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重高達20噸的直升機寧很多運輸機慚愧,汶川地震時發揮重要作用


米-26直升機是一款雙發多用途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是當今世界上仍在服役的最重、最大的直升機,由蘇聯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在米-6和米-10的基礎上主持設計、研製的全新一代超大運輸直升機。

於70年代開始研製,1977年12月14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亮相,1985年開始量產。其北約代號為光暈。

米26最大起飛重量: 56,噸、最高時速: 295 公里、實用升限為5,500 米。貨艙:長12米,寬3.2米,高2.95~3.17米,容積高達121立方。艙內載重和艙外外掛的質量均可達20噸,與美國C-130大力神運輸機運載能力相當。

"米-26"機身為全金屬鉚接,貨艙空間巨大,能裝運兩輛裝甲車或20噸的標準集裝箱,若用於人員運輸可容納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60張擔架床以及4至5名醫護人員。

貨艙頂部安裝有導軌並配有兩個電動絞車,起吊質量為5噸。"而動力方面,搭載的是 2×2 渦軸發動機,每臺功率高達 8,500 千瓦。

發動機為渦輪軸構造,安裝在駕駛艙上方,採用電加熱和熱空氣兼備的雙防冰裝置,以適應嚴寒地區飛行。

且飛行設備齊全,能滿足全天候飛行需要,如:氣象雷達、多普勒系統、地圖顯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自動懸停系統、通信導航系統等。

"米-26"投產之後,有多款改型機種,如:米-26A、米-26T、米-26P以及米-26M等。

其除了軍事用途之外,民用功能也相當出色,如森林消防、自然災害救援等。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搶險中,就是頻繁使用米26來調運大型工程設備到震區實施堰塞湖的挖掘、疏浚工程,在預防次生災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