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等的那顆「中國芯」,阿里馬雲給了希望

中美貿易戰和中興禁售事件,讓美國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成為了全球的焦點,有看熱鬧的,還有也想來插一腳的。不過其中有一點是很好的,中興禁售事件沒有讓我們更多的討論中興,而是由表及裡,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了這件事情背後的東西,我們和美國的差距,核心技術就是半導體技術,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芯片。我們使用的智能手機芯片幾乎全是高通的,個人電腦以及服務器的芯片,主要是CPU使用的是Intel的,可能你要說華為的海思,海思採用的是臺積電的製程工藝,用的是自己基帶,華為是一家通信設備生產廠商。

我們一直等的那顆“中國芯”,阿里馬雲給了希望

2016年,我國進口芯片總額達到了2300億美元,是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就在美國宣佈禁止向中興出售芯片後,美國的芯片公司股價跌了,而國內芯片公司股價卻漲了一波。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智能設備,芯片幾乎全是進口。拿智能手機芯片CPU高通來說,因其霸道的專利授權協議還遭到了我國的處罰,只是最後美國又從中興身上罰回去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國芯片的自給率不斷提升,但在很多領悟還存在較大差距。想要擺脫這種嚴峻的形式,自主創新才是最優選。

我們一直等的那顆“中國芯”,阿里馬雲給了希望

我們一直等的那顆“中國芯”,阿里馬雲給了希望

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支持,更離不開科技公司示範帶頭效應。阿里巴巴就在此刻做了一個很好的模範。阿里旗下的達摩院就要自己開發AI芯片,雖然去年才成立,但是大公司就是不差錢,迅速籠絡了全球頂尖的優秀人才。阿里其實2015年就投資了多家芯片公司,其中中天微就在其中,此次全資收購,可能是中興事件加速了阿里製造芯片的進程。不過這個時間點收購選的很好,打出了一手好牌,不僅提升了阿里在國人心中的形象,更能拉動阿里的股價,更搶佔了先機,給其他互聯網公司起到了帶頭作用,相信很快騰訊就會有所動作了。

我們一直等的那顆“中國芯”,阿里馬雲給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