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拍馬屁和誇獎的區別,就不會吝惜自己由衷的讚美了

(文字來源於原創網絡播客節目《亦談亦唱》,版權歸屬濟南新卓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請聯繫作者。)

還是先給大家說個真事。這是我一個朋友的事情,我這個朋友很擅長打乒乓球,因為工作需要,經常配一些領導、客戶打打球,一來是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藉著打球跟領導、客戶保持好關係,聯絡下感情。前不久,有一位老領導,約著我這個朋友打球,可是我朋友那天正好臨時有事,但是又不能不陪領導,於是就叫了個其他部門的一個小夥子陪領導打球。這個年輕人也是球技了得,想當年也是省裡市裡各種比賽拿過名次的人,但是年輕人到底是年輕嘛,上去沒幾下,就把領導打了個一塌糊塗。按說打球嗎,輸贏也很正常,可是偏偏這個領導贏球贏慣了,你想想也對啊,我這個朋友整天陪他打球,哪敢讓領導輸的下不來臺呢,就是贏也得掌握點技巧和分寸,可是年輕小夥子顯然還不知道這個拍馬屁的道理,結果自然是讓領導打心眼裡不痛快。打球結束,按照慣例,大家一般都會聚個餐吃點飯喝點酒,再消遣放鬆一下,結果呢,領導打完球挨個招呼了一下,就是沒叫這個陪練的年輕人。

這個事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存心拍馬屁,既讓人看不起,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結果。但是完全不拍馬屁,則大多一生很坎坷。

分清拍馬屁和誇獎的區別,就不會吝惜自己由衷的讚美了

有人說拍馬屁是一門藝術,但我覺得這主要還是一種技術,因為藝術需要用心做,靠悟性和天賦,而拍馬屁主要會動腦子就行了,你要說馬屁裡有多少真心實意和肺腑之言,我真不敢說。

既然拍馬屁是一種技術,那我們就得尊重這種技術,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這門技術,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拍馬屁,簡單總結一下,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馬屁股距離馬的後腿很近,而馬的後腿恰恰是馬身上最有力最管用的部位,直接拍馬的後腿顯然太危險,但是拍離後腿比較近的屁股這個部分,就比較安全。

第二,拍馬屁雖然是為了讓馬更舒服,更是為了讓馬多使勁,好載著自己跑快點,所以重點不在馬身上,而在於實現自我利益。

第三,馬屁不能拍猛了、拍狠了、拍過了,那樣容易傷著馬也耽誤了自己。

第四,拍馬屁其實不是做給馬看的,是做給其他人看的,這叫表明立場,顯示衷心。但是老是讓別人看到你在拍馬屁, 大家就會鄙視你,遠離你,這時候馬也不一定救得了你。

瞭解了拍馬屁的這些特點,我們不難發現,拍馬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講究時間、地點、場合、氣氛,還得拍的分寸合適、表現的不卑不亢、自然而然。這才是拍馬屁的至高境界。

分清拍馬屁和誇獎的區別,就不會吝惜自己由衷的讚美了

其實,拍馬屁也是一種讚美,有人把讚美分為兩種,一是由衷的、真心的、毫無目的讚美,說白了,就是真心覺得好而表達出來的一種稱讚。還有一種是出於某種自私的目的,僅僅為滿足對方的愉悅而表現出的一種讚揚和認同。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這兩者真的有很大的區別嗎?即使有區別,難道為了使對方獲得愉悅和滿足而去讚美他,就一定很可恥嗎?況且,是不是出於私人的目的或某種利益的需要才去使對方獲得滿足感,也很難區分,因為人在潛意識裡的很多東西是自己根本意識不到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所做的所有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使自己受益。

再退一步說,就算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去奉承別人,也不見得就是什麼丟人的事,誰還沒有求人的時候啊?關鍵是看你準備拿什麼作為自己交換的籌碼,如果是積極的工作、超強的能力或是能滿足別人虛榮心、能給別人帶來愉悅感的本事,那值得鼓勵。但如果你的交換籌碼是尊嚴、肉體、或是虛假的欺騙,那我看你還是考慮一下,因為有些交易短期內可能是很划算的投機,但長期看可能就是失敗的投資

人們之所以把“拍馬屁”認為是一個貶義詞或者被很多人看不起的一種行為,其實並不是因為拍馬屁這事不對,而是很多人根本不會拍,拍的太假、太難看,以至於使當事人和旁觀者都喪失了愉悅感,那隻能說你拍的不高明,不聰明。而且,馬屁真的不能常拍,好話說多了就不管用了。弄明白了這幾點,我們就可以把“拍馬屁”歸為積極性地社交行為,而不必為它是不是一種低劣的行徑而羞愧得難以接受了。

單純的由衷的讚美別人也好,拍拍馬屁也好,有時候可以很舒服,有時候就讓人很難受,咱們可以分析分析這裡面的學問。

其實,讚美也有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讚美別人表面上看得到的東西。比如長相、衣服、錢財、物品等等。稱讚的詞彙可以是“帥哥”、“美女”、“你真有錢”、“你的車真高級”等等。這都屬於淺層次、低級別的讚美,聽聽也沒什麼,高興一會就過去了,說多了容易讓人噁心。

第二個層次的讚美是讚美別人的所作所為或是取得的成績。

比如“你這事做的太棒了”、“您今天的成績我真是一輩子都趕不上啊”等等這類的話。這基本上屬於讚美的中等水平,但是這個層次的讚美很需要尺度和分寸上的把握,說好了使錦上添花,說不好很容易引發不良連鎖反應,很可能會引來對方說,“你是不知道,這些年我多難啊,這裡面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等等這樣的回應。這時候你就為難了,因為對方一旦想順著你的讚美做進一步的解釋,你就得繼續跟進,保持持續性的讚美和認同,充分滿足對方的表達欲和虛榮心,這會讓你很累,甚至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出現判斷失誤。

第三個層次的讚美就高級了,咱不誇獎對方的外在和現實情況了,要直接稱讚對方的價值和影響。比如“您的名字我一直記得,電話也一直存著沒刪,雖然您不記得我了,但是你的名聲在業界早就是品牌了”,再比如“過去你說過的那句話,當時我沒在意,但是後來才發現特別有道理”,或是“我覺得論能力、論水平、論資格、論地位,只有您能幫我這個忙”等等諸如此類的吧。這些話看上去可能已經不包含什麼讚美的詞彙了,但是它高明就高明在,其實是在用實際行動表明對方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他圈子裡的地位和影響。這種話說出來,即使沒有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但也通常不會迎來對方太大的反感和不滿。

讚美的第四個層次,是我認為最高的一層,就是拋開所有的技巧,直接讚美對方的為人和品德。因為德行常常是一個人最為持久的美譽,而且德行的概念及其寬泛,比如忠厚、智慧、執著、實在、仗義、廉潔等等,而且說的越人性化越好。它之所以成為最高一層的讚美,是因為這樣的讚美一般對方絕不會直接否認,而且還會最大限度的體現你的忠誠度,提高對方對讚美者的信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最高層次的讚美絕對不能隨便使用,因為一個人再好,也經不起別人對他人品的反覆誇獎,因為現代社會,最看重的還是人的個人能力、社會價值和貢獻程度,人品可以是極高的標準,但同時也是做人的底線,誇獎多了,有可能適得其反。

當然,這四種層次不是單一存在的,它們經常同時出現,也可以視對象情況組合使用。

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句話,別吝惜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讚美,但是手不一定拍在馬屁股上才響,有時候背後多念念別人的好,更是一種美德和高明的技術。

分清拍马屁和夸奖的区别,就不会吝惜自己由衷的赞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