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遭強制站隊 5G標準投票實是惡意抹黑

聯想5G投票事件依然在繼續發酵,儘管聯想官方發佈聲明,事件的“受害者”華為也通過官方微博回應,聯想在投票中有將票投給華為主導的Polar,但依然無濟於事,依舊有人將“美帝良心”、“賣國賊”等標籤強行給聯想貼上。


聯想被冠上“美帝良心” 實是“別有用心”的引導

想要弄清楚事實,其實當時的投票情況最具說服力。據瞭解,此次的5G投票分為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在數據信道的投票又分為了長編碼和短編碼。根據會議官方記錄,其投票結果可以概括為下圖。

聯想遭強制站隊 5G標準投票實是惡意抹黑

第一次在關於數據信道長信道的投票中,因為LDPC的技術優勢,很多中國的企業都將票投給了高通主導的LDPC,事件“主角”之一的華為也將票投給了LDPC,這是眾多中國企業的共同選擇,並非只有聯想一家,因此將聯想冠上“美帝良心”的標籤,實在是冤枉了聯想。

而網傳由於聯想未支持華為而導致華為與高通票數比是23:24,以一票之差輸給高通更是謠言。5G標準投票的結果是按各家所佔比重來計算的,並不是一家一票,數據信道的短碼投票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從圖中可發現,在數據信道的短碼投票中,華為雖然獲得較多的支持,但支持企業的投票所佔比重較低,最後的結果還是LDPC勝出。

同時,不論是在控制信道,還是控制信道的短碼投票中,聯想都對華為主導的Polar進行了投票,不存在所謂聯想未投票給華為的情況。

基本概念遭誤導 網友民族情緒被利用

除了一目瞭然的投票結果,在網絡的輿論中,對於一些基本概念,很多網友也被人誤導,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給華為polar投票,就是支持中國,給高通LDPC投票就是支持美國。

但從技術層面看,被稱為國產的Polar,其實並不屬於華為,最早Polar是由土耳其比爾肯大學教授E. Arikan提出,只是當時華為佔據了70%以上的核心專利;而美國高通主導的LDPC,它也並不屬於高通,LDPC碼是由MIT的教授Robert Gallager在1962年提出的。

但在嚴峻的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網友的民族情緒很容易被挑動起來,在概念被誤導的情況下,聯想也成了所謂的“美帝良心”。

關於5G標準的投票,更多的是一場從技術角度出發的投票。全球5G標準的制定,也需要各個國家、各個公司共同貢獻力量的。利用技術性的投票來惡意煽動輿論,是令人不齒也不利於技術和企業發展的。技術的發展是需要各個國家、各個企業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閉門造車很難促進技術的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