然有上海的便利,但自身的素質也是極好的!這點和深圳不同,深圳是總設計師畫圈的,舉國之力,蘇州沒有,連省級領導都不常去,更是沒有什麼資源傾斜,蘇州能夠發展成這樣,要感謝蘇州的人民,還有那裡的官員素質!當然國家是公平的,也提撥了大量的蘇州官員,一任任的縣級幹部都陸續升至省級以上了!

至於廣州,那是純貿易都市,純屬佔了國家開放這個便宜,我在廣州看到的金牙,粗鏈子,紋身之多,讓人很不舒服。那邊的粵語給講出很囂張的感覺實屬低素質表現,太多的村民因拆遷和集體租房而暴富,早茶之興盛可以看出那的人好吃懶作的本性。

廣州是靠外地人和國際友人撐起來的純外貿城市,如果中國外貿受阻,廣州的不利影響要大於蘇州,蘇州的工廠轉內銷是方便的,廣州轉內銷沒有地理優勢,江浙滬包郵,華東包郵那個不是一般二般的殺器,至少我一般都選江浙滬包郵的!

廣東那邊的當地人素質相對要低不少,還不愛學習,好賭好女人,打架偷搶毒太惡劣,長久十分不利,珠三角被超越是必然,被淘汰都有可能。

所以長遠來看,長三角就是中國的未來,無論經濟還是人口素質,古時候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而在長三角中,蘇州的未來在第四的位置,略低於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的現在確實會受外資撤離的影響,但內貿也會有效補償些,我認為現階段蘇州要重拾農桑,工業也要減少用地,甚至要拆工還田,這麼肥沃的土地理應養育出更多的孩子和人才!這才是國家之福,蘇州最大的貢獻,一個國家知名的院士抵得過10000億GDP,一個有知名成果的院士抵得過3000億的GDP,一個對國防,教育,醫藥有突出貢獻的院士就是我們國家的脊樑,是民族的象徵和最偉大財富!

我覺得我們的國家媒體更應該常常排一些各城市籍貫的院士人數幫,多排排出各級院士和世界級專家的中學榜,大學榜!這才更能說明實力,更能說明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南京,蘇州,北京,杭州,上海等市的學區房問題,代表著這些城市的人民和政府都有著長遠眼光,未來一定是屬於他們這些城市的,國家是離不開他們的,民族是要感謝這些城市的,他們很偉大!



眼看過去未來


蘇州被譽為最牛地級市,目前的綜合經濟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而十幾年前,蘇州的經濟實力比重慶、天津還要強,一副要超越深圳,咄咄逼人的架勢。

當年,蘇州與溫州、泉州、東莞、佛山、珠海組成了中國地級市中的明星陣容。其光明勢不可擋。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購買力下降,中國沿海城市的出口量下降,導致蘇州經濟發展受困,先後被天津和重慶兩個直轄市超越。

蘇州的崛起,其地理位置是主要原因。改革開放後,大量的外資湧入上海,蘇州憑藉著靠近上海的優勢,也獲得了海量資本,工業、製造業就這樣一步步做強做大,再加上其自身的厚實底子,一下躍升到了城市排行榜的前列。

但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受到震盪,購買力下降,歐洲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開始減少,海運城市港口吞吐量開始減少,蘇州、寧波、大連、青島等城市的經濟都受到了影響。

蘇州又苦於城市級別不夠,沒法獲得更多的政策紅利,所以相比於青島、大連、寧波、廈門這些計劃單列市,經濟重創的更厲害。

但是,對於蘇州的經濟,我依然看好。因為,蘇州仍在上海周邊,有這個高能力高級,高行政級別的城市作為依靠,蘇州往後的發展至多是被省會南京超越,其最牛地級市的位置恐怕長時間內仍無城可撼動。


天天說錢


蘇州明朝和清朝就是全國的經濟中心,是全國GDP最高的城市,那時上海只是蘇州的小弟。

蘇州在歷史上從來都是發達富裕的地方,清朝達到頂峰,成為東半球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所以,蘇州的基礎不是一般的雄厚。而後來上海崛起,取代了蘇州的地位,蘇州曾衰落一段時間。

但蘇州即使在最低谷時期,在全國的排名也很高。後來由於蘇南模式的興盛,大量民營和鄉鎮工業的興起,蘇州迅速追了上來。

改革開放後,蘇州憑藉著外資經濟的發達,經濟地位迅速提高,曾經僅次於北上廣深,高於兩個直轄市天津和重慶。後來那兩個直轄市由於政策優勢超越了蘇州,但真正的人均GDP蘇州都要高太多。

蘇州按現在的趨勢,很快就可以超越天津,全國GDP排名第六。排在蘇州上面的,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和一個直轄市重慶,排在蘇州下面的是除廣州外所有省會。

