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與上千個富二代交朋友的「江湖大哥」

給你個機會,進一個全中國上千個老闆的朋友圈,未來所有行業都歸他們管,你幹不幹?”

SCC(Sports Car Club)超跑俱樂部創始人張寬正處於這樣一個朋友圈之中。外界總是習慣性地期待一家全國最大規模、集結2000多位超級跑車車主的俱樂部創始人,有著非富即貴的神秘出身。而事實上,張寬出身工人家庭,沒讀過大學,17歲進入社會。

他所聚攏的這群人,組成了京城規模最大的豪車俱樂部。

對於張寬,他在十年前埋下的種子,如今正在進入收穫期。

2007年8月的一天,張寬一手烤串一手青啤,兜裡一盒中華煙,一旁停著一輛法拉利,這一年,29歲的他剛剛買下人生第一輛跑車。

光頭、大眼、身材高壯,操著一口京腔的張寬出生在北京郊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小不良少年,會耍小聰明”;不過,在他都是傳統的國企工人的父母看來,最初他們的希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別人家孩子一樣考上重點大學,之後考上公務員。不過,這一期望最後並未如願。

他17歲就選擇進入社會,當時常常扛著廣告傘在北京中關村走街串巷,先後做過小額貸款、辦理過橋資金;20出頭,他成為一家資產諮詢管理公司老闆。在民間資本缺乏流動、信息不對稱背景下,張寬成為90年代富起來的一批商人中的一個。

十年,與上千個富二代交朋友的“江湖大哥”

SCC創始人張寬

“做生意就靠人際關係”

但他一直有一個煩惱。多年的商業經歷告訴他,生意就是買賣,在中國就是靠人際關係做生意的,但當時很難找到有錢人的圈子。他賺到第一桶金後發現,自己進入社會過早,很少擁有純粹的、沒有商業利益的朋友,這讓他越發焦慮,在他看來,沒有信任基礎的生意,中間總隔著無數道牆。

張寬最大的愛好是車,上學期間曾被一個開著二手夏利的有錢同學深深刺激過,他19歲賺錢買了第一部車,往後每一兩年換一輛。直到2007年買了一輛法拉利。

法拉利是當時中國市場最高端的跑車,那時張寬叫上幾個車友,去北戴河自駕遊了一圈並拍照發到車友論壇上。

在眾多回帖的人裡,有一個網友說自己也開法拉利並約他見面,兩人相約一起開跑車去吃烤串。對方名字叫李甫,是後來SCC俱樂部聯合創始人,李甫1980年生在東北林區,他稱自己年幼勤工儉學時賣過冰棍、包子,週末給紅桃K口服液發過小廣告。直到創業建立一家廣告公司,才攢錢買下人生第一輛法拉利。

吃烤串的時候,兩人萌生了一個想法。“要不咱建個跑車俱樂部吧”。

彼時2008年,開跑車的人並不多,中國新一輪造富運動才剛剛開始,跑車文化開始在中國社會傳播,從小生活在北京的張寬很快發現,圍繞北京金寶街一帶,開始陸續出現以售賣跑車為主的店鋪。跑車正以一項特別群體愛好的形式在中國出現,吸引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造就的第一批富豪和富家子弟們。

這讓張寬第一次接觸到一個特殊群體:富二代。那些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最早一批民營企業家的子女們,他們伴隨著造富運動、有爭議的生活方式等種種社會現象的交織,在公眾複雜的目光中出現。

通過玩跑車,張寬發現了這個群體的與眾不同。

在他看來,這是個單純、寂寞,還未長大、卻手握巨量財富的群體。而在未來10年到20年,他們逐漸奔三,將會接過父輩手中的財富權杖,或成為中國商業世界下一批玩家。總有一天,他將與這群人比肩而立。

第二天,兩人找了11個超跑車車主開到北京工體,張寬回憶,工體的夜晚,一眼望不到頭的跑車,SCC超跑俱樂部成立了。

想要成為SCC超跑俱樂部的一員,擁有一輛保時捷Carrera 911及以上級別的跑車是重要條件之一,這類最高時速280邁的跑車是一款賽車化的街車,相比專業賽道,它更象徵著一種追求極致體驗的生活方式。

隨後張寬設置了個人資產過5000萬元的入會門檻。俱樂部的日常活動涵蓋跑車嘉年華、奢侈品發佈會、定製化旅遊等。根據SCC超跑俱樂部提供的數據,成立一年後,俱樂部已經擁有超500名會員。

“找個有錢人的圈子”

即便張寬急需一個朋友圈,但他心裡很清楚,俱樂部裡不談生意,重要的是交朋友。“如果我上來跟你聊生意,我們中間是無數道牆的,這些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我絕不會上來讓他覺得我對他有所求”。

張寬想要的,是一張未來十年的商業價值人際關係網。

車是一個工具,是打開他們之間溝通的鑰匙。張寬發現,2008年前後,這些人多數剛從國外留學歸國,很多受國外汽車文化影響買一輛跑車,但他們沒朋友,精神空虛,他認為這些孩子正需要一個朋友圈。

張寬通過玩車結識了林劍鵬,如今是SCC俱樂部聯合創始人以及會員,2007年剛滿十八歲買了一輛跑車,正想找車友。

但林劍鵬有一個擔心,怕被騙。他自稱是個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的人,身邊朋友動不動就向他借錢,錢借了,對方還往往不想還錢,因為在對方眼裡“他不差這一兩百萬”,這讓他總會被朋友傷害。他說類似的遭遇在這個群體中很常見,“誰還沒被騙過幾百萬呢”。

