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不努力,高三空悲切!新高二開學後應該這樣學

高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過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坦然和後悔,也可以從他們的字句中感受那份幽幽的誠意。學習哥今天帶來的文章,希望能提醒到高二的學生,也希望給高一的同學帶來一定壓力,高中加油,高考加油!

“高中學習必須要持續地投入。別在高一時成天在青春期的幻想中參加一些聚會、遊玩中度過,到高二就迷茫,高三就後悔,高三才想起努力,奮鬥起來太難了!”

“高一要學會適應、學會學習;高二要學會探究、不隨大流;高三要執著,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分數和名次上升是你的最大樂趣。”

“高一時哪怕班上倒數10名,但只要奮鬥,達到前15名是很有希望的,我們班這樣的例子不少。”

“高一、高二也要認真對待學習,為高三打基礎,這樣高三學習才更輕鬆。”

“為什麼要失去才懂得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還願意讀一次高三,好好做一做這個時段人生應該做的事——學習!”

對於高中生來說,高一是打下基礎的,高二是過渡的,高三是衝刺的,那麼很容易可以看出來高二這一年相當重要,如果你的成績上去了,那高三基本問題也不大,如果成績下來了,那高三想再追也很難!

但是如果你是一批黑馬,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全國能有多少黑馬呢?逆襲成黑馬的方法我們後續再說,先來看正常情況。

以數學為例,高一 一般學必修5本中的4本,有的地區不學必修2,有的地區不學必修5,但不管怎麼樣,必修還有一本,文理科生還有選修要學,所以高二一年要學習大約5-7本書的樣子(因不同地區,選修內容不同,對於文科生,內容較少,所以在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前後就開始了一輪複習!)

再看內容佔比,高二一年要學習的幾個大的專題,立體幾何專題,導數專題,圓錐曲線專題,概率專題,這四塊內容在高考試卷中佔比大約在50%以上,而且難!

所以,現在不努力,高三徒傷悲啊!

趕緊跟著學習哥一起看看這個關鍵過渡期該如何學習?

高二不努力,高三空悲切!新高二開學後應該這樣學

高二學生,往往會有兩種思想:

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學校的方方面面我都已熟悉了,離高考還遠,正是可以放鬆自在的一個時期;另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已經清楚了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不利於高考的習慣,思想更成熟了,責任感更強了,沒有高一的幼稚,沒有高三的焦慮,正是增強實力,拋開對手,去拚高考的最佳時期。

兩種認識,天地之別。

如果說高二學生間存在競爭的話,成績有差異的話,一是自控能力,二是高三意識。自控什麼?控制那些與學校要求、與高考要求不合拍的習慣在你身上滋生蔓延,調控自身的力量去清除那些已有的不良惡習。做人的水平決定學業的水平,把生活中每個細節都轉化成積極向上的因素,已經為太多的成功所證明。

究竟做得如何,實在值得每位同學深思。看到別人考入北大清華的同時,更要看到“埋頭、素服、三緘口”,這些微小而舉足輕重的習慣所起的巨大作用。

高考的競爭使得每一個面對它的同學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絲毫的細節去形成分力,而那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則是“無底的漏斗,把一切的一切都漏下去了”。

因此,當進入高二經過第一次大考後要反思的,首先是思想上的誤區、習慣上的謬誤,而不是知識上的漏洞。從一次考試到下一次考試,至關重要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習慣上存在的突出問題。“習慣決定命運”,高二年級絕對應該是一個覺悟的時期。

高二不努力,高三空悲切!新高二開學後應該這樣學

1、要力戒浮躁

暴露在試卷上的書寫了草、會而不對;作業中的敷衍了事;思考上的淺嘗輒止;學習過程中的丟三拉四,反映出的是思想上的浮躁,心態上的浮躁。做學問,坐不下去不行,鑽不進去不行。

嘈雜的教室、亂七八糟的物品擺放、地面上的廢紙、牆上的腳印,給人的印象都是雜亂與無序,這種不良信號的不斷輸入,必然導致心態的浮躁,更可怕的是許多同學還在以種種理由放縱自己,視怪不怪,安然自得,害人害己。

