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羋月的原型即秦宣太后,她是中華歷史上少見擴張型女王。和只擅長宮鬥內鬥守成的武則天相比,她顯然更勝一籌。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武則天

秦昭襄王剛上位的時候,年幼無知,而當時秦朝正處在亂世之中,七國紛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於是宣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她雖是婦道人家,但其行止見識,皆在當時男兒之上,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在她執政的歲月裡,她攻滅了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奠定了秦朝霸業的根基,她去世之後葬在芷陽驪山,遠離是非的塵囂,忠骨埋青山。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只列舉她的一件事,便知道她的政治手腕如何厲害。當時歷史上七國之一的韓國,請求她出兵援助。於是發生了這段對白。

《戰國策·韓策二》記載:宣太后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扳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姿勢如下圖: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以其髀加妾之身……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盡置其身妾之上……

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 宣太后對從韓國過來請求援助的使者尚子說:妾身服侍先王時,先王用大腿壓在妾身上,妾身疲倦得不堪忍受。但是先王整個壓在妾身上,妾身就不覺得重了。為什麼? 因為這對我有利。你讓我幫助韓國,救韓國於水深火熱之中,可是,這要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糧草。 為了解救你們的危險,我們每天都要花掉上千量黃金的軍費。 如此昂貴的代價,你,給我什麼好處呢?

這句話讓韓國的來使目瞪口呆。 這次談判顯然易見,易見佔了上風。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她也曾如花般嬌羞

秦宣太后也曾經是如花般嬌羞的少女,可為了在這個圈子裡混下去,為了保護她的國家,她必須要扮演出兇相。既然當不了被人保護的公主,那就成為女王!

溫室的水仙固然嬌媚,但像秦宣太后這樣的鏘鏘玫瑰,在風霜中傲然盛開堅韌不屈,更讓人尊重!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懸崖上的花,一如堅韌的她

我想起一千年後的歷史,紛亂五代的那個花蕊夫人,她雖然是一個女流之輩,但也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亡國之際,所有男兒都投降的時候,她曾寫下這樣一首絕命詩,讓人尊敬。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我想起歷史上的八百年後,明亡,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和他的丈夫錢謙益相約在湖中央自殺殉國。哪知道錢謙益半路突然說水太冷,潛臺詞是貪生怕死。心灰意冷的柳如是自己跳下去,被救上來,醒來又看到錢謙益唸叨著頭皮癢,結果他就把漢人的頭髮剃掉,變成了清朝的鞭子,成了清朝的降臣,柳如是從此再也不見錢謙益。雖然她只是一個娼妓,但她的民族氣節,卻比文學泰斗更令人尊重!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無獨有偶。歷史記載,凱撒大帝攻破一座城池的時候,“大發善心”,他下令:所有的女人都可以揹著最珍貴的東西離開。結果毫無例外的,每個女人都用柔軟的身軀,揹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蹣跚前行!看到這一幕,凱撒這樣鐵血的硬漢也不禁心軟,於是放棄了屠城。

她是《羋月傳》的原型,性格奔放的她用姿勢向大臣比喻國事

女人勇敢起來,沒男人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