蘇州是最特別的一個城市,不僅總量高,人均GDP也是全國僅次於深圳,高於北上廣。而且縣域經濟發達,下轄的四個縣級市都是全國十強縣。其實蘇州市區GDP也很高,並不是依靠縣級市,純市區GDP也要超過合肥和西安這樣的省會。

歡迎關注堅果旅行,獲取更多有趣實用乾貨知識


堅果旅行


首先蘇州既不是特區,也不是副省級城市,就一普通的江蘇省地級市,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7319.51億元,超越的除廣州外所有的省會城市,同比名義增長11.92%,全國排名第七, 人均GDP為162664元,位列我國非資源型城市第二,僅次於深圳,無愧於中國第一地級市。

蘇州能取得這樣的經濟成就可謂舉世矚目,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t蘇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我國第一大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區域,毗鄰我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上海,改革開放以後優先接受大上海的經濟輻射、產業轉移,製造產業非常發達,蘇州工業園的建立更使蘇州經濟如虎添翼,GDP總值曾一度全國前五,直逼廣深,近年來才被直轄市重慶、天津超過。

第二,\t江南地區平原居多,自古富庶,上有天堂,下游蘇杭,千百年來都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蘇州交通非常便利,縣域經濟實力強勁,下轄四個代管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個個如同經濟猛虎,全部進入2017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前十,崑山更是排名榜首領跑排行榜。


綜上所述,雖然蘇州行政級別低,但其實蘇州已經具備一線城市的經濟實力,無論是GDP總量,人均GDP還是居民收入,均排在全國前列,因此蘇州GDP總量超越了除廣州外的所有省會城市確實值得我國所有地級市學習,當中國出現了10個以上具備蘇州經濟實力的地級市齊頭並進時,那中國就真的是富強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不如隨風


謝邀,為什麼蘇州GDP這麼高?1.7萬億元。但這高GDP沒有為蘇州帶來強大的影響力。

(1)蘇州經濟內部整合性很差:下轄的張家港、常熟、崑山、太倉都強,但與蘇州主城區的經濟整合程度不高。

(2)太依靠“大上海”:很多企業都選擇將總部設在上海,而把廠房設在蘇州。

(3)沒機場:連珠海這種三線城市都有很大的機場,但蘇州沒有,蘇州GDP是珠海的7倍,相當於7個珠海。

(4)人均GDP的PK:蘇州人均GDP為14.5萬元,僅次於深圳,位列全國第2,遠超北京和上海。

(5)收入PK:深圳的有錢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深圳本地人人口很少。但蘇州本地人非常富裕,外地人基本都是打工的。

(6)總GDP的PK:蘇州GDP全國城市排第7,僅次於北上廣深和重慶天津,江蘇省第一,超過全國除了廣州外所有的省會城市。


火眼看科技


重慶8.23萬平方公里,比江蘇省的10.23萬略小一點,比寧夏的6.64萬要大,比海南省的3.4萬更大,怎麼能放在城市排名,完全是一個省的面積,怎麼能放在城市排名。

行政級別低是蘇州難以發展做大的最大障礙,如果給蘇州計劃單例,或省級城市地位,蘇州必將與杭州一樣突飛猛進,快速發展壯大。一個地區的富裕主要看國家的政策,國家讓哪裡富哪裡就富,國家讓你富,一個小漁村立馬都能變成大都會。蘇州本來在明清就是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和現在的上海一樣,現在只不過被打壓的厲害,被其他城市超過了而已。



吳語區的的城市都為蘇州的經濟繁榮而高興!再接再勵!不斷進取!把江蘇省的榮耀之所在從南京(徽京)手裡奪過來!把吃裡扒外的南京踢邊緣化!讓它去守著浮誇的名號。蘇州憑自己本市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好在有江陰(張家港)、崑山、太倉、常熟等經濟實力極強的縣級市併入蘇州後,才有今天的實力,同時它東靠上海作後盾,西面依靠無錫、常州、鎮江、南京等蘇南經濟發達地區作動力,這是它的地理位置優越所決定,就蘇州本市的數據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蘇州的規劃不經過省政府就能直接通過的嗎?地理位置離上海近,拉GDP的好地方。沒有省會的授意刻意發展,蘇州也就那樣了。江蘇省最富裕的地方都是越靠上海越有錢的,由此可見真正的功臣不是蘇州而且上海。上海發揮了直轄市的最大作用蘇州,是國家重要經濟區長三角區的作坊區,這是國家給蘇州的定位。蘇州人還是別做踢南京吞上海計劃單列等的春秋大夢了!引用金庸小說人物,蘇州就是鐵頭莊聚賢,讀了本秘笈就武功突飛猛進,阿紫讓他打誰他打誰,讓他跪著不站著,不把天下豪傑放眼裡,到頭來被喬峰廢了武功。小人得志永遠不要高調!


春日盛宴


首先,題目問得就有問題,因為排在蘇州前面的還有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深圳,而不只是廣州!