2、享受磨難,進入境界

一年暑假中,一支中國中學生長城考察隊與日本一支中學生長城考察隊不期而遇,各打一面大旗,中方旗上四個大字“艱苦磨鍊”,日方旗上也是四個字“享受磨難”。

“磨鍊”與“磨難”,差別不大,“艱苦”與“享受”的差別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差別首先是心態的差別: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進取的還是保守的。

人的生物性中本來就有太多的享受安逸的成份,能把磨難看成享受的人,無疑才能進入做人的另一個境界。

鄭板橋一生畫竹,晚年也有四句詩:“四十年間畫竹枝,晝間畫來夜間思,削盡冗繁留青色,畫到生時是熟時”。想想鄭板橋能入得“晝間畫來夜間思”的境界,該是多難得的自控能力。他進入了境界。

至於“畫到生時是熟時”,則是進入了更高的境界,那是成功的境界,超凡的境界。他不苦麼,細品詩句,不難發現,所謂“甘苦寸心知”,只不過,看竹、想竹、畫竹、悟竹成為一大樂事,一大享受罷了。做到享受磨難,容易麼?看來也難也不難。關鍵有兩點:一是非凡的信念,二是非凡的自控能力。

當你用意志控制自己去吃苦時,會感到苦,當你逐漸進入境界而成為習慣時,只會感到強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燒,它召喚你去拚鬥、登攀,體會成功,體味享受,欲罷不能。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甜檸檬理論——雖說檸檬是酸的,當你非吃不可的時候,會覺得它也挺甜的。

道理就在於你必須接受它的時候,就會生法想它的好。請記住一句話:甜

,只是一種味覺,轉瞬即逝;苦,則是一筆財富,雋永深長。在做狀元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吃狀元之苦,下狀元之力,走狀元之路,入狀元之境。這必須在有強烈成功欲的同時,有享受磨難的頑強意志與自控能力。

高中二年級,長跑的中段,正是力戒浮躁,充分發揮自控能力的時期,這時期內,認準方向,建立大苦樂觀,耐得住寂寞,默默地為自己加油,拚力前行,應該是每位高二同學的共同追求。享受磨難,知易行難。再請記住:去做比做好更重要!

人在動力不足時,找出個準備拖延、懶惰的理由總是很容易。比如說時間不夠。這時要多學學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全美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有一次給學生演講時告訴學生們: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是使用15分鐘的工夫來完成的,這段時間通常被人們浪費掉。

我們往往把成就非凡的人叫天才。天才有三個特徵: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嚮往;忍別人所不忍,成別人所不成;預見能力或叫超前思維。因此要做到不留遺憾,不僅僅是在那個六月之後才意識到許多的“悔不該”,必須有點憂患意識。

要有點遠見,早點具有高三意識,早點納入高三的快車道,早點用高三精神鼓舞起鬥志。讓浮躁、拖拉、得過且過離我們遠去,打造高二精神。在這裡,誠心誠意地告誡同學們:把高二這一步走好。

【關於作文】

1、每天堅持鍛鍊寫作文提綱,訓練自己的作文審題。

2、多讀文章,增加知識儲備。當然,不要耽誤正常學習。

3、深入瞭解1~2個人物的各個方面,建議選擇不太熟知的人物。

【閱讀】

1、現代文閱讀要求多練,培養對句子的感悟與推理能力;經常進行這種練習,高考中看到問題後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從哪方面去想。

2、文言文閱讀要掌握課本中實詞、虛詞的各種用法,同樣要常練,才能由量變到質變。

3、把自己組織的答案和標準答案進行對照,找區別,瞭解命題人的思維。

【基礎知識】

積累記憶,然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總結歸納。

培養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

高中數學不是知識性、經驗性的學科,而是思維性的學科。所以,數學的學習重在培養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

1、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能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

2、改錯:想要做出完美的作業是無知的,出錯並認真訂正才更合理。收集你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並寫清錯誤的原因,這些材料是屬於你個人的財富

3、認真:老師要求的練習並不是“題海”,請認真完成,少動筆而能學好數學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

