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中進士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得意洋洋,14字蘊含兩個成語

以前上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范進中舉》。那篇課文極具諷刺意味,通過周圍的人對范進中舉前和中舉後的態度對比,辛辣諷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戕害,雖然過去多年,至今想起依然印象深刻。

46歲中進士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得意洋洋,14字蘊含兩個成語

對於古代的讀書人來說,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學而優則仕,學了滿肚子的知識,都是希望以後能夠在仕途上有所突破。這幾乎是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尤其對於那些家境比較貧寒的子弟來說,每年的科舉都意味著一次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好機會。

但是那個時代的錄取率很低,絕大多數人不得不一輩子都在努力應考。范進就是在50多歲的時候才中了舉人,七八十歲的老童生在那個時代也不新鮮。所以在一些幸運兒有幸拿到進士及第的時候,那份高興絕非今日高考金榜題名等考試所能比。

46歲中進士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得意洋洋,14字蘊含兩個成語

唐代的時候有一個詩人,也是多次應考,多次失利。不過好在蒼天有眼,在他46歲的時候,終於中進士,他也就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表現的得意洋洋。而這首唐詩,後兩句14字還蘊含了兩個成語。且看: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登科後》,作者就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從題目當中就能看出,這首詩就是作者在進士及第之後,作者對此事很是欣喜若狂,後兩句更是如此,14個字包含了“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甚廣。

46歲中進士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得意洋洋,14字蘊含兩個成語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詩歌一開篇,就是作者對中進士前後境遇的對比,因為今天得中進士,所以之前的苦難日子也就不值一提了,那些苦自己吃夠了,所以今日的金榜題名也才讓自己神采飛揚。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因為自己心裡高興,騎馬也很快樂,迎著春風,帶著金榜題名的喜悅縱馬飛馳在京城之中,馬蹄也愈加輕快,就好像一天之內就把長安城內的名貴花朵瀏覽一遍了!

46歲中進士欣喜若狂,揚眉吐氣寫唐詩得意洋洋,14字蘊含兩個成語

之前的苦有多難熬,今天的快樂就有多麼舒暢!更何況之前的自己常年落榜,46歲才得中進士。今天這麼高興,之前的一切不如意都可以不值一提,盡情享受吧!人生多有困頓之苦,人到中年還能有如此喜事,自然可喜可賀!詩人的這種心情,化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下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