蘇州,作為一坐歷史文化名城,本來歷史基礎就特別好,歷史上就重學重商,是明清時期徽商主要的移居目的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蘇州園林的建築風格得到驗證),加上濱江近海的地理位置,開放得較早,且緊臨上海,因而成為上海的加工工業承接地。

如果,僅僅如此,還不足以解釋蘇州成為我國屈指可數的經濟強市的原因,因為,同樣緊臨上海的浙江嘉興,卻沒有發展成為和蘇州一樣的經濟強市!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且在民國時期就商業發達,作為資本家很少願意留在大陸等待解放。因而很多蘇州資本家追隨蔣介石移居臺灣,這些臺商後來成為蘇州開放搞活的生力軍——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蘇州臺商眾多的原因了!

眾多的臺商不僅為蘇州帶來了資本,還帶來了在當時的我國來說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管理理念,更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觀念。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緊臨上海的嘉興沒有發展成和蘇州一樣的經濟強市,同樣也能解釋為什麼緊臨北京的廊坊和保定卻沒能發展成經濟強市的原因!

如果沒有眾多的臺商入駐,蘇州的今天不見得比嘉興強多少!先進的生產方式,高效率的生產力,讓蘇州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從而承接了更多訂單,加之濱江近海的地理位置,讓蘇州擁有了比嘉興、保定和廊坊更強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是作為政治和文化中心來建設的,而上海是作為經濟中心來建設的,這也就導致了保定和廊坊,雖然也緊臨北京,但相比於緊臨上海得到的加工分流明顯差得多。而同樣緊臨北京的唐山,由於瀕臨渤海灣,得到了北京的產業分流,經濟發展明顯強於保定和廊坊!

所以,總結下來,蘇州能夠發展成為我國屈指可數的經濟強市,主要原因還在於:

1.歷史承接了商界(徽商)精英移民,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蘇州比別的城市更容易出人才的原因了!

2.雄厚的歷史基礎——徽商本來就重商,因而解放前蘇州商業發達,資本家眾多。

3.由於歷史上資本家眾多,而擁有數量龐大的華僑和臺商。

4.濱江近海的地理位置

5.得政策開放優先。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南京、揚州、鎮江、無錫和蘇州,是歷史上徽商移民主要承接地——徽商的主要特點就是重商重學。也就是說,這一帶是徽商中的精英聚居地。這也是為什麼相比於別的地方,這些地方更容易出人才,特別是高端知識分子(比如,院士很多),但是,相比較而言,不容易出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這是受徽商的文化傳承所影響的必然!

特別聲明:本人所有文章,皆為本人原創,不經本人同意不得轉作它用。請尊重知識勞動,謝謝!


鄭瑞文2015


先上一張蘇州的路況圖,蘇州8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高速公路就將近600公里,已經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路網!試問,在這樣的地方投資,還用考慮區位問題嗎?離上海又那麼近,上海地鐵都延伸到崑山了,還有比蘇州更好的地理位置嗎?整個是上海的後院加工廠!居住環境又好,蘇北稍微有錢點、有眼光的人,誰家不去蘇州買房子啊?蘇州強不是那一個局部地方強,也不是哪一個單項強,蘇州是全方位的強!旅遊、教育、工業、航運、農業、養殖業全面開花!蘇州還隱藏著很多高科技上市公司,牽扯到敏感性我就不點名了。去過全國那麼多地方,各方面發展區域競爭那麼激烈的,非蘇州莫屬!百強縣排名,張家港也曾領先過,崑山現在領跑,但是常熟、太倉也沒掉隊各區縣全面競爭不甘落後。其他城市整天做夢趕超蘇州,先學學蘇州的競爭模式,再來說趕超蘇州吧!蘇州是開放的蘇州,包容的蘇州,蘇州只要保持這份氣度,其他地級市就永遠也別想超過蘇州!強者恆強,千古不變的道理!


踩小板凳揪牛尾巴


蘇州,作為魔都上海的衛星城,發展的優勢、機會比一般城市更多。蘇南較早地發展市場經濟,因此其民營經濟實力,較其他地區強。作為蘇南的龍頭老大,蘇州確實很早就享受了市場經濟的紅利。


紅谷新視界


縣多。它現在和隔壁城市無錫相比,除了GDP總量,還有好多落後。比如,2017年經濟增長率無錫為7.4%蘇州為6.9%。2018年第一季度無錫GDP增長率達7.6%,蘇州卻走下滑路,GDP增長率僅6.5%。2018年人均GDP無錫已超越蘇州,重回江蘇第一。地均GDP,也就是每平方公里GDP產出無錫已多年江蘇第一,蘇州在這方面從來沒超過無錫。無錫還是中國第一個全域文明城市,而蘇州還沒達到。無錫還是江蘇第一個,全國第十二個森林城市。蘇州到目前為止還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