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助力中國復興,重回世界中心!這是民心所向也是衆望所歸!

回顧下殲20的研製歷程,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動機並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佈局。頭部、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為鋸齒邊設計,機身以高亮銀灰色塗裝。側彈艙採用創新結構,可將導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彈倉內,發射時展開至於機體外側,同時配備專為殲-20量身定做的PL-15和PL-21空空導彈。與蘇35戰鬥機一樣,殲20也採用了飛火推一體化控制系統。飛火推一體化在軟件上把飛行控制、火力控制、發動機控制整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1+1+1>3的威力。飛行控制主管飛機的速度、高度和姿態,火力控制主管構成武器發射條件,發動機控制主管提供充足的推力。

殲20助力中國復興,重回世界中心!這是民心所向也是眾望所歸!

傳統上,飛控是主導的,只有把飛機機動到適當的發射位置,武器才能有效發射,而發控只是飛控的動力保障,據從屬位置。飛火推一體化後,火控有可能在特定時間成為主導,飛行員指定目標位置後,飛火推聯手把飛機儘快轉入最優發射位置,在最優時刻自動發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殲-20的側彈倉門,為一片式結構和起落架倉門是銜接的,共用一條鋸齒縫,兩個倉之間相互被隔斷,但是表面蓋板卻是相鄰的。這樣的設計減少了一條散射縫,對隱身有利。殲-20在伸出導彈發射架後,彈倉艙門依然可以關閉。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減小阻力和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是一種非常好的隱身設計,乃世界第一個鋸齒開艙門。應該說,殲-20的格鬥導彈發射方式設計得更聰明,避免了很多氣動和強度上的麻煩。一般來說,格鬥導彈鎖定目標時機往往只有2至3秒的時間,從按電鈕-電機啟動-艙門全開-導彈發射這4個步驟下來耗時至少得3秒,確實會貽誤時機。

殲20助力中國復興,重回世界中心!這是民心所向也是眾望所歸!

殲-20的格鬥導彈可以事先放在艙外,這就是巨大的發射時機優勢。另外,如果格鬥戰全過程打開艙門,則對氣動效果影響較大,飛機的顫動和亂流導致的阻力增大會降低機動性能。殲20也可以機翼掛載武器。隱形能力是第五代戰鬥機的最重要技術指標,也是殲-20的標誌性能力。為此,它採取了諸多措施提高隱形能力。法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達索說過,一架優秀的飛機,它的外型也一定是很優美的,殲-20就證明了這一點。它採用帶邊條的鴨式佈局,飛機在進氣道前部設有鴨翼,鴨翼安裝位置與主翼處於同一平面,可以提高渦流位置,保證渦流從主翼上翼面掠過。這樣,飛機付出的阻力代價小,不僅能提高飛機的速度,而且有利於達到隱身的目的。基於殲20和殲31高低搭配,中國也成為而今除美國外唯一研製兩種配套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而俄羅斯基於本身的國力,只能研製唯一的蘇57重型戰鬥機。這是雄厚國力的體現,也是中美兩強在軍用戰鬥機領域絕世雙雄並立局面的誕生。

殲20助力中國復興,重回世界中心!這是民心所向也是眾望所歸!

基於六代國產發動機的研製進度,相信不久的將來,殲20也將在既有發動機的基礎上實現六代發動機的換髮,而單發版採用六代發動機的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也將在未來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上得以展現,由此而言,中國的五代和六代戰鬥機研製正出現百舸爭流的局面,未來可期。中國空軍正向全疆域作戰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邁進,成為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力量。殲-20戰機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將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有助於空軍更好的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軍事武器的深刻變化也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未來的世界格局雖然未可知,但中國的聲音將越來越響亮,中國也正在迴歸世界先進武器的中心地位,這將是王者回歸的時代,也是真正的和平之聲降臨的時代,中國的強大也意味著和平力量的強大,這是民心所向,也是眾望所歸,王者歸來,東風盡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