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保要不到降龍木險些被斬,而此人僅一把火就得到了兩根降龍木

北宋之時,有一著名的軍事家族為後人所稱道,其等忠君仁義報效國家,一門英烈成就不朽傳奇,此軍事家族乃楊家將。楊家將的故事膾炙人口,傳唱至今不衰。關於撰寫楊家將故事書籍很多,以明代英雄傳奇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或《楊家將演義》)和明代長篇歷史小說《楊家府演義》最為出名,也是被後世人最為熟知的關於楊家將故事的書籍。

楊宗保要不到降龍木險些被斬,而此人僅一把火就得到了兩根降龍木

穆桂英、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兩本書籍故事大致相同,皆以寫楊門忠烈幾代人前赴後繼,忠君愛國,外御禍患,內鬥奸佞小人之英雄事蹟。《楊家將演義》較之於《楊家府演義》更少於神話色彩,比較寫實,而《楊家府演義》前期內容比較寫實,但到後期則完全走向了鬥法的場面,許多神仙也都為了一己私慾而下凡各自幫助宋與番邦陣營,類似於《封神演義》裡的場面。

兩本書中皆有提到穆桂英,而穆桂英下山的故事也基本相同,但在《楊家府演義》中卻與我們所熟知的影視劇或是穆桂英投宋的故事有所差別,那麼在《楊家府演義》中穆桂英是如何下山幫助楊延昭、楊宗保的呢?且聽悔昔繼續道來:

​為破敵方番邦所擺下的陣法天門陣,楊六郎派孟良去請入佛門的楊五郎相助,五郎告訴孟良說要破此陣需要降龍木,因為只有降龍木才能降服北番的逆龍(蕭天佐),但是此降龍木只有穆柯寨有,故而需要去穆柯寨討取一根來作其斧柄,如此五郎才能以降龍木做斧柄的戰斧可打敗蕭天佐。

楊宗保要不到降龍木險些被斬,而此人僅一把火就得到了兩根降龍木

穆桂英、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孟良得知緣由後,告別楊五郎一人前往穆柯寨討取降龍木,遇見外出打獵的穆桂英,結果一言不合雙方出手相鬥,結果可想而知,孟良非穆桂英對手夾著尾巴就逃走了。孟良把事情告訴了楊六郎及楊宗保,楊宗保聽後便自告奮勇說去穆柯寨要索取降龍木,六郎答應之。來到穆柯寨外,楊宗保討戰,穆桂英出戰,楊宗保與穆桂英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穆桂英見楊宗保一表人才,心有相許之意,故而賣個破綻,拍馬便逃,以此來引楊宗保上當,楊宗保不知是計策,緊追穆桂英,結果剛追到一山坳處,楊宗保的戰馬就被射死了,楊宗保也因此滾落地上,被回身而來的穆桂英抓進了山寨。

在寨中,穆桂英將自己願以身相許的芳心告知楊宗保,楊宗保為了得到降龍木及自保便表面上答應了穆桂英的“若得與我成為夫婦,不枉為人一生一世”懇請。隨後,放了楊宗保,但是降龍木依舊沒有給楊宗保。楊宗保回到宋營,楊六郎見楊宗保要不來降龍木大發雷霆將楊宗保處斬,幸得老太君出面阻止才使得楊宗保沒有被處斬改為監管反思。

孟良見楊宗保被軟禁,又沒有要來降龍木。於是一人前往穆柯寨討取降龍木,孟良本來打算以言相勸,以情相諫,希望穆桂英能夠看在楊宗保的面子而將降龍木給他,哪知,二人講話不搭,引爆火藥味,穆桂英欲要戰孟良,這孟良聰明的很,明知自己不是穆桂英的對手,故而避其鋒芒,不敢應戰而退得遠遠地。到了晚上,孟良心生一計,偷偷從穆柯寨後門進入,然而點火火山穆柯寨,恰逢是九月天,孟良這一把火很快燒旺起來,滿谷通紅,滿寨皆是火,然後提著刀把穆桂英的家小殺了一半,偷偷地將穆柯寨的兩根降龍木砍掉,扛著降龍木徑直奔往五臺山去見楊五郎去了。

楊宗保要不到降龍木險些被斬,而此人僅一把火就得到了兩根降龍木

孟良、焦贊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等到天明,穆柯寨已經燒得不成樣了,穆桂英氣憤至極,點好兵馬欲攻打宋營楊六郎而報仇,此時,穆桂英的一位部將識大局,他將局勢剖析給穆桂英聽:“此必孟良見寨主不肯下山,故行此計。今山寨調零,家小拋棄,不如相助宋軍,一者佳配完全,二者建功於朝廷,亦良會也,何必自傷和氣?”穆桂英覺得該手下說得很有道理,於是聽從他的建議,整理妥當率眾下山投靠了楊六郎。

說到這,我們回過頭來說說,這穆柯寨的降龍木是非常難取的,連楊宗保等高手都取不來一根,結果孟良只是一把火,穆柯寨唯有的兩個降龍木皆被孟良給一鍋端了,而且還為楊六郎添加了得力助手(穆桂英)。可見,有時候,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死腦筋,硬碰硬,迂迴一下,興許複雜的事情就能簡單解決了!(文:潘悔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