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孝道,是中國古代最為提倡的道德準則之一。這個要求是普遍的,不光是平民百姓,身為一國之君,更是要以孝道為基準。比如在漢朝的時候,就極為講究孝道。除了第一個皇帝劉邦之外,之後的許多皇帝在自己的帝號前都要加一個孝字,比如漢孝文帝、漢孝景帝等等。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孝就需要有一個目標,自然是對以自己父母為首的長輩們。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為什麼要著重說明呢?因為在漢代初年,有兩個皇帝所孝敬的父母,一個自己不認為自己的母親是自己的母親,一個別人不認為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這兩個皇帝就是漢朝初年的兩個少帝,分別是西漢前少帝劉恭和西漢後少帝劉弘。

劉恭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但是這個兒子來得十分蹊蹺。在公元前192年的時候,已經長大成人的漢惠帝劉盈,他的母親呂后想要給他說一門親事。在所有的候選人中,呂后一眼就看準了外孫女張嫣。這個張嫣是魯元公主的女兒,而魯元公主也是呂后所生,是劉盈的親姐姐。也就是說,張嫣是劉盈的外甥女。對於這門親事,劉盈自然是十分尷尬的。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在他年幼的時候,因為父親劉邦時常吃敗仗,一直以來,都是劉盈和他的姐姐魯元公主相依為命。久而久之,他本來就和他姐姐的關係有些複雜了,除了親情之外,或許還參雜了一些別的。而現在,呂后讓他娶了自己姐姐的女兒,他除了當舅舅的心思以外,哪還敢碰張嫣呢?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劉盈始終沒有和張嫣同房,張嫣也沒有為劉氏產下一兒半女。甚至據一些野史交代,等這位張皇后去世的時候,宮女發現她竟然是處女之身。那麼張嫣沒有生下孩子,劉氏的後代就無法掌握在呂后手中。所以她想了一個計謀,那就是用別人的孩子來頂替。首先呂后要求張嫣假裝懷孕,做成10月懷胎的樣子。然後她把劉盈與宮女所生的兒子劉恭,硬是當成張嫣所生的兒子。為了讓事情不暴露,呂后竟然殘忍的將劉恭的生母殺害。而面對呂后的所作所為,劉盈無能為力,只好聽從,最後將劉恭立為皇太子。

在公元前188年,劉盈年僅23歲,就已經撒手人寰。在同年的9月份,呂后將劉恭奉為了皇帝,歷史上稱他為前少帝。為什麼稱少帝?一般來講,少帝都是指的被廢黜的皇帝。那麼好不容易從別人那裡奪來的兒子,呂后為什麼要將他廢黜呢?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這都是因為劉恭的一句話而惹了禍。在劉恭當上皇帝之後,因為年紀十分幼小,所以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呂后的手中,但是她並沒有稱太皇太后,仍然是稱為皇太后,而張嫣順著稱為孝惠皇后。可是當劉恭漸漸長大,明白一些事理之後,聽別人說自己的生母是被呂后害死的,而自己並不是張嫣的親生兒子。

一開始他還不信,畢竟張嫣視他為己出。但是後來說的人多了,他也就信了,並且自己心裡也十分埋怨。當時他只是個少年,有什麼都會說出來,就怨呂后說:“你怎麼可以把我的生母害了,讓她來當我的母親呢?別看我現在小,我長大了肯定要報仇。”呂后聽了大驚失色,害怕劉恭以後報復,就立馬把他軟禁,而後找個機會將其廢黜,並派人將他殺死。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廢了這個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呂后在惠帝的兒子當中找了一個叫劉義的,把他奉為了皇帝,改名叫劉弘。這個劉弘在歷史上被稱為後少帝,就是說他也是被廢黜的,不過這次不是呂后,而是群臣。因為在劉弘當上皇帝之後沒多久,呂后就去世了,呂氏家族作亂,妄圖把持朝政,奪了劉姓的江山。

於是包括在京城的劉氏王爺,以及文武各大臣,就商量著要剷除呂氏家族。在一番鬥爭之後,終於將呂氏餘黨全部殺乾淨。本來,群臣們將這些逆黨除掉之後,可以安安穩穩的供奉劉弘了。但是他們覺得劉弘是呂后所立,並不可信,就對外謊稱劉弘並不是劉盈的兒子。

歷史上兩位倒黴皇帝,一個母親被害死,另一個父親都不是自己的

於是他們在劉邦的兒子當中,選中了劉恆,從代地把劉恆迎到了京城,扶劉恆當上了皇帝,就是漢文帝。而之前的劉弘,在群臣的建議下,自然是被廢黜了。並且在劉恆到達京城之後,在公元前180年,劉弘等人被殺死。前後兩少帝,一門三夭折。無論是劉盈,還是劉恭或劉弘,都是呂后專政,以及呂氏家族禍亂朝政的犧牲品。而在群臣選擇劉恆的時候,劉恆母親薄氏的溫柔慈愛也是其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