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在我國古代詩詞當中,思鄉詩所佔的分量非常之大。一則思鄉是人之常情,在今天依然普遍存在於人類的普遍情感之中;二則是因為在古代社會當中,惡劣的交通條件和通訊條件導致了人們思鄉的客觀原因。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而對於這一切,情感更細膩、豐富,視角更為銳利的詩人們更為注意這一點。由此,幾乎每一個著名的詩人都有不少的思鄉詩,李杜白等人就是如此;即便是在文學史上留下詩篇不多的詩人,有很多人也同樣以思鄉詩聞名。

比如唐代詩人張繼,雖然只有《楓橋夜泊》聞名於世,但是這首古詩抒發的內涵,就是遊子的羈旅思鄉之苦。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今天我們所需要分享的這首古詩,是一首宋代詩作,也是一首思鄉詩。這首詩歌是一首七絕,全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且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鄉思》,作者是宋代詩人李覯(gòu)。這首詩題目很是普通,全詩用字也都是很簡單,不過卻寫出了最為強大的思鄉情。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因為這首古詩雖然只有4句,但是在詞句的表達上卻分為了4層。而且層層推進,極言思鄉之愁苦。

人言落日是天涯”,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說明天涯之遠;“望極天涯不見家”,看到日落就看到天涯,那麼遠卻看不到自己的家鄉,說明家鄉更遠!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已恨碧山相阻隔”,作者為了能夠看到家鄉,很是惱怒眼前擋住視線的山峰,因為重重山脈的阻隔,確實沒有辦法看到家鄉了。

碧山還被暮雲遮”,正在惱怒山峰之高的時候,卻又發現山峰被層雲籠罩,更加沒有辦法親眼看到故鄉之所在了。

這首古詩分為了四層,層層推進,截取了詩人思鄉而眺望故鄉的一個場面,一個細節化的內容,進一步表達出了詩人濃烈的思鄉情,濃烈的思鄉愁,讀來很是讓人感動。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在詩人的世界當中,思鄉是最樸素的情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那裡長大,就對那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了依戀。在家的時候或許察覺不到什麼,但是一旦外出,離家很久而不得歸,就只能獨自品味思鄉之苦了。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在李覯的這首古詩當中,引入到天涯、夕陽、青山、暮雲等意象,集中展現了詩人的思鄉之苦。這些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都有思鄉的意味,所以把這些意象都組合在一首詩歌當中,情感表達也最為深刻,也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感悟。

這首宋詩只有28字,卻分了4層,層層推進,把思鄉情發揮到極致

鄉愁是化不開的情感,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古代詩人是這樣,今天的我們也是如此。雖然今天的我們有太多的辦法去化解思鄉愁,也曾經感受到魯迅在《故鄉》所寫的“有家回不去”的苦澀,但是那畢竟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是我們內心的一個根。即便那個地方不存在了,但是那種濃烈的鄉愁依然會在我們的內心當中遊蕩,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就是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