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6年虧損,匯源果汁錯過了什麼?

頭髮花白的朱新禮最近遇到兩件煩心事:一件是違規借貸42億元遭港交所介入調查;另一件是公司超110億元的債務壓頂被曝出。前者如果處理不好港交所可能會啟動退市程序,後者直接關係企業生死存亡。而擺在眼前的是,本月底兩筆債券需要朱新禮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這意味著如果債務逾期,老朱必須兜底。

在過去的2017年,匯源果汁艱難扭轉連續虧損局面,這又給這家老牌果汁企業來帶新的難題。10年前,可口可樂曾以近180億港元對匯源果汁發起收購,第二年因未通過反壟斷調查而最終未能如願;如今,匯源果汁最新市值僅53.97億港元,且已連續6年虧損。近期,匯源果汁陷入輿論漩渦。先是自爆關聯交易,違反港交所上市規則;後開始停牌並延期披露2017年年報,至今已停牌4個多月,年報仍未披露;近日又公告可能會退市。這些利空已反映在公司股價上,目前公司最新收盤價僅2.02港元,已較2007年上市時的發行價6港元跌去2/3。而且目前其股價已遠低於淨資產,市淨率僅0.45倍,相當於在淨資產基礎上打4.5折。

關聯交易違反港交所規則

匯源果汁的這一系列狀況,還得從去年8月的一次貸款說起。3月29日,匯源果汁公告稱,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公司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短期貸款,以便北京匯源飲料應付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或還債。貸款金額高達42.82億元,年利率10%。北京匯源飲料是匯源果汁的關聯公司,然而匯源果汁的此項貸款並沒有申報、公告及得到獨立股東批准,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的相關規定。

此後4月3日,匯源果汁發佈停牌公告,原定於3月29日發佈的2017年年報也延期披露。之後,匯源果汁多次將延後年報披露時間,至今仍未發佈,公司股票也一直處於停牌狀態。6月4日,港交所就違規事項向匯源果汁發函並列出復牌條件,包括貸款調查、公佈結果並採取補救行動,進行獨立內控審閱,證明管理層誠信,公佈欠缺財務業績並說明審計修訂等。7月20日,匯源果汁公告稱,若不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復牌條件,港交所將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也就是說,匯源果汁有可能因此被迫退市。

市值蒸發約120億港元

自2011年以來,匯源果汁扣非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6年為負。與此同時公司負債總額卻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達115.18億元。與目前慘淡狀況相比,十年前匯源果汁有一次絕佳的機會。2008年9月,可口可樂提出以12.2港元/股、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該收購價格較前一個交易日溢價195%。

當時市場普遍認為,匯源果汁的好日子要來了,憑藉可口可樂全球的銷售渠道和龐大市場,將大大提高匯源果汁的銷量和知名度。對此重大利好,匯源果汁的股價應聲暴漲,從此前的4.14港元/股,2008年9月3日漲至10.94港元/股,漲幅164.43%。然而最終這筆交易在6個月後以失敗告終。2009年3月18日,匯源果汁宣佈由於沒有通過反壟斷審批,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計劃未完成。

而此前飛漲的股價也跌得相當慘。2009年3月18日和19日,匯源果汁股價由10.3港元跌至4.8港元,甚於腰斬.2007年匯源果汁股價的市值曾超過170億港幣,2008年收購消息發佈後的最高市值163億港幣左右。而現在,公司最新收盤價僅2.2港元,10年跌幅80%左右,市值僅53.97億港元,比2007年和2008年高點分別少了120億港幣和110億港幣。目前股價已低於其淨資產,市淨率0.45倍。

新任集團行政總裁能否力挽狂瀾?

匯源果汁的違規關聯貸款,就像一張“多米諾骨牌”,引出了一系列問題。目前除了其自身問題,匯源果汁的外部環境也不友好。6月12日,穆迪將匯源果汁的信用評級下調三檔至Caa1,主要是擔心港交所提出的復牌將延長其股票停牌時間並導致資金鍊吃緊。不久後,惠譽評級也將匯源果汁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下調至CCC+。同時將匯源果汁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及其2億美元、票息率6.5%、2020年到期的高級美元票據的評級從B下調至CCC+,回收率評級為RR4。這些評級仍列於負面觀察名單。同時恆生指數通告,由於匯源果汁持續停牌,其成分股自7月11日收市後,以系統最低價格(0.0001元)從港股多個指數及分類指數中剔除。

之後,深交所也發佈公告,將匯源果汁調出港股通股票名單,自7月12日起生效。而7月16日,匯源果汁剛剛委任了吳曉鵬作為其集團的行政總裁,將負責集團整體管理及日常運營工作。公告稱,吳曉鵬在內部控制、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據合約,其服務年期自2018年6月起計為期三年,有權收取基本年薪144萬元,須由公司薪酬委員會每年檢討。

據披露,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吳曉鵬任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2005年7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國五礦集團多個職位,包括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不知道這位吳先生的加盟,能否力挽狂瀾,幫助匯源果汁走出目前的窘境,並帶領這家中國曾經的“果汁巨頭”重回巔峰。

  

這幾年,匯源果汁裁員、賣資產,請出原金螳螂的吳曉鵬出任CEO……維持著國內中高濃度果汁第一的行業地位,但市場佔有率已大幅下滑。朱新禮已盡力想將企業拉回正軌,面對接踵而至的難題,66歲的他還有多少迴旋餘地?

