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性格最複雜的好漢,兩個綽號解密

宋江是《水滸傳》中性格最為複雜也最具心理深度的好漢。

瞭解宋江,要先從他的兩個綽號“及時雨”和“呼保義”說起。

中國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雨太多,澇;雨太少,旱。風調雨順除了適量,還要適時,所以才有“好雨知時節”、“春雨貴如油”等說法。

《水滸傳》中性格最複雜的好漢,兩個綽號解密

宋江作為梁山好漢最為推崇的大哥,身上最突出的優點就是疏財仗義,經常救濟處於困境中的市井中人。書中說宋江“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都把他比作天下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受他資助的賣糟醃的唐牛兒、賣湯藥的王公、流落鄆城的閻公、閻婆,都是社會弱勢人群。

對於流落江湖的好漢,宋江資助的力度更大。病大蟲薛永在揭陽嶺打拳賣藝,希望有人給點賞錢混碗飯吃。沒想到地頭蛇穆春因為沒有得到保護費,吩咐手下小混混,不讓給錢。宋江當時是刺配途中的囚徒,一出手就是5兩銀子。相識三天,宋江就在李逵身上花了80兩銀子。從此,李逵跟定了宋江,“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追隨之心至死不悔。

《水滸傳》中性格最複雜的好漢,兩個綽號解密

宋江的另一個綽號是“呼保義”。據研究,“保義”是宋代時的八品小官。宋代積弱,國家鼓勵保家衛國,如有人聚集1000人,朝廷就會授予“保義”的稱號。宋江自呼保義也好,還是被他人呼為保義也好,都說明宋江希望得到朝廷的認可,到體制內做官。對待朝廷態度不同,是宋江和晁蓋的區別。第71回說:“在晁蓋恐托膽稱王, 歸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晁蓋是鐵了心造反,宋江是先拉起山頭再接受招安。

江湖和朝廷,是《水滸傳》著力描寫的兩個世界。江湖之遠,好漢們出沒其中。廟堂之高,皇帝和官員們掌控一切。宋江能夠在兩個世界自由穿行,與他“鄆城小吏”的身份有關係。

《水滸傳》中性格最複雜的好漢,兩個綽號解密

官是朝廷任命的,吏是附屬於官的辦事人員。“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員到了任期,經過考核,就會提拔到新的崗位。吏的上升空間很小,但一直掌握著地方上的實權。宋江“刀筆精通,吏道純熟”,但他沒有利用手中權力欺壓百姓,反而“好行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正因為如此,宋江威信很高,“上下敬愛,滿縣人沒一個不愛他。”

宋江雖然小吏出身,後來落草做了強盜。但一直胸懷忠君愛國的理想,渴望作出一番大事業以青史留名。在當時那麼多好漢報國無門的情況下,他琢磨出了“先造反,後招安”的路子,努力把兄弟們往高處帶。這樣,上梁山做強盜就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在從事一項高尚的事業。宋江能夠把這麼性格、來歷各不相同的好漢籠絡在自己身邊,與他身上這種理想的光輝是分不開的。

《水滸傳》中性格最複雜的好漢,兩個綽號解密

作為老大,宋江具有一定的領導藝術,自稱“自幼曾攻經史,長大亦有權謀。”對於不同的兄弟,方式不一樣。李逵是性格粗魯的忠勇之人,宋江先以重金後結齊心,而後又給予特殊關照。對於武松這樣的陽光青年,宋江勉勵“他一刀一槍,博得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為人一世。”對於關勝、呼延灼等重量級朝廷降將,宋江拉攏他們一同替天行道,承諾適當的時候接受招安,重回體制內。

陳橋驛揮淚斬小卒時,宋江說“大小兄弟不曾虧待了一個”。這也就是說說而已,如果是為了招安事業的需要,犧牲個把兄弟他是不會心軟的。後來,李逵的死也是為了維護梁山所謂的名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