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組織蛋白市場產能過剩 前景不甚樂觀

大豆組織蛋白市場產能過剩 前景不甚樂觀

組織蛋白也就是俗話說的人造肉,是以含蛋白物質為主要原料,通過加工產生的生產的一種蛋白質較高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一般為幹物質,原料多用大豆加工產品,如脫脂大豆粉、濃縮蛋白、分離蛋白、谷朊粉等,形狀有粒狀、柱狀、塊狀等,使用時需要覆水,即用水將浸泡後使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大豆組織蛋白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大豆組織蛋白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階段,產能過剩問題縈繞著整個行業的發展,企業的盈利能力,市場需求的增長潛力,都開始走下坡路,為大豆組織蛋白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近年來,受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大豆組織蛋白生產企業的處境也相對艱難,部分企業甚至長期陷入虧損境地,也有部分企業直接停產退出市場。整體而言,大豆組織蛋白生產企業普遍開工率較低,大豆組織蛋白的產量也處於低速增長的狀態,受生產狀況不佳影響,企業的銷售情況也不甚樂觀。

現階段,儘管中國肉製品、方便食品、餐桌菜餚等領域對大豆蛋白類產品的需求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大豆拉絲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濃縮蛋白等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大豆組織蛋白的市場份額。綜合來看,中國大豆組織蛋白行業自身存在較多的問題,並且未來的市場開拓空間也在不斷縮小,其發展前景不被看好

從國際市場的開拓來看,長期以來,中國大豆產品的生產成本要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給大豆組織蛋白生產企業的運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大大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並且,在此情況下,國產大豆組織蛋白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卻低於國際平均水平,這種價格倒掛現狀為企業的運營帶來極大的壓力,也使得國內的大豆組織蛋白企業長期處於低盈利水平的狀態。

新思界產業分析師表示,未來中國大豆組織蛋白的發展仍是阻礙重重,除了不斷抬頭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國內大豆組織蛋白行業自身也存在較多的問題。未來中國大豆組織蛋白行業的發展應該主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國內市場飽和度偏高,注重開拓國際市場;二是加強對技術上的升級革新,通過技術的革新來改善產品的性能,提升市場競爭優勢;三是尋求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合作伙伴,或者建立企業自己的大豆種植基地,保證企業生產運營的穩定性;四是豐富產品系列,通過多樣化的產品結構來獲取更多的客戶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