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冷宮爲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共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故宮始建於1406年,雖然已經歷經了600多年,但是故宮看上去還是富麗堂皇,沒有顯出絲毫的老舊,迄今為止,它還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善,建築面積最大的木製結構建築群。但是去過故宮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環顧了一週為何卻唯獨不見冷宮的蹤跡。


故宮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在很多古裝宮廷劇終裡面都會描繪這樣一副畫面,後宮佳麗們勾心鬥角,她們或為了得寵,或為了自己的兒子的較量,為此她們不擇手段,而失敗的一方往往都會被打入冷宮,從此不但得不到皇帝的恩寵,還看不到自己的子女,在幽靜的故宮裡整日以淚洗面,最終鬱鬱而終。由於這些影視劇的描繪,使得人們對故宮更加的好奇了,那麼冷宮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冷宮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故宮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其實準確的來說故宮中卻有冷宮的存在,但是和我們的印象不同,冷宮可沒有在門口掛一塊牌匾寫著冷宮二字,因為冷宮沒有固定的地方,故宮中任何一處偏遠破舊的房子都可以被當做冷宮,所以每一任皇帝在位,冷宮的位置都不盡相同而現實中冷宮的存在也是為了囚禁失寵的妃子。

對於冷宮的存在歷史上也是有明確的記載的,比如

明朝萬曆時期,王恭妃受到萬曆的冷落,而被囚禁在景陽宮,從此十幾年未能踏出景陽宮半步,而她的兒子也不被允許探望王恭妃,最終她病死在幽怨的景陽宮。
故宮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在明朝天啟年間,成妃李氏得罪了不可一世的大太監魏忠賢,最終被驅逐到偏遠乾西宮,此後乾西便被當做冷宮,在李氏後,又陸續有定、嬪、恪三位妃子被囚禁於此。

慈禧素來不喜歡珍妃,便找了個理由將珍妃囚禁於景祺閣北邊北三所,就是景祺閣最北邊的三座房子,這裡偏遠幽靜,人若長期囚禁於此,精神難免會出問題,但是珍妃能活著出景祺閣,卻逃不過慈禧的魔掌,慈禧在出逃之前,趁亂將珍妃投井溺死,這就是故宮有名的珍妃井。
故宮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既然冷宮確確實實的存在那為何不對遊客開放呢?難道冷宮真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貓膩?對於這個問題,末代皇帝溥儀給出了很好的解答,在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中有明確的記載。大致有幾個原因。


故宮冷宮為何不對外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原來我們都想錯了​冷宮是用以囚禁妃子的偏遠建築,其中並沒有什麼珍貴的文物,所以沒有什麼參觀的價值,還有冷宮本就地處偏僻,再加上被囚禁的妃子身上的怨氣,使得冷宮有一種幽怨的陰氣,這也讓冷宮不適宜對外開放。

還有就是冷宮由於不對外開放,所以也沒有修善過,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淋,這些木製建築很多都被腐蝕的很嚴重,成了危房,這肯定是不能讓人進去的,所以冷宮目前為止都是對外是封閉的,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