他努力尋找一個不會有利益瓜葛的、純粹的朋友圈,而張寬恰好能給他。2009年,林劍鵬作為投資人加入了俱樂部,在俱樂部裡他從不去問別人家裡的產業、資產規模以及拿什麼錢買跑車,當然別人也最好不要問及他的。

十年,與上千個富二代交朋友的“江湖大哥”


江湖大哥

在林劍鵬眼裡,張寬是個“江湖大哥”式的人物,很仗義,跟他只論哥們兒義氣,他們一起爬山、聚餐、旅遊,春節去對方家吃年夜飯,他出入社會的年頭不多,不同於父輩們商業精英般的樣子,他說張寬身上的江湖氣息吸引著他。

而在張寬下屬的眼裡,他能聚攏這樣一群人是有原因的。即便在富豪雲集的超跑圈,很少有人能比張寬更善於洞悉人性,他可以在酒桌上把一個十年不見的朋友聊到哭。無論是一面之交的朋友、同事、合作伙伴,張寬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動對方。

上學期間,班上有男孩為受異性歡迎而讀言情小說,但張寬不喜歡,他愛讀《三國演義》,這是他至今讀過的唯一一部名著。他被書中所寫各種各樣鬥人的方式所吸引。在各式的人物中,他最喜歡曹操。

而駕馭這樣一個群體並不容易。2011年發生了轟動北京城的蘭博基尼婚車事件,那是十幾名SCC會員為給其中一位會員慶祝婚禮,自駕蘭博基尼經過長安街全線,後被交警叫停。這次事件引起了社會關注。

從另一方面看,與經濟繁榮齊頭並進的是,社會群體在經濟層面正出現垂直分化。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基尼係數為0.462,國際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則為0.4。

2000年初的北京公路上很少見到跑車。正處於青春期的富家子弟們,以及圍繞跑車發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不斷挑動著公眾的仇富情緒。

面對外界對俱樂部的追問,張寬決定站出來。他說自己不願意被社會過多關注,一直以來他發到論壇的車照都會匿名和打馬賽克,這是他第一次公開身份接受媒體採訪。

張寬的下屬說張寬很勇敢,除了他幾次創業成功,還有他常年聚攏著這樣一個群體。

“事情是我們組織並參與的,但總要有個人出來頂事的時候,是張寬主動去了,而且沒和大家說過”,說這話的時候,林劍鵬覺得張寬是有個人魅力的,他的仗義讓他總能把人情處理得很好,十年間俱樂部起起伏伏,但大家都很服他。

起初,張寬用群發短信的方式通知大家聚會的時間、地點。2010年4月,俱樂部以張寬為主組織了北京地區會員的60餘輛超跑團參加2010北京車展。

俱樂部並沒有從中盈利,直到創始團隊將俱樂部商業化運營,張寬創立一個品牌SCCVM,圍繞跑車開設汽車保養、維護、修理、改裝的線下店,加之會員會費,兩項費用成為俱樂部主要營收來源,張寬稱“當時的想法是,不賠錢就行”。

截至2015年底,俱樂部已擁有1600名會員,9月,張寬組織全國兩百多輛超跑舉辦2015中國極速賽車節,在上海F1國際賽車場上,一望無際的跑車之外,開始出現法拉利、戴爾、佳能等品牌商的廣告牌。

另類創業者

以超跑為紐帶,張寬跟這些企業家的子弟們做了十年的朋友。張寬不知不覺中發現,俱樂部一些會員開始變了。

根據胡潤百富榜所記錄的富豪們的平均年齡,未來10年到20年將是中國民間財富從第一代創業者轉至第二代的高峰期。

就像被時代所下的一道密令,一代創業者的子女們終有一天要繼承、甚至主宰民間財富。張寬談到,曾看作是玩世不恭富二代的林劍鵬,也開始變了,他開始研究時尚產業、創業做健身房以及創建時尚品牌,“他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他了”,張寬說。在他眼裡,很多人在奔三之際開始繼承家業或創業,在各行業耕耘。

而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佈《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顯示,越來越多的二代企業家承擔起家族企業管理的責任,目前二代繼承人的數量佔所有高淨值人群的10%。

顯著的變化始於近年,張寬開始從這個打造了十年的朋友圈獲得回報。他稱自己和SCC一個會員共同在加勒比海地區開發面對北美市場的旅遊項目,他們設計、策劃、找關係,並僱傭一部分人駐島,處理申報、工程等一系列流程。如今兩人的合影被放置在張寬辦公室的書架上。同時,通過另一位SCC會員找到項目第一個客戶。

“與一個十年的朋友談生意,或者一個剛見面的人談生意,哪個容易”,張寬說。

張寬的個人資產規模正在飛速增長。他建立了Galaxy集團、並註冊了加勒比蓋勒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廣渠路世東大廈。這裡從公司前臺、牆壁到張寬的辦公桌,處處掛著來自加勒比海地區的元素,最近3年,他在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地區建設度假酒店、旅遊基建、區域貿易、物流。辦公樓內,掛著他與聖基茨和尼維斯島國總理的合影照片。

我們見面當日,他身著純白色法式襯衫,九分長西褲,尖頭德比鞋,他告訴記者自己上午和商業夥伴學習了區塊鏈項目,晚間將飛往美國考察一家酒店管理集團,他越發覺得以前做生意像過一座山,現在只像過一條河了。

那些發動機轟鳴聲中的日子正在遠去,張寬和SCC超跑俱樂部的小夥伴們都比十年前忙碌得多。林劍鵬現在很少和張寬玩車了,在林劍鵬眼裡,張寬的身份正在從一個江湖大哥向商業精英轉換,“張寬又開始創業了,他穿著西裝、皮鞋,出入各種商務場合,還為了談海外生意而練習英文單詞”。“但他講英文很搞笑”,林劍鵬知道,一張口說話,那個江湖大哥又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