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扶貧連載」2、養貓也很重要

「柔性扶貧連載」2、養貓也很重要

養貓也很需要

糧食少,老鼠多,老鼠與人爭糧,使貧困村雪上加霜。如何與老鼠作鬥爭考驗著鄉村老百姓的智慧。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捕鼠器具,與老鼠鬥智鬥勇,但總是擺脫不掉老鼠的困擾。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中國還出了個滅鼠的名人叫秋滿囤,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反映的是百姓對糧食豐收而不被老鼠糟蹋的期盼,但是後來揭露秋滿囤賣的老鼠藥使用了國家禁用的藥物,所以這個名人也就曇花一現了。與全國農村一樣,鼠害也困擾著馬櫻花村,只不過這裡的鼠害更猖獗。因為馬櫻花村的房子是茅草房,適合藏老鼠,糧食貯存在茅草房裡根本防不住老鼠。當時糧食產量很低,村民們都吃不飽飯,據說老鼠一年吃的糧食能夠趕上一個老年人的口糧。老鼠活動猖獗,老百姓恨之入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到山外去買滅鼠藥,在自家屋裡屋外、莊稼地裡、村裡公共場所到處撒老鼠藥。結果發現老鼠沒有毒死多少,反而連累了家禽、家畜和鳥類等野生動物,也包括老鼠的天敵。一些村民由於沒有知識還把毒死的老鼠撿回來餵豬,結果把豬毒死了。況且到處亂撒老鼠藥對村裡孩子也存在巨大的潛在危險。

當項目辦徵求大家扶貧需要時,老百姓很自然地想到了如何保護自己辛勤打來的糧食,提出了養貓的要求。開源不容易,但是節流容易實現,減少鼠害就成為節流增收的措施。自然得到了項目辦的支持。過去村裡是養過貓的,只是後來濫用鼠藥把貓先消滅了。1995年開始,在項目辦的支持下,在馬櫻花村民開始養貓行動。在當時,全國範圍的濫用農藥,貓仔很緊缺,項目辦到鄰近的祿豐縣花鳥市場買貓。當年給馬櫻花村買了三次貓,第一次和第二次各10只,第三次8只,為了貓的繁殖,既賣了公貓也有母貓。

第一次買的貓中有部分成年貓,一部分貓仔,因為沒有養小貓的經驗,死掉2只貓仔。而成年貓因為在來村裡之前伙食比較好,沒有養成捉老鼠的習慣,養的貓到處亂跑,經常不見蹤影,貓捉老鼠的效果不好。後來村民們積累了養貓的一些經驗。比如,不能給貓喂太多的食物,尤其是不能夠給貓吃肉,只給它們盆裡放一些青菜和米飯。讓它們保持一定飢餓感,這樣它們才會主動去抓老鼠。村裡不能養公貓太多,否則它們就相互打架,一些公貓還會跑到山上去當野貓。項目辦後來又給村裡買了兩次貓,這兩次買的都是幼崽,按照商定辦法分配和管理。養貓項目獲得了成功。自從養貓之後,村裡的老鼠越來越少,到現在基本看不到老鼠了。目前村裡有20多隻貓,屬於村裡共同所有,貓到誰家都能有食物吃。

養貓項目的意義不僅在於保護了老百姓勞動成果,減少糧食損失,更重要的是在村落裡開展了一次集體行動。為了把養貓項目開展好,村裡組織大家開會,討論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算是村規民約。

(1)每三戶一隻貓,大家共同飼養;

(2)村裡養貓之後,全體村民在任何地方(包括家裡、田裡)均不得撒老鼠藥,不得支老鼠夾,防止貓被藥毒死或被意外傷害;

(3)繁殖的小貓分給其他沒有養貓的農戶。

這一行動客觀上訓練和增長了老百姓集體行動的觀念,具備了協同行動和顧全大局的意識,這對後來的扶貧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