違規借款42億元,竟無人說不?

  

匯源果汁借給北京匯源42.75億元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斑馬消費梳理發現,今年3月29日把上市公司的資金借給朱新禮持有絕大部分股權的北京匯源(非上市公司部分),相當於從境外公司給境內公司借錢,本身就具有一定複雜性,何況還是一家上市公司,且兩家公司的實控人都是朱新禮。

  

蹊蹺的是,這筆鉅額借款,沒有經過上市公司董事會、沒簽協議,亦沒有對外及時披露,轉得不聲不響,對於任何上市公司來說聞所未聞。在借出這筆鉅款時,匯源果汁董監高鮮有人發聲,均沒能阻攔這次重大財務違規。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朱聖琴是執行董事、副總裁、朱新禮的女兒,負責董秘辦公室等具體事務;已在6月離職的崔現國是公司原執行總裁;鞠新豔是公司生產副總裁、執行董事,其他幾位非執行董事都是在公司各自領域的專業人士。

  

事發後,公司及時停牌,並公告董事會就此採取的必要行動及步驟,包括但不限於為有關董事及本集團管理高層提供關於監管及遵守規定的額外培訓及外聘遵例顧問云云。目前,公司已收回全部借款及利息共42.82億元。對此,港交所已在6月份介入,弄不好還真會啟動強制退市程序。

超114億鉅額債務從何而來?

  

根據匯源果汁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負債率為51.77%,相比2016年末負債率48.86%,一年時間上升2.91%。在這種情況下,匯源果汁在2017年營業收入達53.82億元,淨利潤1.35億元,業績扭虧向好的同時,公司債臺越築越高。斑馬消費梳理了公司多份年報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匯源果汁的負債規模逐漸開始攀升。2014年至2017年,其負債規模分別為65.35億元、76.62億元、99.95億元和114.03億元。這些,都是公司多年極速擴張留下的後遺症。

2007年,朱新禮將匯源果汁推向資本市場,融資24億元就開始大肆擴張規模,匯源果汁相繼投建多家工廠,以及深入上下游展開併購。產能利用不足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不斷吞噬著企業利潤。2008年,公司銷售和毛利首次出現負增長,當年上半年銷售額下滑5.2%至12.94億元,毛利潤下滑達20%以上至3.67億元。2009年,公司業績一路下行,2012年出現首次虧損,到2015年虧損2.29億元,虧損黑洞進一步增大。2013年前後,朱新禮陸續拋售出12家子公司,用28億交易額來彌補虧空。2013年是公司最困難的時期,全靠變賣資產脫困,在當年,就出售上海、成都工廠獲得收益4.26億元,當年獲得政府補貼3.37億元。

  

另外一方面,公司也在人事方面壓縮支出,朱新禮毫不手軟的將員工從2014年的1.77萬人,裁減至2017年上半年末的3965人,裁員幅度將近80%。重拳裁員讓匯源果汁大幅減少人員開支,有一組數據可窺一斑,2017年中報顯示,其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16年上半年的7.83億元下降至2017年同期的5.77億元,一年減少2.06億元;2016年上半年同比2015年,這筆開支減少2.83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僱員福利開支減少”。節流未能開源,公司債務問題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公司發佈未經審核的2017年財務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底,公司負債總額114.03億元。

產品乏善可陳

  

匯源果汁的高濃度和中濃度果蔬汁仍在國內市場是領頭羊的地位。根據尼爾森在2017年上半年對中國零售業進行的研究顯示,匯源果汁百分百果汁及中高濃度果蔬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5.8%和35.3%,而上年同期這組數據是60%和39.4%。一年之內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有行業競爭的關係,更重要則是匯源果汁自身原因。

記者注意到,目前匯源果汁有至少17個系列產品,涉及的高、中、低濃度果蔬飲料,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後來匯源在果汁產品方面新推出了冰糖葫蘆汁、百利哇、早啊混合果汁等新品,涉足雞尾酒、普洱茶等領域,市場反響平平。目前,只有百分百果汁產品還苦撐著公司的業績。

  

2017年中報顯示,百分百果汁產品營收10.36億元,佔比營收的37%,這款產品在2016年實現營收20.17億元,佔比當年營收的35.14%。因為缺乏有把握的新產品,匯源果汁的產品停留在後繼乏力的狀況下,2010年,公司號稱斥資50個億打造、歷時1年研發出來的新型碳酸飲料品牌“果汁果樂”,不知道現在是否已收回成本。

作者:XXX;來源:中國基金報、斑馬消費、和訊等;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