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拚,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古代中國就有著遼闊的疆域,人們為了功名為了財富,往往要縱橫千里。千里之外若有所得,大都希望能衣錦還鄉,在家鄉人面前掙足了面子;千里之外若無所得,想要歸鄉而不敢,則更有思鄉之愁。所以在古典詩詞中,思鄉詩佔據了不小的部分,而且影響深遠。今人余光中《鄉愁》就是由這種共同的文化心理變幻而來的。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今天的我們有了更便利的交通,足跡也可以踏遍每一個地方。在外打拼功利心或許不如古人,但是思鄉之情卻從未改變。雖然高科技的通訊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們思念家鄉的情感,但是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那份鄉愁依然會和你形影不離。一切就像這首詩中所描寫的那樣: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這首詩歌的內容很簡單,一看就是一首思鄉詩。題目也很接地氣,就叫《鄉思》,作者是宋代詩人李覯(gòu)。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思鄉的感受,而且還是層層推進的,寫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那份鄉愁。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人們都說,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就是天涯海角,在極遠的地方,我就這樣看著天涯之遠,卻發現我都看到天涯了,卻就是看不到我的家。在這裡詩人極言故鄉之遠,都能看到天涯,卻依然看不到家,那就意味著家鄉在天涯更遠之地。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這兩句同樣寫出了詩人渴望看到家鄉的焦急心情。看到天涯看不到家,就是因為有青山阻隔,所以詩人的內心很是惱怒;卻不料不光是層層山峰,甚至還有霧氣昭昭,更阻隔了詩人的視線!前兩句已經說明是傍晚,層巒疊嶂的山峰會生出霧氣,讓詩人和家鄉之間更多了一份阻隔,也就更體現出詩人渴望歸鄉的心情。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這首詩最好的地方在於,這四句層層推進,極言思鄉之苦。從落日天涯得出家鄉在天涯之遠,再從青山遮蔽阻隔極言作者與故鄉相隔之路程之艱難,最好再加上霧氣昭昭,更是寫出阻隔詩人與家鄉之間的障礙。這樣層層推進,把思想感情發揮到了極致。

當你孤身一人在外打拼,是否會有這詩歌所寫的那份鄉愁?

今天的我們多數依然為了生計而不得不遠離家鄉,到處奔波。每逢佳節之時,每逢在外受挫之時,恐怕最先想起的還是故鄉,那是遠在故鄉的父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是我們的根,一生無論走到哪裡,都對故鄉魂牽夢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