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古詩詞不單單有文學性的價值,更有更深層次、更豐富內容的文化價值。比如那“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可以提煉出地理問題:這裡的月是上弦月還是下弦月?又比如杜牧“豆蔻梢頭二月初”,指的是多大年齡的女孩?

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所以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學習,早已經超越了語文學習的範疇,更多乃是對中華整體文化的感知。又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宋詩,雖然不見得要求必須掌握,但是在課外掌握的詩詞中必有它的位置。而這首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且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這首詩歌的題目是《約客》,作者是宋代詩人趙師秀。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寫的詩人在一個下雨的夏日晚上,“有約不來過夜半”,等待友人卻不得的心理。在這首詩中,最引人矚目的乃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這一句古詩經常被當做考題,問題就是,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季節?或者說是在今天的幾月份?

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黃梅時節”對應的就是“梅雨時節”,在古代的時候,通常指的是農曆五月份,在今天對應的則是六七月份。在這個季節的時候,江南的梅子正好成熟,而且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時常帶來江南之地的連綿陰雨,所以被稱為“梅雨時節”,又叫“黃梅時節”。

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所以在開篇第一句,詩人也寫出了當時的天氣狀況,“黃梅時節家家雨”,梅雨時節夏雨連綿不斷,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都籠罩在陰雨之中。“青草池塘處處蛙”,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夏天下過雨之後,青草長勢很快,池塘邊也時常能聽到陣陣蛙鳴,這是夏日雨後很常見的景象。

這首宋詩常要求課外掌握,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經常被拿來當考題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兩句緊扣題目主題,寫的是詩人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詩人只能百無聊賴的敲著棋子,震落了燈花,極言作者等待時間之長。

這首詩並沒有深刻的意義,卻富有生活氣息。而且詩中作者用黃梅時節指代季節,更有趣味,也更符合詩人當時的心境表達。當然,也給後世的我們出了一道經典題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