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1968年開始的河北省省會,地處河北省西南部,舊稱石門,簡稱"石"。石家莊轄區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206平方公里。截止至2014年9月,石家莊市轄8個區、1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石家莊是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省會城市、華北地區重要的商業貿易市場流通中心、物流中心、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因毛澤東在石家莊市代管的平山縣西柏坡指揮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又被譽為“新中國的搖籃”。

兩漢時期,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製造兵器、鎧甲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

漢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道教復興並走向鼎盛的時期,恆、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

隋唐時期石家莊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徵和李吉甫。北宋時期,富弼、韓琦、歐陽修、沈括、蘇軾等名宦賢宦先後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跡,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

金元時期石家莊建築藝術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陘蒼巖山福慶寺橋樓殿,橋與殿渾然一體。著名數學家、學者李冶在數學天元學術方面的研究,對中國的初等代數起到了奠基作用,標誌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

20世紀初葉,石家莊還是獲鹿縣轄下的一個小村,那時的獲鹿就是通燕趙、連三晉的貨物集散地,素有“日進斗金的旱碼頭”之稱,但是,隨著正太鐵路的興建通車,日進斗金的旱碼頭東移,石家莊逐漸取代了獲鹿的地位,日漸繁榮的商業、服務業,成為石家莊向近代化城市邁進的又一重要因素。

1902年由法國和比利時修建的京漢鐵路設立一個站點,以相距不遠的振頭鎮命名,稱為振頭站。

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正太鐵路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接,將正太鐵路起點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並逐漸成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1907年,橫跨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鐵路公路立交橋“大石橋”竣工;正太路起點南移,正定城市中心開始南移,真正使石家莊向城市化邁進的誘因因素,還是現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軍佔領河北省石門市。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石門市及其周邊所有縣城,在石門市建立了第一個以城市為中心的政權(第一座解放軍解放的設防大城市)。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政府第一屆領導班子是柯慶施和毛鐸,1947年12月26日,石門市政府發佈通知,將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當時,石家莊市人口19萬,有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2000萬元左右。

1948年5月-1949年3月間,石家莊市西北部的平山縣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毛主席、黨中央在此指揮了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在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宣告成立,併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掀開了中國金融史上劃時代意義的新篇章。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1993年6月30日,石家莊地區行政公署與石家莊市政府合併,成立了新的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23日,國務院同意河北省調整石家莊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原橋東區、縣級鹿泉市、藁城市、欒城縣,設立石家莊市鹿泉區、藁城區、欒城區,調整之後,石家莊下轄8個市轄區: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井徑礦區。其中,市政府駐地為長安區。

名稱來歷

“石家莊市”市名的由來 因何定名?

石家莊市的名稱來源於石家莊村。一百年前,石家莊是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餘戶,六百多人。從1902年起隨著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的興建,逐漸發展為現代都市。現在石家莊市面積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萬,成為“天下第一莊”。

石家莊之所以從一個小村發展為大城市,關鍵是由於京漢(今京廣)鐵路與正太(今石太)鐵路交匯點的確定。由於京漢、正太鐵路通車,火車站建立,石家莊的工商業迅速發展。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又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慄村併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門。12月26日,《石家莊市政府通知》中說:“石門市自即日起改為石家莊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石家莊。1978年3月11日,石家莊市改為省轄市。1987年,石家莊市列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些都是石家莊發展的有利條件,但使石家莊成為大城市崛起的根基,則是修建了三條鐵路交匯點的石家莊火車站。

新華區

以境內新華路得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長安區

以境內長安路命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橋西區

因處鐵路橋西得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裕華區

以境內有裕華路得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井陘礦區

原為井陘縣地1950年析井陘煤礦周圍村莊置區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井陘礦區的著名景點有:清涼閣、清涼山、井陘萬人坑紀念館、段家樓、青泉起龍山等。

晉州市

《大明一統名勝志·直隸名勝志》

卷8:“自晉伐鮮虞圍鼓,其君鳥鞮卒歸於晉,

乃知茲地屬晉已久,州名蓋取諸此。”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晉州的著名景點有:魏徵公園、漢京觀遺址、朱明墳、飛來石、晉州市烈士陵園等。

新樂市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新市縣置新樂縣,

因古西樂邑諧音得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新樂的著名景點有:伏羲臺、玉皇廟、文廟、清真寺等。

鹿泉區

名稱來源相傳與韓信有關,韓信有次外出狩獵,發現一隻白鹿,追將過去,搭箭急射,待尋到時發現鹿未見,箭射在石頭上,拔下箭來,一股泉水湧出,後取名白鹿泉,此地便得名“獲鹿”,方言稱(huai lu)。2014年9月,由鹿泉市更名為鹿泉區。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鹿泉的著名景點有:龍鳳湖、封龍山、抱犢寨、靈巖洞、海山嶺、翠屏山、韓信廟、趙佗墓、龍泉寺、白鹿泉等。

