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無淚,上海人民還租得起房嗎?

昨天,看到上海發佈的一條消息,上海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上海市民15項待遇相應調整。

真是喜大普奔,乍一看這消息,還以為上海市民離買房又近了一步呢。

但仔細一看,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300元調整到2420元,增加1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0元調整到21元。真是欲哭無淚,上調上調,工資小步走,生活成本甩開膀子跑。

最低工資標準,是保障勞動者本人及贍養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可是在上海等一線城市,最低工資只夠付個房租,甚至連房租都付不起。

據統計,在上海市租一間臥室,高的區域月租普遍在七八千,最低的區域也在1000左右,但那基本是地鐵未到、配套全無的區域了。以這水平,拿最低工資的人,只能到遠郊居住,勉強解決自己一個人基本的吃住需求。

欲哭無淚,上海人民還租得起房嗎?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很少的部分人,那就錯了。上海公佈的平均月薪在6504元。有機構基於約16萬樣本分析得出,月薪在4500以下的佔比高達30%,其中半數在2000-3000元;月薪高於10000的只有22%左右。也就是說,上海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只能居住在最偏遠的地方,不進行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消費,才能勉強在上海維生。

所以,別看上海市各種發展租賃、規範市場的政策與口號,但這三分之一低收入人群的現實要求,上海不但仍舊要努力提供廉租房、公租房,還要容忍群租房等低端租賃市場,畢竟有需求就有供給。

可見,上海市房屋租賃市場將是兩條路發展的,一是上面提到的低端租賃市場,月薪4500以下只能選擇這種房,大部分月薪4500-6000的人應該也會很青睞。但這類租賃市場,並不是我們投資的好去處。

另一條路就是以長租公寓為代表的高端租賃市場,長租公寓比同區域同品質的房源租金會高出一截,但它也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衛生管理、公共生活空間等。目前,雖然中介租房還佔主流,但長租公寓正在快速崛起,開發商、地產服務商、酒店集團、互聯網創業機構爭相入場,各有特色。

欲哭無淚,上海人民還租得起房嗎?

為什麼說長租公寓將是租賃市場的主流呢?首要原因就是管理規範,入住方便。有過租房體驗的朋友應該都有噩夢,通過中介或二房東租房,經常遭遇業主毀約,房間設備毀壞,等等問題。長租公寓,運營機構一方面提高了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政府監管、租戶維權也更方便。同時,長租公寓機構不僅僅靠租金盈利,它們通過融資、社群運營、互聯網金融等手段增加了收入。

中介等租賃渠道,如果把服務提高到長租公寓的水平,成本必然比長租公寓機構更高,即要相應提高租金,則其價格優勢不再。最終要麼出局,要麼向機構化轉型。

欲哭無淚,上海人民還租得起房嗎?

長租公寓市場,也會二次分化,目前這種特徵已經很鮮明。如源淶國際、青年匯等高端公寓,自如、青客等中端公寓。整體來看,高端公寓一般是集中式運營,整棟拿樓,配備公共空間、社交平臺等,在上海,月薪低於2萬的不是很適合租賃。中低端長租公寓則是分散式拿房,經營機構類似於“二房東”的身份。

我們投資房產,如果是通過機構包樓,後期資管則可考慮高端長租公寓,租金回報更高。否則就考慮那種容易出租的資產,後期不論是交給中低端長租公寓機構,還是通過中介出租,我們的議價權都要強的多。

來源:美房網上海站 / Wechat:meifang-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