4、速率:正確率和做題的速度一樣重要。

5、目標:對於考試成績,給自己定一個能接受的底線,定一個力所能及的奮鬥目標

6、計劃&堅持: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有助你獲得穩定的學習成績,所以,請制定好學習計劃並努力堅持。

高二英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總的來說,高二英語應注重能力的培養,為以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及進一步自學深造打好堅實的基礎。

1、建立錯誤檔案本

每次練習或考試後,應該把自己做錯的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抄下來,收集彙編。平時和臨考前翻看,加深印象。

2、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堅持長期閱讀(每天至少2篇以上)

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閱讀(如讀21世紀報中學生英文版,《新概念英語》第二、三冊,英語週報同步輔導及聽說讀寫版)

3、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

朗讀背誦能夠形成流利的語感,也培養了理解能力,為說、讀及英語寫作打好基礎,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

4、養成使用英漢雙解詞典的習慣

高二學生閱讀面擴大,應備一本英漢詞典。這在很大程度上能解決學生的疑惑,幫助理解詞的用法,詞彙量也能隨之不斷擴大。

【系統學習】

1、考點要記熟,背熟哲學裡的各個原理和方法論,也要熟記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的概念

2、關注時事。

3、看課本,注重目錄。

4、記錄一些常用的時政用語和知識點。

【答題技巧】

1、政治題的背景材料很多,讀題的時候需要從中提煉出一些重要信息,不要被背景材料打亂方向。特別注意設問的話(通常是最後一句),要明確問的是什麼。

2、保證把自己所想到的標準的,就是一定會正確的答案全部都寫上去,然後才可以把自己沒有把握的答案全都寫上。

【系統學習】

1、要有“一個歷史”的整體觀點,對重點問題牢記。

2、把握歷史思路,理清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

3、熟讀課本,看書細緻,包括小字批註插圖都要留意。

4、歸納相似知識點,如古代堅持唯物或唯心的思想家,古代對外交通的發展,世界之最,中共會議等;也可以舉例一個時間或一個地點發生的大事。

5、經常複習,複習是鞏固記憶的唯一有效方法。

【答題技巧】

1、注意全面性,在歷史的答題中,涉及的內容可能涉及到古代史、近代史,綜合性比較強,我們一定要考慮一些事例來回答問題。

2、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大腦裡面,把所有跟課本相關的內容在大腦裡面篩選一遍,就是這樣一種全面的方法的話,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答題不丟分。

【系統學習】

1、要仔仔細細地閱讀課本,掌握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

2、要積極思考,著重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3、思維嚴密性。掌握共性,注意個性,關注整體,重視局部。

【地圖】

1、多看地圖,天天看,邊看邊想邊聯繫,最好能儘可能地與自己所學的知識點相聯繫。每天30分鐘的看圖時間保證讓你收穫匪淺。

2、地圖是關鍵,最好能記住各大洲和各大國家的地形圖,及在確定經緯線後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地理位置.

3、五條經線、五條緯線,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

【答題技巧】

1、歸納一些答題的角度,自然和社會等方面,常用的結論,以及一些熱點區域的知識點,如南水北調的利弊等。

2、在做自然地理題目時,運用一些基本規律,比如說晨昏線和赤道的交點所在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或者18時。

3、在做人文地理題目時,掌握課本思路,然後按照思路進行全面分析。

1、重視實驗,勤於實驗

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

2、聽講與自學相結合

課前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積極思考

3、定期複習小結

當天複習與章末複習結合,通過系統有效的複習,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1、學會自學教材。

2、學會聽課。做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

3、學會比較歸納。

4、學會質疑。

5、學會記憶。需要準確記憶要求記憶的每一個化學方程式和學過的每一種物質典型的物理、化學性質,記住常用的解題方法和基本的實驗操作,然後經過一定的訓練,將所記的知識融會貫通。

6、注意處理好研究課本與做題的關係。課本與做題可以是4比6甚至3比7。

1、預習: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複習:不斷回顧,溫故知新。

3、利用圖表,善於歸納。教材中有大量的圖表,這些圖表在課後複習時應很好地利用。

4、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