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初婚年齡逐年推遲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與你想的一致

中國初婚年齡逐年推遲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與你想的一致

平均結婚年齡逐年推遲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前幾天,民政部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結婚大數據:2018年一季度全國登記結婚301.7萬對,相比去年同期,結婚人數再次下降,下降比例為5.7%。離婚登記97.4萬對,增幅有所減緩,上升比例為1.7%。

關於結婚和離婚數據的變化趨勢,其實是近十多年的大趨勢,一個下降,一個增加,那是一個很穩定的趨勢。

然而,在這兩大數據趨穩的前提下,還有一個數據也是相當穩定的,那就是中國初婚年齡逐年推遲那也是一個穩定的趨勢,從上世紀70年代男女平均結婚年齡在21歲左右,到2015年卻達到了平均26歲,而到了今年,經濟發達的江蘇、上海等地區的初婚年齡更是在32歲以上,有的城市甚至到了平均34歲以上,僅江蘇一個省就有13個城市的平均初婚年齡超過了30歲,而且這是一個可以預計的在以後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個穩定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初婚年齡會逐年推遲呢?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應該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中國初婚年齡逐年推遲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與你想的一致

漫長的學歷教育和就業壓力直接推遲初婚。

一是中國學歷制度太長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家知道,中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走向社會,那是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而他們主要就在校園中度過,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畢業,不包括幼兒園階段,小學到高中畢業由過去的9年制延長了現在的12年制,而且現在的大學一般都是本科,又要經過4年,所以,即使後來上學年齡提早到6歲,現在,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一般要到22歲才畢業。而我們都知道,雖然大學時期是允許戀愛,也允許結婚,但現實是大學期間雖然戀愛普遍,但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幾乎都不贊成他們結婚,大部分的高校甚至反對學生戀愛,更不用說結婚了。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解釋,漫長的學歷制度應該是推遲中國初婚年齡的重要原因。

二是中國就業的壓力巨大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因。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考上大學意味著就有了工作,所以,那個時候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小,大學畢業之後基本上就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穩定的工作就有了穩定的收入,就能夠進入戀愛和結婚階段。然而,進入新世紀,大學不包分配,大學生畢業到就業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而且中國一直就是就業壓力大,所以,大學畢業遠不是中國孩子走出校園的終點,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繼續讀碩士、博士,即使很順利,那也至少需要4年時間,這樣,這些孩子畢業年齡至少就達到了28歲,而那些大學畢業就步入社會的大部分孩子,他們要通過各種考試進入一個穩定而理想的工作單位,那同樣需要時間,能夠大學畢業就考上理想的工作,比例並不是很大,大部分的要到26歲以後才能做到,更何況,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只有進入體制內單位才算正式就業,所以,那些在體制外工作的孩子,他們一般在考進體制內單位之前依然在努力學習,希望考進體制內單位。正是因為就業壓力如此巨大,那當然會推遲他們初婚的年齡。

三是普及高校讓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去讀大學是一個廣泛的原因。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考上大學的比例是相當低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大部分的孩子在讀了初中、高中之後就進入了社會,這大部分的孩子結婚年齡要比那些讀大學的孩子結婚年齡要低,從而拉低了中國初婚的年齡。然後,進入新世紀,推行9年義務教育,而且絕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普及高等教育,無論這些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也無論這些孩子是否願意,那高中畢業後都能夠進入各種各樣的大學就讀,因為父母會逼著他們去讀,正是因為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去讀大學,那大學畢業後再結婚,當然要拉高平均初婚年齡。

中國初婚年齡逐年推遲的真正原因,是不是與你想的一致

只漲不跌的房價阻止了年輕人結婚的慾望。

四是房價的逐年推高更是初婚推遲的直接原因。中國人結婚最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房子,而從新世紀開始,中國房價的基本規律就是隻漲不跌,並且增長的幅度遠遠高於工資的增長幅度,現在,無論是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四線甚至是縣城,房價增長得離譜,所以高得離譜,對於絕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十年的工資收入基本上買不上一套房,所以,買一套房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有的甚至要用上父母一生的積蓄,還有自己未來幾乎一生可預見的工資,如此高的房價,又怎能讓那些孩子敢結婚?不要說是丈母孃推高了房價,也不要說是丈母孃逼得女婿買房子,現在,絕大部分的男孩子會自覺的意識到不買房子,絕不結婚,因為這也是男人最基本的責任,連讓老婆居住的地方都不能夠做到,那談什麼讓老婆幸福生活呢?所以,房價不跌,要想適婚男女提前結婚,那是不可能的。

五是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那是導致初婚逐年推遲的深層原因。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提高,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中國人均壽命已由過去的不到50歲發展到現在的近80歲,已經增長了近一倍,所以,現在的孩子即使是大學畢業,那依然還是孩子,再加上現在普遍都是來自獨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他們根本就很少意識到要承擔家庭責任,一直認為現在還小,即使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他們的理由大部分是“急什麼,我們還小,早著呢。”而且他們也有他們的理由,如果20多歲就結婚,自己老了,孩子也老了,真到了老的那一天,誰來照顧你?如果40歲左右生孩子,那將來自己80歲的,孩子正好40歲左右,還正年輕,可以照顧他們,所以,他們有推遲結婚很正當的理由。而這個原因是深層的原因,也是人類共有的原因,所以,推遲結婚那是人類共同的趨勢,壽命越長的國家,初婚的年齡那當然是越遲。

所以,面對初婚年齡日益推遲,有專家就指出,中國男女初婚的年齡要降低,將法定結婚年齡提前到18歲,與成年時間一致。丁丁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實不會隨著他的想法而改變,可以這麼說,無論中國法律對於初婚的年齡如何修改,在以上五個方面沒有根本改變的前提下,初婚年齡推遲的整體趨勢那是不可能改變的,更何況,現在人們的觀念已經改變,結婚意味著責任,意味著麻煩,意味著付出,而希望承擔家庭責任的人越來越少,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