井陘縣

《太平寰宇記》說

“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謂之井陘”。

《述徵記》載,

井陘為太行八陘之第五陘,

縣名即源於此。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井陘縣的著名景點有:仰韶文化遺址、龍山、先商遺址、蔓葭城、天長古城、井陘窯、蒼巖山福慶寺、公主祠等。

正定縣

西漢初屬恆山郡(後改常山郡),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東垣叛將趙利,

取真正安定之意,更名真定縣,

清雍正間因避世宗胤禛名諱改名正定。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正定縣的著名景點有:大佛寺、趙雲廟、隆興寺、開元寺、天寧寺凌霄塔、長樂門、廣惠寺華塔等。

贊皇縣

公元前968年,周穆王舉進兵,在巑山(今贊皇山,縣城西南25公里)一帶大敗犬戎。得勝後,周穆王登遊巑山,並封為贊皇山。這一歷史事件,成為今贊皇縣得名的歷史背景。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贊皇的著名景點有:贊皇境內南部的天台山,東部的五馬山,西部的嶂石巖風景區、棋盤山、鎖雲湖等。地方特產:贊皇金絲大棗、贊皇水牛等。

趙縣

據《元和郡縣誌》卷17趙州:“因趙國為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趙縣的著名景點有:柏林禪寺、趙州橋、永通橋、陀羅尼經幢、各子漢墓群、宋子城遺址、宋村商周遺址、許家郭漢墓、禪林寺舍利塔、李憲墓等。

欒城區

清同治《欒城縣誌》卷1:

“欒城以欒武子肇封而得名。”

2014年9月,由欒城縣更名為欒城區。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欒城縣的著名景點有:欒武臺遺址、欒城文廟大成殿、蘇東坡祖籍紀念館、蘇味道墓、清明橋、殺狐林遺址、哈珊墓等。地方特產:燻雞、燻肉、肉子、小燒餅等。

靈壽縣

因縣內產靈壽木而得其名。

《史記·趙世家》索隱引《世本》稱: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

今縣因古靈壽為名。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靈壽縣的著名景點有: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橫山湖景區、三夢山景區、幽居寺遺址、秋山原生態自然風景區、織女山生態風景區、連天飛瀑等。

行唐縣

據乾隆《行唐縣新志》卷3:

“初帝堯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

後諸侯來歸,詣平陽即帝位,

南行經歷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行唐縣的著名景點有:香蓮寺、城隍廟、昇仙橋、封崇寺、兩嶺口摩崖石刻等。

高邑縣

《後漢書·光武紀》載:建武元年(25年)光武從薊(今北京)還至鄗,設壇場於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即帝位,於是“改鄗為高邑”。高邑之名即由此而來。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高邑縣的著名景點有:趙南星祠堂、劉秀公園、房子郡遺址、鳳凰山玉帝廟遺址、趙村古墓等。地方特色:高邑後哨營貓頭靴、高邑腰鼓、莊頭剪紙。

無極縣

清《嘉慶重修一統志》卷27正定府《山川》載:“無極山本在無氏縣西,距無極縣一百六十餘里,縣以山名,實無山形也。”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無極縣的著名景點有:街心公園、無極東侯坊村、無極縣郭莊民兵鬥爭史展館等。地方特產:七汲全羊、蕎麵餄餎、缸爐燒餅等。

平山縣

唐肅宗至德三年(758年)房山縣改名平山縣,

寓平息安祿山叛亂之意。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平山縣的著名景點有: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駝梁風景區、沕沕水生態風景區、銀河洞景區、白鹿加勒比水上樂園、紫雲山景區、豬圈溝等。地方特產:煎餅、粘糕、扒糕、涼粉、苦累、茶麵、絲糕等。

深澤縣

據《太平寰宇記》卷60祁州:“以界內水澤深廣名之。”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石家莊深澤縣的著名景點有:深澤湖、北極臺、永濟橋、真武廟等。地方特產:高廟扒糕、西河肉糕、燒餅裹肉等。

藁城市

石家莊的歷史及名稱來歷

藁城,古時稱肥累,高城等。約3400年前,《公元前1400年。》,縣鏡先民----朵氏部落在沿河岸高地築房壘灶。鑿井飲水,種粟栽木,繁殖生息,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境內已是河流密佈,林木高棕·遂改高城為稾城。蒙古太祖初年《公元1205》,又改稾城為藁城,意思是水草豐美,綠樹環繞的地方。

這就是石家莊!

到處都是歷史,哪兒哪兒都是故事

一座充滿文化

富含底蘊的

古而不老

新而不躁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